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對浩沙健身很信任,誰也沒想到,這麽大一家連鎖健身俱樂部會大面積關店。」在浩沙健身持續辦卡長達十幾年的小孫(化名)倍感失望。
「從去年12月份開始,浩沙健身就有些不正常,常常以拖欠物業管理費為由,讓我們等消息,並承諾年後與物業協商後,會接著開店。」
「這一等,等來的卻是換店的消息,有些會員因為換的店面距離遠等因素想要退卡,當時負責人表示退卡的人要在統計完才能退,但後來退卡的事情就再沒了消息,再後來我們聽到的消息就是浩沙健身的好多店都被關了...」
在小孫看來,這樣事情的發生不可思議。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其見證了浩沙健身店面遍地開花的巅峰時刻,她幾乎毫不誇張地說道,「幾乎是個北京人都持有浩沙健身的會員卡,我們好多人都是老會員。」
1999年,浩沙健身開始進入北京,隨後便迅速成長為一家極具影響力的連鎖健身品牌,20年後,浩沙健身迎來了它的暗光時刻。
關店,欠薪,董事長被列為失信人執行名單
據多家媒體報道,繼南京的四家門店全部關閉歇業後,浩沙健身又在北京快速撤店,涉及的門店包括浩沙健身中關村店、惠東店、錦秋店和龍德廣場店等。
「可氣的是,閉店前不久我們多數會員被健身房銷售推薦續費,這可能是浩沙健身撤店前最後撈的一筆錢,然後再無音信。」小孫表示道。
事實也正是如此,目前浩沙健身的官網已無法打開,域名被屏蔽訪問,名為「浩沙健身」的微信公眾號更新時間也僅停留在2019年4月2日。同時據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顯示,浩沙國際的多家子公司也已經被工商部門登記為經營異常名錄。
而浩沙健身的兩大股東——浩沙國際董事長施洪流、泉州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施鴻雁,因欠款12億元及利息,已被福建泉州中院列為失信人員執行名單。
種種跡象表明,浩沙健身的崩盤並非一瞬之間,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那麽,壓垮浩沙健身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麽?
或受上市母公司股價跳水牽連
浩沙健身倒下的背後,與上市母公司的股價閃崩脫不了幹係。
公開資料介紹,浩沙國際(02200-HK)是一家知名的國内室内運動服飾品牌,2011年在港股上市。主要設計及生產中高端室内運動服飾產品,包括水運動、瑜伽健身、運動内衣及配件。1999年其開始經營健身俱樂部,到了2017年,浩沙在全國已經擁有超過150家健身房。
而在2018年6月29日,浩沙國際的股價在早盤十點半突然跳水狂跌,一度跌至89%,上午僅僅1680萬元的成交額令公司30億港元市值灰飛煙滅,最後股價報收0.29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浩沙國際股價暴跌之前,市場並未有任何利空消息釋放,反而是利好不斷。
要知道,浩沙國際股價跌前一個月才剛和阿里體育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中國範圍内就線上線下融合打通、在服飾產業、運動服務以及大數據等板塊展開全面深度戰略合作。
此外,去年6月11日,浩沙國際還公佈擬向控股股東收購中國健身俱樂部,併表示健身俱樂部業務將和公司其他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不過,在隨後的7月11日,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的一紙沽空報告讓浩沙國際徹底受挫,其懷疑浩沙國際財務造假併操縱股價。
沽空報告認為浩沙公司負債累累,僅有少量現金,及實際業務規模小於其申報文件,因此Bonitas認為浩沙國際股權的内含價值為0。
目前,浩沙國際仍處於停牌中,2018年度的業績公告也遲遲未發。
浩沙國際的重挫,讓本就不太穩定的健身房業務變得搖搖欲墜。
砸錢圈地,智能化轉型遇阻
但也不可否認,浩沙健身的倒下,其實是傳統俱樂部經營困境的一個縮影。
儘管,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多數投資者看好中國健身市場的巨大潛力,但健身行業的經營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盈利成為當下的一大難題。
尤其在一線城市,健身俱樂部之間的競爭已異常激烈,通常在三公里之内就會有好幾家健身中心,而在軟硬件設施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單純靠價格戰恐很難爭得市場份額。
事實上,浩沙健身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並開始用比較粗放的方式佔領市場,瘋狂圈地。
光2017年,浩沙健身不僅完成與「超越·諾伯曼」健身品牌的強強聯手,將其全國直營店面總數擴大到150家,更是以1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了啡哈健身APP(宏宇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其進軍智能健身與新零售領域的決心。
但最終,浩沙健身的種種嘗試都未能挽救其頹勢,也只是空留一地雞毛。
可見,在健身行業,傳統激進的拓店售卡經營模式已難以為繼,而回歸健身用戶價值的新形態,正在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