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離别的場面多少帶點唏噓。
然而,華東地區高端房地產開發商綠城中國(03900-HK)在昨天發佈公告,宣佈創始人及聯席主席宋卫平辭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及執行董事後,股價上漲4.20%,報6.20港元,市值為134.6億港元。
宋卫平於1995年1月在杭州創立綠城中國的前身綠城房地產,主要從事房地產的開發,由宋卫平、壽柏年及宋卫平的妻子夏一波分别持有54%、39%及7%股權。
2006年7月13日,綠城中國在香港上市,當時的每股發售價為8.22港元,總市值約為82.2億港元。上市後綠城全面實施「精品戰略」,開發高端房地產項目。
2012年6月8日,引入新股東九龍倉集團(00004-HK),九龍倉集團成立於1886年,原本是一家英資洋行,船王包玉剛後來通過增股獲得控股權而為其在内地及香港的發展奠定基礎,目前九龍倉主要在内地及香港從事物業開發、投資、酒店經營和物流,以及新經濟業務。
當時,綠城中國以每股5.20港元的價格向九龍倉配發及發行股份,併發行可換股證券,合共投資50.98億港元。九龍倉副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以及執行董事兼集團財務總監徐耀祥亦獲委任加入董事會,為非執行董事。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九龍倉持有24.29%權益,擔任董事會主席的宋卫平及副主席壽柏年分别持有綠城中國的27.54%和19.57%權益。
2014年12月,綠城中國與中交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3月27日,中交集團以11.46港元向宋卫平、夏一波和壽柏年收購5.249億股股份;2015年6月4日,中交再通過全資子公司以11.46港元的價格,收購1億股股份,從而持有綠城中國的28.8%權益,成為其單一大股東,而九龍倉持有24.998%權益,宋卫平持有10.505%權益,壽柏年持有8.072%權益。
引入中交集團後,中交背景的朱碧新和孫國強加入綠城中國董事會,其中朱碧新獲委任為董事會聯席主席兼執行董事,孫國強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與此同時,創辦人之一壽柏年辭任董事會副主席,但仍擔任執行董事。
2015年7月5日,當時為第二大股東的九龍倉兩名非執行董事辭任。雖然兩名非執董歡迎中交集團成為綠城中國的第一大股東而且相信中交集團能帶領綠城中國的未來發展,併會繼續向該公司提供財務、管理及其他支持,但併不同意按比例在其辭任前的13位董事中委任5名中交集團代表(相當於38.46%),所以決定退出董事會,但樂意作為第二大股東的代表,為綠城中國提供支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綠城中國的董事會中有四名中交集團的代表,其中劉文生與宋卫平一起擔任聯席主席。一直到2018年末,中交集團都有四名代表在綠城中國的董事會。也就是說,第一大股東中交集團在綠城中國的董事會中佔據多數席位。
2019年7月11日,宋卫平表示因需要投入更多時間發展個人業務,而辭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及執行董事,但仍會擔任綠城規劃設計委員會名譽主席,立即生效。與此同時,中交集團的代表李青岸及李永前也辭任執行董事,有中交集團背景的週連營和耿忠強均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裁。
在中交集團入局時退出董事會的綠城中國原董事會成員郭佳峰再度入選董事,外界猜測是要頂替仍為主要股東之宋卫平的席位。有政府背景的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亞東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而九龍倉的吳天海再度入局,週安橋為其替任董事。
也就是說,最新調整的董事會有10名董事,5名執行董事和1名非執行董事,還有四名元老級獨立非執行董事。5名非獨立董事中有三名為中交集團代表,一名為綠城中國創始人代表,一名為第二大股東九龍倉代表。
宋卫平的離開似乎早有先兆,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就見減持,財華社參考港交所提供的權益披露數據,宋卫平在綠城中國的持股比重由2018年12月31日的10.8%,降至2019年5月16日的10.35%。
宋卫平表示,離開綠城中國董事會是為了專注發展藍城。
2010年,綠城成立了綠城建設,推出代建業務,由上市公司綠城房產擁有35.4%權益,宋卫平持有34.6%權益,其餘股份為其他利益相關方持有。2014年,綠城建設正式更名為藍城中國。當時的藍城主要從事建設管理業務,併就政府建設項目和物業發展項目的規劃、設計、預算、建設及銷售提供管理和咨詢服務,同時亦從事其他業務,包括養老、農業及城鎮建設的相關項目,以及與建築科技、景觀設計、裝飾設計、營銷經紀有關的業務。
2016年6月27日,綠城中國宣佈對藍城進行重組,上市公司全面收購藍城的代建服務,使之成為全資子公司,同時剝離其他業務,將非代建業務售還給宋卫平。重組後的藍城立足於理想小鎮建設及輕資產運營,以其20多年服務全產業鏈為資源基礎,以藍城農業、藍城頤養、藍城健康為服務產業核心,提供以房產品開發為依託的全生命週期、全產業鏈的一站式綜合生活服務。而據内地媒體報道,宋卫平一直希望能專注於發展藍城,打造理想小鎮。從官網的資料來看,2018年藍城的品牌價值為108.53億元。
從綠城中國的董事會構成可以看到,較之以前的以中交集團為主,現在的董事會更為多元化。從下方的圖表可以看到,綠城中國的收入迅猛增長,然而盈利水平卻越來越疲弱,或主要與融資成本的大幅增加有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綠城中國的資產與權益之比高達10.15倍,反映槓桿率高達九倍,即資產當中負債佔了90%。2018年,該公司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5.08%,達到15.52億元人民幣。
樓市政策和資金流的收緊,令國内的房地產企業在這些年都不好過,高庫存和高槓桿應該是大家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進一步收緊政策對房企無疑又是另一重的壓力,宋卫平離開後的綠城中國將走向何方?只能靜觀其變了。
也許對於綠城,宋卫平更多的是出自守護和情懷,不知他的心里是否也有不舍?江湖總有見面時。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