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随着医保、创新药、器械、疫苗、中药、药店各个细分领域和渠道的政策密集出台,整个医药行业的变革在横向和纵向中全面铺开和深化。PD-1、小分子靶向药和疫苗品种等重磅品种的获批加速,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的创新药擂台赛正式拉开帷幕。
2018年,无论在药品落地的数量、试验的数量,还是发起的企业,国内抗肿瘤领域的数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全年的试验数量从2017年的205项增加到320项,涉及的药品数量也从2017年的174个上升到293个,两个指标的增幅分别为56%和68%,远超2016年和2017年。
在全年新增的抗肿瘤临床试验中,涉及的生物药的临床试验占比超过50%,为化学药、ADC、细胞治疗、化药/生物药、疫苗、中药各项临床项目中增长最快的;占比次高的是化学药。近3年,化学药的临床项目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2018年生物药的临床项目数实现第一次反超。
按照试验的阶段统计,国内项目停留在临床1期的有149个之多,占总项目数的47%;已进入临床3期的试验数目为98个,占31%。总体上,临床1、2、3期的项目数量均比2016年和2017年的攀升较快。
如果按照直接受益人分类,CRO产业链上的龙头业绩增长名列前茅。其中药明生物(02269-HK)2018年全年纯利增幅超过200%,“同系出身”的药明康德(02359-HK,603259-CN)也录得介于70%至86%之间的年度纯利涨幅。除了药明康德之外,临床CRO的龙头还有泰格医药(300347-CN)。
单看生物药研发的新增项目,往下分的PD-1、CAR-T、生物类似药这几个子领域临床试验的项目数量分别是64个、31个和29个,占临床项目总数的39%,国内生物药领域出现了激烈的红海竞争。
CAR-T,从南京传奇生物科技的LCAR-B38M在2017年12月提交了IND后,2018年有20个产品IND,占创新药IND的10%。
2018年,已在国内上市的PD-1(L1)的药企分别是默沙东的Pembrolizumab、施贵宝的Nivolumab、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其后处于审批阶段的有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和阿斯利康的Durvalumab。除此以外,嘉和的杰诺单抗、康方的AK105、罗氏的Atezolizumab、辉瑞的Avelumab、基石药业的CS1001、恒瑞的SHR-1316和KL-A167。
在生物类似药领域,进度领先的是复宏汉霖、信达生物、海正药业、正大天晴和嘉和生物等等;其中已经报产的有复宏汉霖的阿达木单和利妥西单抗、信达生物的阿达木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海正药业的阿达木单抗、百奥泰的阿达木单抗、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和三生国建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始终是仿制药,成本控制领先的药企抵御带量采购的风险能力较高。
按照各大药企项目数量统计,恒瑞医药以29项临床稳超排第2的百济神州,其后依次是正大天晴、嘉和、信达、基石、君实……百花齐放。恒瑞的研发管线目前已经完成了新药热门靶点的布局,包括19K、卡瑞丽珠单抗、瑞格列汀、吡咯替尼等多个重磅项目已经落地,新药将成为恒瑞业绩的最大动力。
另外从药物集中涵盖的适应症情况来看,包括施贵宝、默沙东和恒瑞以内的药企均聚焦非小细胞肺癌。按参与各大肿瘤种类临床试验的人数分布来看,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人数远超其他种类,其后依次是实体瘤、乳腺癌、宫颈鳞癌、淋巴癌等等。
单抗药物的靶向性高,相比传统的肿瘤疗法的效果更显著,关键是副作用也比较低。相比于全球单抗市场,国内的体量只有它的1%。受限于药价和审批流程等客观因素,生物药单抗药物的渗透率还相当低。补短板是未来单抗市场的大趋势。
不过,单抗药物的研发壁垒较高,没有资金没有人,也就谈不上技术;相比之下,仿制药、类似药的能够在相对低的投入下保证相对高的收益。不过由于研发门槛较低,抵御降价风险的能力也就低,而所有大市值的公司,无不是靠单一个大品种做起,然后不断壮大产品线的。那些研发管道大而全、靶点竞争格局良好、短期内能批量兑现的创新药、并且下游有强大的销售终端的药企,才能成功过渡。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