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资本市场已有5年多,飞鹤乳业冲刺香港IPO的消息又不绝于耳,这一次,会有投资者买单吗?
离开资本市场已有5年多。
2018年飞鹤实现营收115亿元,成功晋级国产奶粉品牌第一,平添不少上市底气,飞鹤这一次上市希望有多大?
虽是一家根红苗正的国产奶粉企业,飞鹤乳业却有过辉煌的资本市场历险,被誉为“中国首家美国纽交所上市乳品企业”。2003年5月,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乳企品牌。
好景不长,2013年6月28日,飞鹤宣布完成私有化进程,当时交易大概价值1.47亿美元。2017年5月17日,飞鹤又重新走上IPO之路,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
有乳业专家指出,飞鹤从美股退市是由于美股的融资能力差,并且对公司的财务能力要求高。而飞鹤选择港股放弃A股,是因为港股门槛较低,而A股上市难度较大。
不过,2017年12月,飞鹤却以2800万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第三大营养健康补充剂公司Vitamin World,暂缓港股IPO。
在美退市后的飞鹤,用三年时间做到国产奶粉第一品牌。
招股书显示,2014至2016年,飞鹤营收分别为35.83亿元、36.15亿元和3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5%。与增速稳定的营收相比,公司净利润稍显波动,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3.82亿元和4.06亿元,公司在2015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达23.6%。
近两年飞鹤业绩更是高速增长,2017年主业营收超75亿,比肩美赞臣(MJN)。2017年营收整体增长60%,高端奶粉营收增长230%。
2018年,飞鹤更是成为首家实现百亿营收的国产奶粉企业,全年实现营收115亿元,税收25亿元。
为了摆脱国产奶粉给普罗大众的影响,飞鹤选择产品高端化路线,主推星飞帆和超级飞帆两种系列,一罐700g奶粉要300多元,国产奶粉的“温情”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高售价也成为其业绩增长动力,报告期内,飞鹤的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营收分别为9.87亿元、12.99亿元和15.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逐年增高,分别为27.6%、36%和42.6%。
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飞鹤高端奶粉同比上涨达191%。相较之下,飞鹤普通奶粉业务营收占比已降至42.8%。
飞鹤高端品牌是建立在营销推广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飞鹤营销费用分别为7.56亿元、11.73亿元和13.70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重高达21.10%、32.45%和36.79%。
逐年高企的营销费用,与飞鹤的“经销商销售模式”有关。招股书显示,截至2016年,飞鹤拥有超过1139名经销商,在全国拥有超过5万个零售点。
飞鹤绝大部分产品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报告期内,经销商收入分别占总营收83%、78.4%和77.6%,可见飞鹤对经销商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经销商队伍对产品销售、品牌维护、业务拓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关键地位,成就了今天的飞鹤奶粉地位,但也拿走占据营收40%的费用,且营销费用逐年增长,或成飞鹤奶粉的一个诟病。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一味将这笔费用嫁接到产品价格上,久而久之飞鹤也会因“价格虚高”被消费者抛弃。
相较“慷慨”营销,飞鹤在研发上却稍显“寒酸”。招股书显示,2015年和2016年两年间,飞鹤研发投入仅为1110万元和1380万元。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新希望乳业2015年、2016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590.94万元和4453.21万元,贝因美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4295.73万元和4452.62万元。
对比同年,贝因美(002570-CN)的研发投入4295.73万元和4452.62万元,飞鹤要想走稳高端路线,还得舍得向“未来”投钱。
纵观当下港股市场,上市乳企市值普遍不足百亿。港股未有A股的股价浮动10%即停牌的制度,一旦遭遇如辉山(06863-HK)一样的做空,即使没有问题,企业股价和投资者信心也会受到影响,辉山乳业就是一个例证,飞鹤上市或也将面对较为严峻的投资环境。
飞鹤自身业绩也有潜在风险。之所以能保持上涨势头,政府补贴功不可没。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飞鹤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达到1.49亿元、1.82亿元和2.81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达29.8%、47.64%和69.21%。
每年的补助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企业一年的营收,不是小数目。身为国产奶粉第一品牌,如果再不能摘掉政府回血的帽子,那在“火眼金睛”的香港资本市场,可能不会有好下场。
再看国产奶粉的行业面,2018年,国内实施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新政,这对聚焦做婴幼儿奶粉的飞鹤固然是好事,但也要看到二胎政策下,奶粉行业吸引蒙牛这种液态奶巨头也参与进来,
叠加伊利(600887-CN)、君乐宝等新老寡头,行业竞争态势愈演愈烈。
在这种竞争格局中,2019年飞鹤提出要突破150亿元销售额的小目标,确实挑战不小。一边与国内外奶粉企业巨头的缠斗中,一边改善企业经营中的弱势,飞鹤能否在“内忧外患”保持第一阵营,或许此次赴港上市,寻求资本的力量颇为关键。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