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高毅重陽等知名私募把脈2019:主跌浪已過,這些行業機會最確定

日期:2019年1月1日 下午1:13

2018年A股的跌宕起伏依舊令人記憶猶新,2019年已經徐徐拉開序幕。

在新的一年,一切歸零出發,我們將會面對怎麼樣的市場?今年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註?時值歲末年初,多家知名私募基金均對2019年的宏觀經濟、市場走勢、投資方向等進行展望,觀點十分精彩。

重陽投資:由於企業盈利優劣分化和市場利率信用利差的擴大,行情將從2018年的結構性收斂轉為2019年的結構性發散,且結構性發散行情存在超預期可能。果斷布局結構性發散行情的贏家,關註科創、現代服務業、消費品及弱周期行業龍頭等公司。

高毅資產:市場經歷2018年系統性調整,2019年上半年盈利下降的壓力測試也完成之後,優秀公司和少數增長型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將成為更重要的主線。

星石投資:2019年更值得樂觀對待,在堅定的動能切換背景下,覆興牛正醞釀,科技類將領漲。

拾貝投資:市場呈現出來的優質優價應該是個趨勢,其他風格特征在弱化。中國制造中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勢企業會繼續獲得認同,中國消費市場升級和分層也會持續產生大量機會,高質量發展對於科技部門會有很大拉動,還有金融服務升級是服務行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銀葉投資:未來3年股市出清見底,政策落地,經濟見底覆蘇,A股或迎來一波牛市。但是,3-5年以後,經濟能否走出困境,股市能否擺脫短牛命運,取決於深化改革能否真正落地推進和科技進步能否驅動轉型成功。

弘尚資產:2019年至少不會是熊市,大概率是震蕩市,小概率是小牛市。中長期看好雲計算、養老健康、先進制造、消費服務,但需要從中精選估值、景氣度和市場預期合理的細分子行業。

清和泉資本:如果2019年邊際上有所好轉,那可能就變成機會,我們也會調整預期,做出相關的配置。當前形勢下,消費可能是最確定、最可靠的,我們對需求穩定的日常消費品比較偏好。

煜德投資:展望2019年,我們認為市場中至少有結構性機會,來自於硬資產、好公司、創新企業。這些公司在2018年無效的市場裏被低估,隨著今後專業化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市場的效率越來越高,一大批好公司會被發掘。

世誠投資:2019年A股將進入外資主動配置的時代。2019年MSCI和FTSE的權重有可能升到3%,估計指數帶動的增量有2000億人民幣。這是我們的基本假設,最差情況800億,最樂觀可能5000億以上。

展博投資:從更長的時間來考慮,中國經濟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投資,轉型升級正在持續推進。“消費升級”將是最主要的動力。

以下是十大知名私募對2019年預判和猜想,基金君整理了核心觀點,供大家參考:

重陽投資:結構性發散行情或超預期

展望2019年,我們有以下幾點具體判斷:第一,經濟下行壓力還將延續,但減稅降費等政策對沖將緩解企業盈利壓力,改革開放深化將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在企業盈利層面,優劣企業間將加速分化。

第二,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空間不大,市場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間。在經濟“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及“宏觀政策要強調逆周期調節”的大背景下,市場利率的信用定價將更加準確有效,優劣企業間的信用利差將進一步擴大。

第三,資本市場制度變革從量變抵達質變,A股市場制度體系日臻完善,逐步向國際成熟市場靠攏。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內核的制度變革也將同樣推動優劣上市公司之間的分化。科創板及股票註冊制發行試點是中國資本市場又一重大制度設計,對於資本市場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隨著市場風險釋放、中美貿易摩擦悲觀預期見底、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及賦予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用等政策提振的影響下,2019年市場風險偏好將穩中有升。

基於這些分析,我們認為2019年A股市場尚不存在系統性投資機會,但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極低。尤其值得我們留意的是,由於企業盈利優劣分化和市場利率信用利差的擴大,市場或將呈現出“大發散”的結構性特征,行情將從2018年的結構性收斂轉為2019年的結構性發散,且結構性發散行情存在超預期可能。投資策略上註重攻守兼備,防守反擊。一方面果斷布局結構性發散行情的贏家,另一方面由於大變革時代不確定性的增強,也需時時檢視策略,避免掉進“遍歷性”的陷阱。

誰是結構性發散行情的贏家?我們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率先占領制高點的科創公司將是結構性發散行情的先遣部隊。此外,具備卓越信譽度和出色管理能力的現代服務業公司,面向廣大內需、具備突出品牌力的消費品公司,以及關系國計民生的弱周期行業龍頭公司等,也都具有攻守兼備的配置價值。

高毅資產:2019經濟仍有壓力,但資本市場比2018有機會

2019年的經濟下行壓力大於2018年,我們需要做最壞的假設,做最充分的準備。但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機會將好於2018年。資本市場對負面預期的反映已經是非常充分了。市場經歷2018年系統性調整,2019年上半年盈利下降的壓力測試也完成之後,優秀公司和少數增長型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將成為更重要的主線。這會是贏家的遊戲,是企業內生增長創造價值的過程。我們也相信,惡劣的經濟環境也會使政府出台刺激發展、創造增量的政策。政策的正面拉動將會和下降的企業盈利處於拔河狀態。

美國中國貿易沖突和調整反而有可能會推動東南亞和印度這些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有可能像當年中國承接亞洲四小龍和日本的產業一樣。這一次貿易沖突導致的逆全球化,反而可能是新一輪全球化的開始、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開始、新一輪全球總需求擴張的開始,這可能會成為下一輪的主線。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很多企業也是有很多機會的。因為剛剛經歷過產業的發展,我們只是需要把過去的經歷重新在這些國家和地區覆制實踐,優秀的企業能夠適應這個過程。

增長是價值增量最重要的部分。從國內來看,會有兩類公司有增長性、系統性的機會:第一類是能夠走出去、能夠融入國際市場的企業;第二類是滲透率從低到高的產業,像太陽能和電動車行業。

回顧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A股各類指數11月中的估值水平,從市盈率的角度來看,跟歷史上最低的估值水平相比,基本上還有20%到30%的幅度,處於歷史區間的下限範圍附近。如果看市凈率,A股各類指數11月中的水平跟歷史的最低水平更接近,基本上離歷史的最低水平都在10個點左右。創業板指數的市凈率水平離歷史極值還是有接近30%的差距。A股的總市值跟M2貨幣總量的比例也是一個參考的指標。目前這個比例大概是略高於20%,從歷史數據上看僅僅高於2004-2005年“熊市”的低點。

拾貝投資:時運變遷,變與不變

對於未來我們謹慎樂觀。主要假設來自以下幾點:一是對外部環境的假設。多邊體制是對幾乎所有人都是最優的一種安排,現有的矛盾可以通過多邊機制重新設定和與時俱進的改革來緩解。

二是低利率對於國內經濟的幫助總會體現出來(2018年以來的實踐表明,雖然有壓力但是我們的財政政策還是能夠做到以國內經濟需求為主)。

三是政策的協調性。市場可能低估了決策者對時代潮流、人民群眾期待及需要的洞察體悟的能力和意願,低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長期堅持。

四是現在的很多調整有誤傷,但也有很多是正常的優勝劣汰,不是現在不正常而是以前不正常,比如不同等級信用利差的擴大很多是信用利差的正常化,只有正常化以後資源流向才能更加有效。

最後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低估值,現在上證50和滬深300就在10倍左右。很多對於低估值的質疑,是無視了長期來看低估值大概率地保證了從一個暫時的不利轉變成永久性資本損失的風險是可控的。

就機會的方向而言,高速增長開始轉向高質量增長背景下,以前高速增長更多的是面上的受惠,而高質量增長很多是個體差異的機會,很多有量驅動的增長機會也多受到政策的影響,從過去一段時間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投資者結構的變遷趨勢來看,市場呈現出來的優質優價應該是個趨勢,其他風格特征在弱化;

市場更加國際化、市場化以後對於盈利的持續性、盈利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海外優秀標的的對標效應、聯通效應越來越強;

中國制造中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勢企業會繼續獲得認同,中國消費市場升級和分層也會持續產生大量機會,中國高質量的發展對於科技部門會有很大的拉動(但是全球對標的壓力也在加大,海外科技股過去十年的上漲八成以上可以歸因於業績的上漲,不到兩成是估值的波動),還有金融服務升級是服務行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整體估值下降,但是類似“三好學生”一類公司的估值處於歷史平均偏低的位置上,並沒有處於歷史極值的位置上,意味著這一部分公司的收益仍將主要來自業績的增長,均值回覆力量帶來的收益貢獻有限。

星石投資:八句話,對2019年經濟與股市給出“四大預判”

第一,利好政策不斷,經濟逐步見底。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在“唱主角”,將成為穩增長的主要發力點。另一方面,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松緊適度,通過降準和定向降息等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第二,美國經濟衰退,貿易摩擦緩解。美國經濟見頂的信號已經在釋放,八年長牛的美股從估值和交易杠桿上來看已較脆弱,2019年,美國走向衰退或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產業升級持續,經濟動能切換。從國內基本面來判斷,國內產業升級還在持續,可能相對周期比較長,不會在一年內完成,但是趨勢非常堅定。

第四,覆興牛市醞釀,科技類別領漲。堅定的動能轉換趨勢下,新動能正在慢慢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是資本市場能創造長期價值的內核,將帶來A股投資機會。

2019年,傳統經濟動能雖有放緩的壓力,但在一系列逆周期調控的宏觀政策對沖下,經濟有望逐步見底。而A股市場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或將對此提前反應。

覆盤A股市場二十幾年的走勢,可以發現每次確定性最強的大行情,都是來自於經濟動能的切換,從1990s消費制造的紡織家電、2000s工業制造的地產鏈、再到2010s信息時代的移動互聯網,每一次具有時代意義的牛股都是產生於當時支撐經濟增長的產業和行業。綜合人口、技術、政策等因素,代表未來經濟新動能的行業將主要集中在的先進制造、新興消費和現代服務業。

銀葉投資:“先否後喜”——長夜將盡,來日可期!

2019年經濟增速下行、企業盈利下滑基本成為市場共識,在經濟轉型期,政策依然是影響A股市場的至關重要因素。“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是國內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也將是2019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重大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展望2019年A股將在經濟下行、政策對沖以及中美貿易沖突中繼續出清進程,先探底再震蕩磨底。

未來3年股市出清見底,政策落地,經濟見底覆蘇,A股或迎來一波牛市。但是,3-5年以後,經濟能否走出困境,股市能否擺脫短牛命運,取決於改革開放能否真正落地推進和科技進步能否驅動轉型成功。

關於2019年的投資,只看1年,擇時擇股,做波段;著眼3年,分批建倉;看好科技創新,看淡大盤藍籌。

進攻主線是科技創新、成長板塊。國產自主、芯片、計算機軟件、雲計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物聯網、創新藥、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以及新能源等。而防禦主線是業績確定性、分紅收益率高。建築基建軌道交通、消費、養殖、部分化工子行業;金融、交運、公用事業。

弘尚資產:主跌浪已經過去 可以提高倉位積極布局

展望2019年,可以從國內經濟的量與價、股票的整體估值、市場景氣預期四個象限加以分析,如果其中三個以上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後續市場繼續中長期走熊的概率很小。

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了,國內經濟與A股市場都發生了很多變化,整體來看,當前經濟的量與價都接近低位,盡管部分業績白馬股估值略高,股票估值整體處於低位,市場景氣預期也處於低位。

對2019年A股市場會相對看好,我們認為至少不會是熊市,大概率是震蕩市,小概率是小牛市。

市場的主跌浪已經過去,後面大概率會進入震蕩市可以積極布局,提高倉位,精選個股。

2019年值得布局的行業,中長期看好的主題包括雲計算、養老健康、先進制造、消費服務,但需要從中精選估值、景氣度和市場預期合理的細分子行業,在行業拐點時刻積極參與。

清和泉資本:更關註邊際上好轉的可能 消費是最確定、最可靠的

目前還沒有經濟觸底的跡象,核心事件還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所以2019年經濟仍然會面臨不小的壓力,市場普遍對2019年的預期比較差。但我們會更關註邊際上好轉的可能,比如本來預期會發生三件不利的事,最終只有兩件事真的出現,這種邊際上的好轉對市場也是很重要的變量。

市場一旦形成了一致預期,這種預期就基本上在股價上反映出來了。因為預測2019年上半年壓力很大,所以現在的股指才會創下新低。那如果2019年邊際上有所好轉,那可能就變成機會,我們也會調整預期,做出相關的配置。

當前形勢下,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經濟政策的落地,市場化的改革措施、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否能繼續深化下去。既然存在不確定性,那麼受政策、受補貼影響較大的行業,可以暫時先回避。

最確定的是消費行業,因為無論哪個行業的效率提升,最終都會落實到大家收入的提高。所以消費可能是最確定、最可靠的。對於具體細分領域,我們對變化太快的行業比較謹慎,對需求穩定的日常消費品比較偏好。比如牛奶的需求就比雞尾酒的需求穩定得多,生產牛奶的公司不需要去猜消費群體的需求變化,只需要考慮如何把產品做精做細,從而提升價格。

煜德投資:硬資產、好公司、創新企業

我們預計,2019年或是進一步改革開放和轉向內需型經濟的起點,經濟增速可能在2019年一季度到二季度出現低點,預計2019年下半年開始,企業盈利增速回升。

對於市場的判斷,我們認為政策底已經明確、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市場底部特征越來越明顯,2019年會有顯著的結構性機會。

展望2019年,我們認為市場中至少有結構性機會,這些結構性的機會就來自於硬資產、好公司、創新企業。

謹慎樂觀的擁抱優質權益、聚焦於優質公司、集中於確定性企業將是我們較長期的配置策略,主要著眼於以下三個方向:首先,以估值低的“硬資產”作為基礎配置,關註具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獨占稀缺性重資產、穩定業績和充足現金流的公司,“硬資產”將會為長期機構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收益;

其次,以估值合理的“好公司”作為核心配置,關註具有明確的國際競爭力、寬闊的商業護城河、稀缺的核心資源並具有穩定增長的公司,“好公司”從國際經驗來看都是長跑冠軍;

最後,擁抱擁有未來的“創新企業”,關註在大數據時代擁有真實技術創新、或者擁有平台價值、對生產關系及組織變革具有革命意義的公司,真正創造價值的“創新企業”將帶來未來的超額收益。

世誠投資:A股即將進入外資主動配置時代

我們預計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以及外資增持A股的勢頭,將在2019年得以延續並加速。

我們估計2018年外資凈買入A股約3000-4000億人民幣,但純指數納入帶動的資金或許只有幾百億。道理很簡單,A股目前只占MSCI新興市場的0.75%,外資沒有必要為此大動幹戈。但2019年就不一樣了,MSCI和FTSE的權重都有可能升到3%,估計指數帶動的增量有2000億人民幣。這是我們的基本假設,最差情況800億,最樂觀可能5000億以上。變量在於外資對A股的投資觀點。

我們認為,會有更多的海外主動投資基金更加認真地看待A股,並且做試探性的布局。所以,不誇張地講,2019年A股將進入外資主動配置的時代。

我們覺得外資整體沒有國內投資者那麼悲觀,主要原因有三個:(1)外資的起點較低。不僅對A股接近零配置,而且對海外中國股票(占新興市場約30%)也普遍低配;(2)愈來愈多的外資認識到A股指數納入的重要性,以及相對中國經濟在全球GDP的比重,中國股票的投資比例過低 ;(3)A股的估值趨於合理。

展博投資:2019,我們為什麼樂觀?

站在2019年當口看未來,短期來看的確面臨這各種困難和不確定性,但是長期來看,我們堅定相信這個中國的未來。

有些人對基本面悲觀,從投資、消費、出口這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來看似乎都增長乏力,2019年經濟繼續下行已經是市場的一致預期,既然是市場的一致預期,是否當下的價格已經price in最悲觀的經濟預期,更何況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最後的結果經常是一致預期的反面。

從更長的時間來考慮,中國經濟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投資,投資占GDP的比重下降到了36%,經濟增長方式正在轉變,轉型升級正在持續推進。2019年的出口將充分體現貿易戰的沖擊,我們將會看到全球化出現逆轉跡象之後,中國出口企業如何進一步增強國際化的優勢和能力。

有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已經超過40%,接近成為消費的“半壁江山”,從長期看,我國消費在高基數下有望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消費升級”將是最主要的動力。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吳君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2月31日
美股「結構性牛市」未完!
12月27日
資管專家:美股可趁低吸納
12月19日
梁伯韜:不要太早定論本港上市改革成敗
12月18日
「新債王」岡拉克:美股已進入長期熊市 美國不應該加息
12月15日
美國經濟明年陷衰退 Pimco料有三成可能
12月5日
巴曙松:大灣區金融機構實力有待加強
12月2日
李揚批"新公私合營論":非常幼稚 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11月25日
【雪球嘉年華】英大證券李大霄:美股已見頂,A股最絕望的時候已經過去
11月18日
龍永圖:全球貿易體系處於成立以來最危險時期
11月18日
朱民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發生大幅波動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15:23:27
更多
17:36
中國與柬埔寨簽署產供鏈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
17:26
一品紅:目前公司具備醫藥全產業鏈的研發運營管理能力
17:16
九洲藥業:2025年一季度CDMO項目數保持穩健增長 處于NDA階段項目增速較快
17:14
安凱客車: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很少 佔比極低
17:06
融科控股(02323.HK)年度虧損同比收窄93.8%至2333.1萬港元
16:42
融創中國(01918.HK)已與若干有代表性的債權人就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
16:41
新和成:目前生物發酵項目有維生素C產品 年產能為4.5萬噸
16:14
萬凱新材:暫未與帕爾科有業務合作
16:08
商務部:鼓勵發展數據標注產業 支持發展「來數加工」等新業態和新模式
15:56
大商所修改《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資格與監督管理規定》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