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原創

日期:2019年4月19日 上午9:00作者:彭小留 編輯:彭尚京

2018年,中美两大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争端一定在这一段全球经贸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笔墨,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贸易战”硝烟之下,两国间的进出口经贸活动首当其冲,尤其运营着包括中美航线在内航运业务的各大公司更是如此——谁不会在感情上为2018年的国际航运企业们捏把汗呢?

在如此越发复杂而严峻的国际经贸大环境之下,受中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波及的行业企业自然牵动市场的关心。然而令人倍感意外的是,随着各大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上年业绩报告,茫茫商海中还是不乏在去年仍交出不错答卷的“优等生”,这当中就包括在AH股两地上市的全球领先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中集集团(02039-HK)。

打破多要素影响“魔咒”,中集连续两年业绩“回春”

今年3月28日,中集集团(以下或简称中集)公布其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去年中集实现营业收入934.98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同比增长22.54%;录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按年较大幅度增长34.7%;当中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2.59亿元,按年显著增长65.22%。

若回顾中集上市以来历年的业绩表现会知道,2018年其能够实现整体较为稳健的业绩增长的确值得欣喜。在经历2015及2016年业绩两连跌后,这是中集自2017年业绩恢复全面增长以来,再一次交出像样的成绩单,也因此稳住了集团业绩“回春”的局势。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成立于1980年的中集(当时名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在1992年12月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于1994年公开发售A股及B股并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将公司更名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19日其H股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集也成为首家以B股转H股形式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

成立近四十年来,中集集团已将自身业务扩展至相当庞大且丰富的领域。目前其主要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空港装备的制造及服务业务;除此之外,中集也从事物流服务、产城业务和金融等业务。可以说,当前的中集已经通过其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形成了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尽管一路走来中集已然成长为一个“家大业大”的行业龙头,但在2015及2016年,中集也曾跌落过一段低谷时期。那两年恰逢全球经济增长转入低迷、贸易不景气,而占中集业务重要份额的集运行业又因供需失衡及运价持续走低而陷入亏损境地,这使得中集在2015年及2016年连续两度出现业绩下滑的状况。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2017年,伴随全球经济增速提升,国际贸易和工业生产恢复增长,年内国际油价先抑后扬,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所回升;而国内在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国民经济延续回稳向好态势运行平稳。受惠于全球和国内经济的复苏回暖,中集在2017年迎来业绩的“报复性”反弹增长。

过去的2018年,在中美“贸易战”阴云笼罩的氛围下,中集仍旧维持了综合业绩的可观增长,各项业绩指标均创下近年新高纪录——连续两年的业绩“回春”表现也意味着中集基本上打破了前述低谷时期的魔咒,得以继续走上爬坡之路了。

细分业务表现不一,集运毛利率下跌或成隐忧

要说中集之所以能够在2018年中美出现贸易摩擦、全球经贸活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以致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实现良好业绩完美续航的原因,其在各大区域市场的倾向调整应该是当中一个重要因素。

业绩公告显示,2018年中集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大幅增长约36%,区域营收占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47.66%;而美洲市场的收入增速则明显低于中国市场,且营收占比仅轻微上升不足1个百分点至25%。此外其去年来自欧洲市场的收入甚至出现下跌。

集团不同区域市场营收占比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集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分业务来看,2018年中集各大业务营收占比从高到低分别是集装箱业务(33.73%)、道路运输车辆业务(26.1%)、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15.15%)、物流服务(9.23%)、空港装备(5%)及产城业务(3.09%);余下的海洋工程、金融及重卡业务分别仅占2.6%、2.24%及2.66%,且都在去年录得营收下跌。

尽管就去年的情况来看,收入占比排在前三位的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以及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收入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是助力中集去年总体业绩继续回暖的重要功臣,但这当中也不乏一些潜在“隐患”出现。

业绩公告显示,2018年中集的综合毛利率按年同比下跌约3.5个百分点至14.88%。而占集团总营收比重第一、第二位的集装箱及道路运输车辆两大业务分部的毛利率分别仅有9.4%、13.95%,低于综合毛利率的同时也各自按年同比录得下跌。

此外,在诸业务中毛利率水平最高的金融业务,不仅营收在去年下滑,毛利率也从上年的61.71%显著下跌至40.96%。值得留意的是,去年中集的海洋工程业务继续录得经营亏损,而以上这些因素都为中集日后的业绩稳健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业务分拆成“家常便饭”,中集未来底牌落在何方?

去年8月,中集宣布分拆旗下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主体中集车辆于港股独立上市,目前中集车辆分拆事项进展顺利。本月初,中集集团还公告宣布合资格股东可按每持103股H股认1股的比例认购中集车辆预留股份。

而回顾中集的发展历程,中集车辆的分拆并不是新鲜的操作。自H股上市以来,中集集团其实已经陆续将多个业务打包分拆,如其空港业务:2014年11月,中集先将其消防车业务打包分拆注入同为港股上市公司的中国消防(00445-HK);2017年12月,中集又将其手头所持空港业务实体德利国际的78.15%股权全数注入中国消防,就此实现对其空港业务的拆分整合。

从消防车业务到空港业务,再到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中集的业务分拆逐渐成为“家常便饭”。随着其将中集车辆成功分拆剥离,中集集团项下主营业务分部中占集团营收或利润10%以上的业务便只剩下集装箱、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两个分部,而其集装箱业务近几年受环球经济影响显著,总体业绩较为波动。

在陆续将优质业务打包分拆后,中集集团剩余业务分部很有些“老弱病残”之感,在家大业大被“掏空”之后,中集未来的底牌要寄放在哪一颗棋子之上呢?这是中集需要面对及思考的问题。

港股百强

话又说回来,2018年业绩出炉之后,中集也得以缓一缓喘口气了。上月28日公布业绩之后,中集H股股价劲涨,从业绩刊发前的8.617港元冲高至10港元以上水平,约半月时间内累计涨幅近30%,表现瞩目。

走出低谷业绩两度回春,中集集团“底牌”何在?

凭借连续两年维持稳健的业绩增长态势,加之近期升温的市场表现,中集集团也成为2018年度【港股100强】评选榜单的有力竞争者;如今恰逢新一年【港股100强】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中集集团能否加把劲一举闯进2018年度的百强名列?期待将于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在深圳中洲万豪酒店举行的【港股100强】颁奖典礼为我们揭晓答案。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18日
十年坎坷终逆袭:小房企天誉置业有何“生意经”?
4月17日
业绩十连增,分羹燃气“盛宴”的华润燃气面临什么风险?
4月16日
千亿“速成”之后的融信中国:能否摆脱负重轻装上阵?
4月16日
近期股价“打爆”空头的金斯瑞,靠的是什么?
4月16日
多项指标全面被碾压,百年交通银行还有未来吗?
4月16日
多元化的“新世界”:老牌港资地产豪门找到“中兴”之路?
4月16日
粤海投资:攻守有道,正牌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的增长展望
4月16日
敏华控股:今年再开1000家门店,看中国沙发业龙头的平衡术
4月15日
氢能源是东方电气的未来?关注一下核电及风电

视频

快讯

17:33
中油燃气(00603.HK)委任毕马威为核数师
17:26
融创中国(01918.HK)10月合同销售额约73.3亿元
17:17
宁波港:10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6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2.6%
17:13
信利国际(00732.HK)10月综合营业净额同比增加约9.4%
17:07
金地商置(00535.HK)10月合约销售总额约20.97亿元
17:03
复兴亚洲(00274.HK)可能延迟刊发2024年中期业绩及停牌
16:50
WKK INTL(HOLD)(00532.HK):王贤志辞任执行董事
16:40
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推出美容平台Alma Harmony全新版本
16:39
BOSS直聘-W(02076.HK)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计划购买约33.66万股A类普通股
16:29
中国能建:子公司中标66.63亿元EPC总承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