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年终特别Space回顾:以太坊及山寨市场展望

日期:2025年1月3日 上午9:38

年终特别Space回顾:以太坊及山寨市场展望

整理:Yuliya,PANews

近期,PANews以"年终特别Space:以太坊及山寨市场展望"为主题在Twitter Space开展了一场线上话题访谈。本期访谈邀请到了Chainfeed创始人潘致雄、Nothing Reaearch合伙人Todd、Gate Group首席商务官Kevin Lee以及独立研究与NingNing,共同展望以太坊与山寨币市场的未来潜力。

嘉宾介绍

潘致雄

我目前在做一个技术类的Newsletter,一直关注以太坊和整个生态。最近主要关注两个方向:一是研究可编程密码学、隐私协议的进展;二是在探索OpenAI的一些能力边界,同时关注AI agent相关话题。

Todd:

我现在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运营一家研究驱动型基金Research;二是运营一家叫Ebunker的以太坊非托管矿池,目前占全网以太坊算力的1%多。我们对以太坊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这两天以太坊的表现相对较好。

Kevin Lee

我之前一直在银行工作。目前我正在为即将在香港举办的Consensus大会做准备,同时也在筹划一场大型音乐会。这将是香港一个重要的行业活动。

NingNing

我现在是独立研究员,之前既是老韭菜,也参与过交易所和各种垂直产品的开发运营。很高兴能参与今天的讨论。

以太坊争议

PANews: 为什么以太坊在如此活跃的状态下,仍会遭受诸多质疑?

潘志雄:

对以太坊的质疑其实每年都存在,这很正常且应该存在。主要原因是它没有达到比特币或Solana的涨幅预期。Solana(SOL)今年的表现确实亮眼,从年初的10美元左右一路上涨到接近200美元,而以太坊的涨幅相对较小。大家往往是先有结论,再去找原因,比如以太坊基金会在卖币、基金会臃肿等。

说到基金会卖币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客观地看待。这确实是个客观事实,但解读可以有两面性:从负面看可能表明对项目缺乏信心,但从正面看这是为了支付工程师工资,投入未来研究。相比其他项目,以太坊的透明度反而更高,大家能看到基金会的每一个动向。

我觉得社区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过于依赖KOL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比如说基金会卖币这件事,如果是其他公链这么做,可能会被解读为"项目方在为生态发展募集资金",但到了以太坊这里就变成了负面消息。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有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他人观点。

Todd:

完全同意潘老师的观点。从我们运营矿池和与各类持币者交流的经验来看,每个牛市周期以太坊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货币化"场景。

回顾历史就能看出这个规律:

  • 2017年牛市时是ICO潮流,当时如果要参与任何优质项目都必须用ETH,这创造了巨大的需求;
  • 2021年牛市时是DeFi挖矿(无论是L1/L2),ETH又一次成为必需品;
  • 2024年的现状:在Pump.Fun上买Meme币创造了Solana的需求

以太坊虽然有质押机制,但这更偏向大户,比如大户投入几万个以太坊,而散户只有0.1个以太坊的话,参与的意义就不大了。我算过,即使按照目前约6%/7%的收益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也缺乏足够的诱惑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太坊在这轮行情中表现不及预期,它没能找到新的强效"货币化"场景。

Kevin:

今年以太坊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上半年其实表现还不错,交易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预期也比较乐观。
  • 但到了下半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即便ETF在美国和香港都获得审批,应用场景依然不够活跃。Meme币热点在Solana、GameFi在Telegram,2021年时的DeFi项目现在热度减退,NFT市场远不如之前火热。

NingNing:

今年以太坊的价格表现确实让市场大跌眼镜。最近有新闻报道一个巨鲸做多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汇率,交易被迫止损,亏损几千万美元。以太坊在坎昆升级上面临一些问题,虽然技术上没问题,但在经济模型上对生态影响的考虑不够充分,尤其是DA层的blob定价曲线设置过高,影响以太坊捕获L2价值的能力。(当时受市场乐观情绪影响)

Meme和AI代理的崛起导致大量用户流向Solana,虽然表面上看以太坊的TVL达到1000多亿美金,远超Solana的100亿美金,但实际上以太坊上大量是死钱(各种质押/包装过的),而且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现在要在以太坊上发币或做项目,在DEX融资都变得困难,导致很多项目转向Solana或Base。这表明以太坊正面临着Solana最强劲的挑战,就像上一个周期面对Polygon和Avalanche一样。

L2发展现状

PANews在以太坊L2领域,ZK叙事曾是显学,但随着多个大型ZK项目落地和代币空投后,却迎来了负面消息。那么,以太坊的ZK赛道是否已经失败?L2的格局是否已经确定?2025年ZK L2是否有可能反超OP L2?

潘志雄:

从以太坊基金会角度来看,他们在ZK研究上投入很多,虽然还没有落地ZK零知识证明技术,但路线图仍然很专注。短期内,整个社区很难看到明显差异:

  • 在扩容方面,OP也能满足需求,而ZK生成proof的负担反而更大
  • ZK更适合用在隐私技术上,但近期隐私技术受到政策限制
  • 用户难以直接感受到ZK在隐私上的优势

以太坊目前主要在两个方向推进ZK应用:

  • 隐私和扩容探索小组(如0xPARC项目):实现具体场景应用,如个人门票、邮件内容读取等
  • 开发工具:为开发者提供开源工具,便于读取特定内容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Todd:

我有个可能比较激进的观点。首先必须承认,目前行业最强的应用是币安和Coinbase。从Layer2排名来看,Arbitrum第一,Base第二,OP第三。Base排名第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oinbase的上币支持。

OP说服Coinbase这一决策就让它在对抗ZK时获得了巨大优势。考虑到大多数用户参与Layer2的投机目的,Base上的项目未来可能有更多机会在Coinbase上币,这也增加了用户参与的意愿。

另一个关键点是入金和出金的便利性。过去ZK提币一天完成是个优势,而OP需要七天。但现在币安等主流交易所都支持OP的快速充值提现,基本20-30分钟就能完成,这实际上抹平了ZK的时效性优势。

从技术成熟度看,L2Beat推出的评级体系中(越高越好,stage zero意味着排序器仍由安全委员会控制,stage one则是由白名单排序器供应商管理,stage two才是完全去中心化。),只有OP和Arbitrum达到了stage one级别,而大多数ZK项目仍在stage zero阶段。这也是为什么主流交易所更倾向于支持OP技术。

Kevin: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应用场景。回顾2021年时,NFT市场火爆导致gas费用高企,那时候Layer2解决方案,无论是OP还是ZK都开始出现。但在这个周期里,我们并没有看到类似的应用爆发。

另外,很多其他L1公链已经解决了扩容问题,用户并没有使用L2的迫切需求。现实情况是,当用户发现其他公链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为什么还要特意使用以太坊,还要在以太坊上额外使用L2解决方案呢?

不过,我对以太坊依然保持信心。如果未来出现新的应用,比如可能是NFT,也可能是其他应用,让以太坊再次面临扩容问题时,这些L2解决方案就能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

NingNing:

现在OP Stack也提供ZK rollup解决方案,只是采用度不高。虽然技术上ZK有优势,但未能转化为市场优势。对ZK阵营来说是个难题,但并非毫无希望,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突破口。

山寨ETF

PANews:如何看待以太坊作为山寨币龙头的地位是否发生改变?另外,目前莱特币、Solana和Ripple等项目也在申请ETF,特朗普若上台后这些币种的ETF可能获批,它们是否会重复以太坊ETF平淡的市场表现?

潘致雄:

从整体来看,以太坊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市值规模,以太坊仍然是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其次是应用生态,以太坊拥有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DeFi和NFT应用生态系统。至于其他项目的ETF审批进程,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市场和监管共同适应、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项目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Todd:

关于ETF这个话题,我想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 首先,小市值加密货币推出ETF面临现实困境。以莱特币为例,其当前市值约77亿美元,即使假设10%的币流入ETF市场(约7.7亿美元),按照0.2%的管理费计算,年收入仅有140多万美元。这个收入规模对于贝莱德、富达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来说,可能连维持运营团队的基本开支都难以覆盖,更不用说法务等高薪岗位的支出。
  • 其次是质押收益问题。目前的ETF产品还不支持质押功能,这对于像Solana这样提供约7%无风险质押收益的项目来说是个明显短板。投资者在权衡时会发现,选择ETF不仅无法获得质押收益,反而要支付管理费,这种差异必然影响资金流向。

Kevin:

作为在传统银行工作超过十年的从业者,我认为当前的加密货币ETF产品还很初级。在传统金融市场,ETF通常不会仅追踪单一资产,而是会发展出指数ETF、板块ETF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未来加密货币市场必然会出现更多元化的ETF产品,比如Layer 1板块ETF、DeFi板块ETF等。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以太坊作为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将继续发挥其核心作用。

NingNing: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市场预期与现实存在明显差距。此前市场普遍认为ETF获批后会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推动整个以太坊生态和相关山寨币上涨。但实际情况是,在美股市场中,加密货币ETF可能仅被视为中小型科技股的一种。

从11月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资金并未按照预期的"比特币ETF→以太坊ETF→山寨币ETF"这样的路径流动,反而是像XRP、恒星币(XLM)这样在美国市场深耕已久的项目表现更为突出。这种市场认知与现实的差距值得投资者深入思考。

以太坊ETF资金流入量增加

PANews:以太坊ETF获批后,其资金流入表现一直不如比特币ETF。但最近,我们看到以太坊ETF的资金流入量在逐渐增加。想请教各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以太坊ETF的资金流入量是否有可能超过比特币ETF?

Todd:

让我们从投资者的心理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回想一下,很多人刚进入加密货币市场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比特币太贵了,我想买点便宜的",然后才选择以太坊或其他币种。这是很普遍的心理。

基于这个观察,我认为有三个关键因素会影响以太坊ETF的未来发展:

  • 价格门槛效应:当比特币价格达到新的高位,比如15万或20万美金时,投资者自然会寻找价格相对较低的替代品。由于小市值币种难以获得ETF批准(因为管理费收入可能无法覆盖成本),以太坊将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 Staking收益问题:目前以太坊ETF的一个明显劣势是无法支持staking。如果投资者直接在链上购买以太坊并进行native staking,可以获得约3.26%的无风险收益。而购买ETF就会错失这部分收益。这确实影响了一些投资者的决策,但如果未来ETF能支持staking,吸引力会大大提升。
  • 混合型ETF机会:未来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混合型ETF产品,比如80%比特币+20%以太坊的配置。这种"套餐"式产品会吸引那些想要分散投资的投资者,为以太坊带来新的资金流入。

虽然短期内以太坊ETF的资金流入可能仍然有限,但基于这三点原因,我对其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只是需要给市场一定时间。

Kevin:

我从交易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主要看到两种可能的资金流向:

  • Long-Short策略:确实有交易者尝试做多以太坊同时做空比特币这样的套利策略。但从今年10月份到现在来看,由于比特币表现优于以太坊,这种策略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这种策略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
  • 资金轮动效应:ETF的一个特点是提供了更便捷的资金转换渠道。比如说,当投资者卖出比特币ETF时,他们获得的是现金,可以自由选择投向股市、特斯拉或其他资产。这种便利性是把双刃剑:优势是可以更容易地在不同资产间转换;劣势是资金不一定会留在加密货币市场内部循环。

所以我的判断是,虽然明年以太坊ETF的资金流入会继续增加,但要超过比特币ETF的可能性不大。

新一轮山寨季何时到来

PANews:以太坊生态似乎还在专注基建,是否需要转向应用层面?另外,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新一轮山寨季何时到来。

潘致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以太坊已经发展了十多年,Solana的性能也相当不错,但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 并行化处理还没有大规模实现
  • 隐私层的建设仍不完善
  • 去中心化应用的前端数据存储问题
  • 数据的可靠性和持续可访问性
  • 用户体验与Web2的差距

以目前的基础设施水平,要实现真正去中心化的Web2级别用户体验还很困难。只有当每一层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我们才可能接近Web2的体验水平。

说到应用层面,新一代应用必然会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发展。比如看Uniswap的演进:从V1到V4,每一次升级都在适应新的基础设施能力,考虑了性能优化、多Layer2部署、跨应用调用,以及自动化等新特性。

我认为山寨季一定会来,通常会伴随着:

  • 创新的玩法机制
  • 新的流动性模式
  • 新的货币化方式
  • 更广泛的用户参与

Todd: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山寨"。这个定义在过去几轮牛市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

  • 2013年:修改比特币代码,改个名字就算山寨
  • 2017年:新的公链项目,哪怕还没上线
  • 2021年:DeFi项目、NFT项目都被视为山寨
  • 2024年:新形式出现,包括:AI agent项目、蓝筹项目的Meme、PPB(Protocol-owned-Bots)

实际上,如果按照新的定义,山寨季已经悄然开始了。这就像大浪淘沙,每轮牛市都会有新的山寨项目取代旧的,抢占注意力和资金。投资者需要接受这种演变,而不是固守过去的认知。

Kevin:

我非常赞同Todd的观点。现在的加密市场已经变得更加细分和成熟,我们应该像看待传统金融市场一样,按不同板块来分析:

  • AI相关项目
  • NFT板块
  • 交易所代币
  • 公链生态
  • DeFi项目

用统一的"山寨币"来形容这些项目已经不合时宜了。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估值逻辑。

NingNing:

我想从两个核心维度来分析:

1.周期错位:

  • 当前的货币周期比预期延后了约一年
  • 这直接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周期
  • 需要在传统分析基础上加上这个时间差

2.山寨季的必要条件:

  • 技术创新成熟:AI agent可能在一年内有重大突破,预计2025年很多应用会以AI方式重构,这将带来新的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
  • 资金环境:目前美债收益率接近4.6%,快要触及历史新高5%,在如此高收益率的环境下,难以期待热钱大规模涌入加密市场,需要等待货币政策的实质性转变

综合来看,我预计真正的全面山寨季要等到2025年底或2026年春天。这个时间点既考虑了技术创新的成熟周期,也考虑了宏观资金环境的变化。

以太坊升级

PANews:2025年第一季度将推出执行层和共识层的两次升级,这些升级会给以太坊带来哪些改变?另外,后续的Fusaka升级将在什么时间实施?具体内容是什么?除此之外,2025年以太坊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节点和新的叙事方向?

潘致雄:

好的,我主要聊聊Prague升级和Fusaka升级。布拉格(Prague)升级预计在明年一季度上线,其中有三个重要改进:

  • 首先是EIP-7251,它允许单个验证者持有最多2048个以太坊,而不是之前必须分散到多个节点。这样可以减少网络冗余,提升效率,同时引入部分提款机制。
  • 其次是EIP-7702,这是账户抽象的新形式。它允许现有的EOA钱包挂载新的合约逻辑,降低了用户使用智能合约钱包的门槛。
  • 第三是EIP-7691,针对blob生态。它增加了区块数据容量,优化了定价机制,可能降低Layer 2的gas费用,不过这可能会影响以太坊的通缩性。
  • 至于Fusaka升级,预计在2026年实施,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内容:EOF(以太坊文件格式)和PDAS(数据可用性采样)。EOF是对以太坊虚拟机的重大升级,而PDAS则是实现DA技术的关键步骤,为未来的分片扩容做准备。

Todd:

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Prague升级。首先是时间线问题。虽然原计划是在2024年底实施,但根据目前的进展来看,可能要推迟到2025年的2月或3月。现在刚完成第五版测试,按照以太坊一贯的严谨态度,至少还需要进行到第10版或第12版测试,之后还要经过私有测试网和公共测试网的验证,所以保守估计可能要到明年3月份。

作为一个区块链的原教旨主义者,我特别欣赏以太坊这次升级的理念。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

首先,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去中心化,这意味着需要有足够多的节点。每个节点就像是一个账本的备份,如果全球有上万甚至十万份备份,这个网络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这才是区块链的本质意义。

但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公链,为了追求所谓的"性能",走了另一条路:

  • 他们选择限制节点数量
  • 对节点设置极高的硬件要求
  • 需要使用昂贵的服务器
  • 要求极大的带宽和高性能CPU

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只有像AWS、华为云、阿里云这样的大型云服务商才能满足要求。表面上看,这确实能带来更好的性能,但问题是:

  • 过度依赖这些中心化的云服务商
  • 一旦这些机房出现问题,整个区块链网络就可能受影响
  • 这种情况在过去一年已经多次发生,有些链出现过宕机或停机

相比之下,Prague升级的方向令人敬佩。它做了两个重要的改进:

大幅降低节点存储负担:

  • 移除了远古的历史状态数据
  • 只保留必要的近期交易数据
  • 将硬盘要求从几TB降低到可能只需要100GB
  • 让普通家用PC也能运行节点

优化质押机制:

  • 将单个验证者的质押上限从32个以太坊提升到2048个
  • 解决了节点进出队列拥堵的问题
  • 过去如果要质押3200个以太坊需要创建100个节点
  • 现在只需要两个节点就够了
  • 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更容易参与

最让我感动的是,即使以太坊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它仍然没有放弃最初的理想。它没有为了追求性能而选择"机房链"的路线,而是坚持:

  • 持续降低参与门槛
  • 追求真正的去中心化
  • 让普通用户用家用电脑就能参与网络
  • 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扩大节点数量

虽然这些更新经常会延期,招致一些批评,但我完全理解。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平衡:

  • 既要保持或提升性能
  • 又要让更多节点能够加入
  • 还要确保家用PC也能运行节点

这需要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才能找到最优解。虽然这些技术升级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币价,但这种坚持理想的研究方向,让区块链账本能够被更多人参与验证的努力,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NingNing

每次以太坊的底层协议升级都会带来应用层的结构性变化。比如上海升级带来了LST的兴盛,坎昆升级推动了L2的发展。我认为这次Prague升级和Fusaka升级可能会促进基于账户抽象的DEX发展,因为新版本降低了创建账户抽象地址的gas开销。

此外,blob定价机制的优化可能会更好地反映L2需求,影响以太坊的代币经济学。至于PDAs这部分,虽然模块化叙事已经转变,但其对行业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025预测

PANews:各位老师怎么看2025年的行情变化?本轮牛熊转换会在25年发生吗?

潘致雄:

从宏观和政策角度来看,确实还有很多利好没有实现,比如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比特币突破了十万美元,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心理价位。与过去相比,这次触及历史新高后保持得相当持久,说明市场已经经过了充分换手。对传统资本来说,这个价位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很大空间。

Todd:

首先声明这是非财务建议。对于2025年,我最期待的有三点:

  • 以太坊ETF的质押松绑,这将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 特朗普家族在以太坊DeFi领域的参与可能带来新的发展
  • RWA(现实世界资产)的引入可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和叙事

Kevin:

虽说是轻松话题,但涉及合规问题,我们都很谨慎。我同意潘老师的观点,特朗普相关的利好还在持续。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建议大家思考:与其预测最高点,不如思考明年的最低点会在哪里。就像去年这时候我预测可能是最后一次看到3万美元的比特币,现在看来确实如此。那么明年会不会是最后一次看到6万、8万或9万美元?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

NingNing:

预测主要是娱乐性质,即使用最先进的AI模型也很难准确预测。我个人认为2025年可能与2024年没有太大区别,不会出现超级牛市,而是继续呈现季节性行情,建议把握春季和秋季行情。虽然不会有大的山寨币牛市,但会出现板块轮动的alpha机会。我会关注链抽象、AI agent、消费者链和PayFi这些新叙事方向的项目。

内容来源:PANews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PANews

PANews是区块链和Web3.0领域领先的智库型信息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前沿资讯与报告。PANews优质多元的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全网多渠道覆盖,包含推特、微博、抖音、视频号等主流平台,旨在成为用户的Web3信息官。PANews同时还是腾讯新闻的内容合作伙伴,内容被福布斯、财新等媒体引用,获得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颁发的相关奖项。PANews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均为福

相關文章

1月3日
KuCoin推出新加密支付系统KuCoin Pay,支持54种加密资产支付
1月3日
某聪明钱地址将85万枚VIRTUAL转入Bybit,获利424万美元
1月3日
Solayer:基金会网站正式上线,并将推出治理代币LAYER
1月3日
Tether首席法律顾问退休,新任顾问迎接MiCA稳定币监管挑战
1月3日
某巨鲸已用311万美元LINK换取ENA,并持续增持ENA
1月3日
马斯克发加密投资相关图调侃国税局的税务复杂问题
1月3日
韩国总统的律师:执行无效逮捕令是违法的,将采取法律措施
1月3日
Cango 12月比特币产量达569.9枚,月末持有量增至933.8枚
1月3日
Upbit:服务器紧急维护已完成,
1月3日
Moonshot已上线Solana链上AI代币Send (SEND)

视频

快讯

17:29
JS环球生活(01691.HK)料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同比减少不超88.5%
17:24
兴证国际(06058.HK):担保金额由2亿美元提高至3亿美元
17:15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穆秀平获任首席财务官
17:11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2025年净产量目标为760-780百万桶油当量
16:57
十月稻田(09676.HK)完成H股全流通
16:52
景瑞控股(01862.HK)清盘呈请聆讯押后2月19日
16:41
【盈警】亚洲水泥(中国)(00743.HK)料2024年盈转亏约2.637亿元
16:37
许正宇:正积极研究加大财政整合力度 进一步控制开支增幅
16:27
六部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16:22
六部门: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