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北京地區最大的燃氣熱電供應商京能清潔能源(00579-HK)保持著強力的擴張步伐。據財華社粗略統計,2009年至今,京能清潔能源累計對外投資規模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資產規模由2009年的193.7億元增至549.4億元。
目前,除了其主營業務燃氣發電及供熱板塊外,京能清潔能源業務範圍亦涵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水力發電。近5年,京能清潔能源為了優化能源結構,不斷加大風力發電及光伏發電產業佈局,西北及華北地區為該公司重要的擴張區域。
對外投資強,帶動了京能清潔能源控股總裝機容量的增長。2009年度-2018年度,京能清潔能源控股總裝機容量由1361兆瓦增至8667兆瓦。裝機容量的大增,提升了京能清潔能源的造血能力,2018年,京能清潔能源營收為162億元,淨利潤19.96億元,淨利潤在港股所有發電上市公司中排名為第7位,經營現金流則為49.9億元,表明綜合實力在行業中併不差。
京能清潔能源的擴張亦受到股東的支持,2018年,該公司受到其控股股東京能集團以及大股東中國再保險的資金注入。
答:收購項目作為我們一個重要選項,2018年和2019年我們都把項目的收購併購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模式,以雙輪驅動作為發展方向。
2019年上半年,我們推動收購併購的項目包括風電、光伏項目。上半年還未完成所有收購,但上半年推動的收購項目總量大概有1500兆瓦,主要是風電及光伏領域,當中包括海外的一些併購
答:北京市場飽和方面,實際上有不同角度的認識。北京的燃氣市場在發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清潔能源利用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比如我們正在推進的北京週邊地區清潔能源供暖輸送方面,開發北京地區一些分散式光伏項目,結合北京一些園區(特别是物流中心)的屋頂,我們在積極拓展這類屋頂的分佈式光伏業務。
另一方面,其實北京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就是未來的綜合能源服務。綜合能源服務多能互補,需要主要使用清潔能源實現,包括清潔能源的供電、供暖及製冷方面都有很好的市場。我們最近正積極推進奧運場館項目。在2022年奧運場館賽區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上,我們在積極與場館擁有者及奧組委推動這項工作。未來的一些奧運場館會大量採用綠電,智慧化、綠色、智慧調度這類節能的綜合能源項目在北方市場還是很大的。
我們的發展定位是要立足北京,深耕京津冀。除了北京,我們現在在天津及河北地區也做了大量的佈局,比如我們在推動張家口120萬兆瓦風電送往北京。清潔能源輸送至北京供暖方面,京能集團有很大的優勢,我們有北京市最大的熱力供應體係。2018年年初至今,我們先後中標了天津的兩個項目,總共規模大概有130兆瓦;同時我們在快速推動併購大概280兆瓦的光伏項目,該項目在北京以外的京津冀地區。
答:比例上,我們目前投產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有120萬千瓦左右,還有後續開發項目、自主開發項目和併購項目正在推進之中。我們光伏發電項目在2018年佔全年280億千瓦時發電量的5%左右,但該項目的利潤貢獻較大,收益不錯。
答:補貼強度有所減少主要是在燃氣電廠方面,這是補貼的強度在下降。我們對補貼的依賴是逐漸下降的,補貼佔我們收入的權重是在下降的。
上網電價是逐年往上走的,現在走到了0.65元,如果繼續升至0.72元、0.73元,也許補貼就沒有了。所以,這有一定的聯動性,我們已不通過補貼體現收入了,營收併未減少,而是放至電價政策中,這會更加的穩固,有利於公司良性發展。
其實,政府補貼減少恰恰是好事,我們不依賴政府補貼,而是通過正常的、穩定的電價政策得到保障及解決。
答:我們的淨負債率只有51%,相比一些大型同類企業,我們的負債率是有很大優勢的。另外,我們的融資成本及融資方式上也是比較豐富的。未來,我們在項目併購或者自主開發上,資金是非常充分的。所以,相比其他競爭對手,我們有更大的優勢。
答:中再是通過二級市場持有我們的股份,這完全是中再自身的選擇,中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及戰略定位選擇了我們。這也是中再看到了我們的發展前景,這幾年我們經營效益水平持續處於高位,在未來的發展及存量項目經營上,我們很有信心。
未來會不會繼續增持,這需要看中再自身的選擇。我們也正在推動股權激勵機製,會通過不同方式發展。我們更注重價值創造,通過改革使公司管理團隊,跟公司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我們將緊密結合在一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