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挂牌上市满一周的日照港裕廊(06117-HK)迎来第一次严峻考验。盘中交易价一度跌至1.57港元/股,距离发行价1.5港元/股只差7港分。27日开盘,每股报价1.62港元,相较于开盘首日大涨166.67%,如今的日照港裕廊可谓是“喧嚣过后,一片凋零”。
尽管作为承销商之一的利弗莫尔证券,往期所承销的每一只新股开盘上涨概率接近100%;但是,终究遮不住经营范围局限、知名度不高、缺乏决策自主权等企业基本面的问题。
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截至2018年11月,日照港裕廊股份总负债约为7830万元(人民币)。而根据贷款协议,日照港裕廊股份在进行若干交易前需要获得房贷银行的事先同意。如此,日照港裕廊的决策自主权成疑,企业未来发展前途变动性较大。
2019年6月19日,日照港裕廊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19日下午,日照港裕廊一路上涨,一度上涨到5.51港元/股。19日收盘,日照港裕廊报价4港元/股,大涨166.67%,并拉动日照港(600017-SH)股价涨停。
然而,在随后的的几个交易日,日照港裕廊的股价一路下跌。6月26日,日照港裕廊股价收报1.62港元/股,距离跌破发行价只是一步之遥,大量资金被套。如此大的“过山车”,很难不让人怀疑有市场炒作存在。
事实上,早在股价下跌的第二日,尽管没有“大单操纵市场”的信息披露,但是已经有推文直言“日照港裕廊投机炒作后暴跌”,更有投资者对日照港裕廊的较高市盈率提出了质疑。
在日照港裕廊的招股说明书中,企业2018年经调整盈利约1.55亿元人民币。按照企业开盘首日发行价1.5港元/股计算,日照港裕廊的市盈率约为13倍。目前,多只在香港上市的港口股市盈率均低于10倍。如此高的股票定价,显然与有悖资本市场行情。
早在日照港裕廊上市之前,安信国际就曾发布公告指出,随着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中国未来对大豆、木片及木薯干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日照港裕廊享受着政策带来的机遇,但同时全球经济及进口需求变动也会带来不确定性。
此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环保意识提升,产业升级,尤其是制造业升级的推进,国内市场对工业原材料进口需求降低;而从市场竞争看,日照港也面临地理位置接近的连云港、青岛港等多个大型港口的竞争,同业竞争仍然激烈……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日照港裕廊运营货物类目主要涵盖大豆、木片、木薯干,以及包括玉米和小麦在内的较小规模的其他货种。而企业服务也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客户上,如:日照中纺、邦基三维、亚太森博以及负责中国粮储的一家国有企业。
以日照港裕廊大客户之一的亚太森博为例,企业近年来不断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将旗下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靠近原料基地,降低进口木片成本。显然,这对于运营货物类目单一,客户交易集中的日照港裕廊而言较为不利。
而日照港裕廊企业本身,也存在着市值和融资规模不大等“缺陷”,市场认知度较低。这一点从日照港裕廊公开发售认购占比仅为24%可见端倪。
事实上,对于日照港裕廊而言,规模小、经营类目集中、大客户数量有限、市场认知度较低等问题还只是可解决的发展限制因素。或者说,对于日照港裕廊而言,此次赴港融资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要扩大港口服务能力,突破这些限制性因素。
然而,按照日照港裕廊在企业招股说明书中所披露的信息,截至2018年11月,日照港裕廊股份总负债约为7830万元(人民币)。而根据贷款协议,日照港裕廊股份在进行若干交易前需要获得房贷银行的事先同意。
换言之,日照港裕廊在没有偿还相关企业债务之前,企业所做出的的部分经营策略需要获得放贷银行的首肯。如此,企业的决策自主权就不再是完整的。
另一点,日照港裕廊这一轮融资中,70%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收购西6#泊位,20%将用于为西6#泊位采购设备及机器。毫无疑问,这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对于日照港裕廊,以及投资者而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缺乏自主决策权,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不确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企业公开发售认购占比只要24%的原因吧。对于投资者而言,日照港裕廊的股价市值小,容易被炒作,且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太多。
事实上,日照港裕廊存在的问题有的已经开始显现。尤其是在所运营相对较少的货物类目上,任何一种类目的进出口量出现变动都会对企业营收造成影响。
例如,2018年1-9月,日照港裕廊营收较2017年同期有所降低。而根据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信息,这主要是由于木片装卸收入减少造成的。另一方面,在2018年1-9月,港口舶停货物中占绝大部分的大豆、木片、木薯干等货物的服务费用均较2017年有所提升。由此不难看出,2018年1-9月木片进口量有所减少,并对企业营收带来消极影响。
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亚太森博等主要客户正在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海外,以降低木片等原材料进口成本。未来,随着制造业去产能的持续推进,以及外贸贸易环境的影响,其他农作物、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会出现较大变动。
其实,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等多方面影响,国内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已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强劲。这一点体现在港口贸易上就是原材料进口量的下降或者增速开始放缓。
以铁矿石进口为例,2016年,中国海运铁矿石的到港量达创纪录的10.24亿吨,增长了7.5%。而作为中国进口铁矿石最大的接卸港,2016年,日照港全年铁矿石吞吐量达到1.25亿吨。2016年,日照港、青岛港、曹妃甸、京唐港和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五个铁矿石进口港。其中,青岛港全年铁矿石进口量为1.11亿吨。
而在2017年,我国铁矿进口量为10.75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放缓。201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到港量虽仍维持10.38亿吨的高位,但进口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迹象。
2018年,进口铁矿石到港量最大的为宁波舟山港,全年累计到港1.85亿吨,占全国总到港量的18.1%;紧随其后的是日照港(含岚山)的1.41亿吨。不难看出,不仅是国家整体进口量出现下滑,而且在铁矿石进口量增速上,日照港落后于舟山港等其他一些港口。
从区位因素来看,这段海岸线大小港口十多个,北有青岛港,南有连云港。日照港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更为重要的是,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对于日照港裕廊而言,通过竞争拓展业务规模,寻找新的业务领域比较难。
作为母公司的日照港集团,眼下在建项目较多,投资规模很大,集团存在一定的资本支出压力。据联合信用评级公司统计,集团短期债务34.93亿元,在全部债务中占比近40%,其中2019-2020年债务偿还集中。母公司债务偿还集中,有可能对日照港裕廊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周前,仅仅是日照港子公司之一的日照港裕廊坐上了港交所上市港口企业市值的“头把交椅”,6月26日,日照港裕廊的市值已经跌到开盘首日的1/3左右。一份投机炒作之后,日照港裕廊已经是留下“一地鸡毛”。
而这也许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资本市场的价值终归还是要体现在实体本身的。与其如过山车般炒作股价,还不如踏下心来做好企业服务。对于当下的经济环境而言,缺少的并非资本和噱头,缺少的是真正有投资价值的良好企业标的。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