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公司(MSCI)首次納入A股以及後來逐漸提升納入因子都是在A股下跌過程中,而且都是在整體估值都不貴的背景下。
(根據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13日,1513隻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13.39倍,處於歷史估值中下水平)
這不,5月14日淩晨,明晟公司(MSCI)將現有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10%。同時,18隻創業板股票納入MSCI中國指數。另外,MSCI方面在13日晚間明確表示,外圍不確定性以及由其引起的市場波動併不會影響MSCI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決定。本次調整將在5月28日收盤後生效。
也就是說,隻要A股整體市場估值不貴、宏觀經濟不出現係統風險,MSCI提升納入A股因子的決定不會發生改變,這也為下半年MSCI將大盤A股納入因子由10%,提升至20%,帶來了比較確定的信號。
那麽,隨著MSCI納入A股因子的比例不斷提升,會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MSCI從開始決定納入A股,到納入比例逐漸提升,這會給A股帶來增量資金,是確定的。
據中金公司估算,納入因子提升5%可能帶來約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5億元)的增量資金,其中被動資金佔比約20%,也就是說至少約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0億至300億元之間)將在5月底前後進入A股,「被動資金一般在生效日附近的幾個交易日執行」。
另外,借助去年經驗,在市場估值處於較低的狀態,納入因子提升之後,MSCI資金都會明顯加倉A股,直至接近上限(千億上下)。
從上面這組數據來看,納入因子提升5%,併不會在資金層面給A股帶來顯著影響,因為被動納入資金隻有幾百億,就算新增加的5%都會加倉A股,最多也就一千億出頭,這對於A股總市值幾十萬億、日成交近萬億的盤子不會產生太大的實質性影響。
但是,長遠看,或許會給A帶來質變。
在可預見的今年下半年,大概率MSCI納入A股大盤因子會上升至20%,加上下半年A股「入富」正式實施之後,會帶來約千億人民幣的增量資金,兩項總和約1萬億,約佔A股總市值2%。
截至2019年5月13日上交所和深交所總市值約為52.5億元(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
另外,1萬億市值雖然不足以左右A股的走勢,但是,掌握這一萬億市值的大部分都是國際成熟投資者,其完全可以通過配置指標股而起到引導作用,長期以往也可以引導A股的投資理念逐漸成熟,使A股的非理性波動降低,這也是對A股最大的影響。
從以往看,香港作為比較成熟的市場,也是與A股互聯互通最早的成熟市場。以往滬、深港通資金持倉較多的公司,其股價波動一直處於比較合理的區間,例如,截至一季度貴州茅台流通股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佔比總9.62%,為第二大股東,奧本海默基金公司和挪威中央銀行分别位於第七大股東和第十大股東,合計持股0.57%,這三家共持股10.19%。
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佔總流通股本61.99%),第一大股東為國資,一般不交易,所以,貴州茅台股價的定價權很大一部分就掌握在成熟市場的投資者手中,這也避免了該公司股價的非理性波動,從近幾年歷史看,在2017年該公司股價階段性高點時候,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有明顯減倉動作,2018年持股又在增加,這也是讓該公司股價、估值波動在比較合理的範圍,不像一些講概念的公司,市盈率動辄上百倍,到頭來買單的是二級市場的小股東。
所以,隨著A股納入MSCI的比例提升,國際成熟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A股也有望改變以往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將引導整個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以價值為主導,使資金可以配置到創造價值的公司上面,避免出現以往「賭博」似的急漲急跌。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