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月上市的匯聚科技(01729-HK)今日公佈截至2019財年全年業績,截至3月底止,公司錄得收益13.14億元(港元,下同),按年增加6.1%,錄得淨利1.23億元,按年下跌7%。
目前公司業務涉及包括電訊、數據中心、醫療設備以及交通和工業設備四大市場分部, 5G技術作為催化劑,推動應用端物聯網的發展,而這背後又是對基建業務的推動。作為華為、Google以及飛利浦醫療等市場主要參與者的供應商,匯聚科技的業務模式主要為客戶需求驅動型,也就是說根據客戶業務發展需要,匯聚科技為客戶量身定做相關的基建配套產品。
公司去年在電訊業務方面表現不俗,錄得6.51億元收入,按年增加21.9%。按照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柯天然所稱,公司5G產品的增長主要就是受內銷帶動。華為作為公司最大客戶,其在5G方面的發展對於匯聚科技業務亦帶來了不小驅動力,但其目前在貿易摩擦中首當其衝。柯天然稱,「就手機方面來說,該公司在美國市場佔比並不大,而匯聚所做通訊設備方面業務亦不涉及手機,因此對公司影響甚微。」
而醫療設備方面,因公司新客戶對產品的強烈需求,該分部收入由2018財年的6210萬元大幅增加至1.38億元,增幅達到122.2%。於今日發佈會上,柯天然稱,預料智慧型醫療產業在未來三至五年會有較大發展,因為醫院和健康中心的發展需要5G支持,而病患診療方面對於智慧設備的需求亦會增加。
不過在數據中心業務方面的發展卻頗受挫折,該版塊業務收入按年下跌近兩成至4.63億元。公司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黃志權稱,該版塊業務一定程度上受美國方面影響所致。公司於2019年錄得來自美國的收入約為2.87億元,按年減少約22.61%。黃志權稱,公司在應對加徵關稅方面花費很多功夫,就對於銷往美國的產品目前公司有兩個方法應對,一方面將原本在國內的供應商資源轉去其他地區或國家,在形勢未明朗時,可以避免加征關稅影響;另一方面,公司通過美國律師直接向美國海關申請關稅豁免。「但供應鏈的轉變過程還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另外公司11月找到美國律師,12月遞交申請信,直到今年3月才正式收到美國方面豁免關稅的回應」,黃志權解釋。他又指,今年初見到中美雙方磋商,因而公司與客戶溝通將訂單押後發出,而數據中心業務下跌乃由於美國方面訂單量減少所致,「因為我們期望等到具體方案出來再做決定,所以先壓住部分訂單量打算正式豁免關稅再發出,不過從5月和6月訂單量看,已恢復到了沒有貿易摩擦時的水平,因此我們對未來業績也有信心」。
至於公司另一大業務為交通運輸和工業設備。匯聚科技將其作為中長期的發展策略,柯天然稱,隨著無人駕駛、城軌、輕軌等交通系統的發展,網絡傳輸系統都將產生變革,而智慧工廠的發展亦會需要涉及到物聯網,這些變革都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A:在5G手機方面,客戶在美國市場所佔比重不大,我們與該客戶合作有超過18年時間了,我們對其的業務也不涉及手機,相信對我們沒有影響。另外我們也沒有見到華為的訂單有下降。
A:我們五月發了公告宣佈對於去美國的產品有兩個方法應對,一個是將國內的供應商資源轉去其他地區或國家;另外一個是找律師向美國海關直接申請關稅豁免。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去避免關稅影響,但是供應鏈的轉移這之間還需要幾個月時間,另外我們11月找了律師,12月遞交申請,之後美國政府停擺,一直等到今年3月我們才收到美國方面的回復,豁免關稅。我們密切關注貿易摩擦的走向,年初時因可能有豁免關稅的方案出台,所以我們與客戶溝通先壓住貨物訂單,所以數據中心業務下跌了主要就是想等這個方案出來,先壓住訂單所以導致出貨量減少。但是5-6月訂單量已經恢復了沒有貿易摩擦之前的水平,所以我們對接下來的業績也會有信心。
而且我們也沒有見到華為的訂單量有減少。不過貿易摩擦如若升級,我們也不排除去其他地方建廠。
A:我們見到訂單量有回升,而5G產品的毛利率比4G產品更好,兩個正面效應疊加的話,相信會對今年毛利率有較為正面的影響。而且醫療板塊等方面也會有很大增長,其毛利率會比現在的產品更好。
A:目前大概超過10%。而這其中醫療板塊的研發投入又佔到一半,隨著有新客戶加入,這個比重還會有所提升。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