【两会看数字科技】小微企业“命运”受关注,代表委员建言助力纾困
日期:2020年5月21日 下午8:30作者:零壹財經
2020年中国“两会时间”5月21日正式开启。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的“命运”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如何运用数字科技,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看代表们怎么说......
小米雷军: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推进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坚持风险定价
雷军在《关于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提案中建议:
一、推进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坚持风险定价。小微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偏弱,不同行业及企业间差别大,导致服务成本高低不同。建议坚持降成本导向,坚持风险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精准施策。即
区分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层级,建立相对称的服务关系和市场价格,提高融资服务匹配度和融资效率。
二、加强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能力,降低服务成本。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力度,与监管部门协作,共同加快搭建并完善涵盖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及市场活动行为的信用大数据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对企业精准画像,通过自动化流程,降低小微企业小额贷款的服务成本。
三、扶持中小银行专注进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允许金融机构间借鉴“碳交易”流转融资指标,交易和流转小
微融资指标,让资源向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优势机构集中,从而实现金融服务分层,让专注且善于做小微的银行得到更便宜的资金。
四、加大力度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融资、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方式,形成充足多元的资金供给体系,促进高成长、高风险并存的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同时通过税收调节等手段鼓励以上融资方式更好地投入到小微企业。
浪潮董事长孙丕恕:建议利用大数据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孙丕恕在《关于利用大数据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建议》中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梳理并聚合平台建设所需的资金、数据、金融产品等关键要素,整合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企业经营数据,打造“聚合型”和“智慧型”金融服务平台,帮助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不见面、纯信用、快速到账的贷款服务。
建议还提到,鼓励地方政府引进金融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市场化征信公司作为平台运营方,为本地金融机构提供风控模型,构建信贷评分体系,联合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同时开展区域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支持区域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纳入人行征信体系。
马化腾: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
马化腾在《关于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的建议》中指出,金融财税支持是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同样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助力。
近期来看,“人力上云”“共享用工”等新模式,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疏通经济市场的“毛细血管”;强化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疏通帮扶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就中长期而言,做强云平台,推动传统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化数字化升级,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整体实力。作为首批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的企业,腾讯也将通过“数字方舟计划”,从降低成本、引流拓客、设立专项基金、技术开源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
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信息共享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
5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加大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多方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
张近东表示,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
他提到,当前,不同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管理服务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如工信局等部门主要服务工业企业,商务局的相关部门则对接批发零售等服务业企业,尚不存在统一的信息归集扎口和对外输出渠道。即便是省级政府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也存在使用范围有限(大多数数据仅对政府机构开放)、申请手续繁杂、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尚不能为金融机构开展大规模的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有效帮助。
为有效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张近东建议,一方面,继续推动政策落地,提高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建议建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的社会共享信息交流平台,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组成,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征信服务和协同政策的梳理整合,发挥政策合力。”张近东表示。
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还提出,在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58姚劲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58集团CEO姚劲波计划向两会提交3份书面建议,包含“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话题。
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巨大冲击,也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姚劲波建议,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另外,县域经济在近年来成为多位两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姚劲波表示县域信息化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此,姚劲波建议,搭建本地互联网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民众;建设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快普及互联网应用技能;以数字经济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伟:“新基建”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机会
“在这次疫情之后,我认为有能力有技术的民营企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中国在人工智能、5G、轨道交通等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会为高科技企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刘伟表示,对于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疫情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我们看到城市的建设还可以不断优化。”今年全国两会,刘伟提交了《关于在新基建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调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提案》等5份提案,聚焦新基建。他认为,应该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传统基建民营企业参与相对不多,但在新基建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产业链,同时科技含量更高,民营企业具备参与的天然优势。”刘伟此次提案也关注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主体与营商环境。他认为,“新基建”中,民营企业的戏份将会更重要,将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