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3月29日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庫最新統計,根據歷年進入臨床的創新藥累計,2015~2024年期間中國企業原研創新藥數量超過美國,排名第一。中國原研的FIC藥品數量也顯著增長,目前在全球佔比為24%,僅次於美國(43%)。我國國産創新藥企研發實力持續升級,本周默沙東購買恒瑞醫藥HRS-5346授權、諾和諾德購買聯邦制藥UBT251授權,體現了A股和港股創新藥巨頭持續獲得全球認可。
A股市場逐漸進入「四月決斷」,市場關注點回歸基本面,但人工智能主綫催化不斷。對於創新藥板塊而言,一方面行業經歷前期研發「陣痛」後,伴隨核心産品的銷售放量,多家企業在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基本面向好;另一方面,伴隨醫藥智能體、「數字生理人」的技術升級,AI賦能創新藥的邏輯逐漸走通。創新藥行業或符合「基本面+人工智能題材」的雙重審美。
小而美、高彈性:港股創新藥ETF(159567)過去一個月日均成交額1.89億元,流動性排名同指數第一,市場熱度較高。港股創新藥ETF(159567)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佔比超70%,聚焦港股創新藥板塊龍頭,銳度鮮明,其中包含多只AI制藥龍頭,具有較高的創新制藥企業佔比,在AI賦能創新藥行情全面來臨時有望展現高彈性。
大而全、低估值:創新藥ETF(159992)過去一個月日均成交額4.16億元,流動性排名同指數第一。創新藥ETF(159992)跟蹤創新藥指數,該指數佈局創新藥産業鏈龍頭企業,既匯聚全球CXO龍頭企業,又包含國内仿創藥企龍頭,有望同時受益於AI賦能創新藥、國産創新藥出海、針對高價創新藥的醫保丙類目錄出台等。
3月28日,港股創新藥指數成份股中,樂普生物-B漲超16%,再鼎醫藥漲超11%,亞盛醫藥-B、翰森制藥漲超6%,晶泰控股-P、榮昌生物、康方生物、君實生物漲超5%,其餘成份股漲勢積極。
3月28日,A股的創新藥指數成份股中,邁威生物-U、康弘藥業、百利天恒-U漲超5%,神州細胞-U、信立泰漲超3%,科倫藥業、智翔金泰-U、我武生物漲超2%,其餘成份股趨勢上行。
3月27日,進一步優化藥品集採政策的方案(徵求意見稿)》在行業内流傳。創新藥被明確排除在集採範圍之外,納入集採的藥品需已過化合物專利保護期、有多家企業上市且競爭充分,競爭不充分以及市場規模小的品種都不再被納入。這對於創新藥企業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創新藥不集採,給創新藥企業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市場環境,研發成果能夠在市場上獲得合理回報,這將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創新藥研發,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二季度高等級全球創新藥學術會議頻至。2025年4月25日-4月30日全球年度最重要創新藥學術會議——2025 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將開幕,包括信達生物、基石藥業、亞盛醫藥-B等多個國産創新藥企業獲邀進行展示。5月30日-6月3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也將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舉行,當前已有多個國産創新藥企收獲邀請。全球創新藥學術會議是藥企集中披露研發成果的窗口,A股和港股創新藥板塊情緒有望保持積極。
國投證券認為,本周内多家企業的新藥獲批IND或NDA,如恒瑞醫藥與默沙東達成的獨家許可協議,聯邦制藥與諾和諾德的合作,以及和鉑醫藥與阿斯利康的戰略合作,均展示了創新藥企業在研發和商業化方面的強勁實力。這些合作不僅有助於加速新藥的研發進程,還能拓展國際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同時,多個新納入醫保的創新藥正在快速進院,如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單抗、雲頂新耀的佈地奈德腸溶膠囊等,這些藥物的快速進院不僅意味著市場需求旺盛,也反映了政策支持下創新藥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
内容來源:有連雲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