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超強物種來襲,金融科技創新「中國版監管沙盒」即將出台
原創

日期:2019年7月15日 下午5:01作者:李長祥 編輯:李雨謙

前言:

7月13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金融城主辦的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CF40常務理事會主席陳元指出,目前,中國的金融科技已經覆蓋支付、信貸等多個方面,2018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指數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值得註意的是,金融科技創造了新的機遇,也帶了諸多風險和挑戰。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逐漸成熟,金融科技滲透率不斷提高。而伴隨著降本增效的價值實現,也出現了許多風險隱患。

而針對金融信息安全保護、中國版監管沙盒、金融科技獨角獸等「燙手」問題,會上,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一一給出了權威回應,併明確表示,「中國版監管沙盒」即將出台。

金融創新,有技術也不能濫用

會議現場,李偉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加強金融技術創新監管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他講到,「前段時間在3.15講到‘隔空盜刷’的問題,支付場景沒有表達出個人主觀支付意願。而人臉支付的時候,一刷臉錢就沒了,其實更可怕。銀行卡可能還揣在兜里,臉卻是平常露在外面的,識别出來非常容易,現在有的技術在三公里之外識别你的人臉,沒有表達客戶主觀意願去刷臉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情。」

事實也恰是如此,現在技術非常先進,機構也熱衷於把一些新的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比如現在比較熱的人臉支付。而人臉是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一旦洩露或者被盜取,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李偉表示,央行會同相關部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的試點。「這次試點,叫中國版的監管沙盒,一開始就設計了風險補償和退出機制,可以推倒重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監管沙盒」相當於一個安全空間,測試機構可以在授權範圍内測試其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由監管部門對測試過程進行監控,併對測試情況開展評估,以判定是否給予機構更大範圍的正式授權。

為適應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金融科技創新日益加快的趨勢,2015年,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首次提出「監管沙盒」概念,併將其引入金融監管,「監管沙盒」計劃推出之後即受到國際上的廣泛歡迎。

此次,央行將強化金融信息的安全保護,明確覆蓋金融信息收集、傳輸、銷毀全週期的策略,宣傳引導加強金融信息的保護,持續提升全民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超強物種來襲,金融科技創新「中國版監管沙盒」即將出台

不過,李偉司長也表示,「我們也是希望通過試點,能夠建立和完善適應金融科技發展機制的政策措施。」

事實上,就金融科技到底怎麽發展,央行在制定試點方案之初就考慮到可能的風險,建立風險補償以及退出的機制,其實是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監管沙盒。

「監管沙盒」的初衷,在於促進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

當然,協調金融與科技深度的融合發展是一項復雜係統工程,頂層設計至關重要,央行也正在制定金融科技的發展規劃,著力推進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不過,李偉也透露,「目前發展規劃正在相關部門會簽協調意見,近期能夠出台。」

而就「金融科技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這個主題,李偉司長提出四點建議:

其一,助力疏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金融機構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優化信貸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

其二,推動數據融合。眾多的數據資源分散在眾多機構,形成數據孤島。金融機構要圍繞實體經濟需要,加強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

其三,加強信息係統互通,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金融機構要綜合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金融係統與民生領域的互聯互通;

其四,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進程。

從這四點建議中不難看出,央行制定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的同時,也將明確未來幾年金融科技的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指導金融機構在體制機制、人才隊伍、技術儲備、業務創新等方面前瞻佈局、有序推進。

超強物種來襲,金融科技創新「中國版監管沙盒」即將出台

在具體實施上,央行或可借鑒中國香港目前的做法,即:僅放寬業務規範而不放寬機構準入,以鼓勵持牌金融機構進行業務創新。

從近期來看,「監管沙盒」測試計劃仍是一種新興的監管手段,難免會存在一些法律法規上的漏洞。這就要求内地監管部門在開展「監管沙盒」的同時,應在授權或者監管豁免等方面推進相關法律法規條款的落地。

監管應做到適度容忍,讓金融機構不斷優化自身架構

在金融機構科技創新中,商業銀行的地位至關重要。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峰會」上,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表示,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能走多遠,與監管密不可分,監管的容忍度就是金融創新的邊界。

加強金融科技監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對「數字數據」的監管。銀行業有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自身的價值也很大。

而在數據信息交流日趨開放的當下,這個數據使用、開放、監管……都是大問題。在談及開放銀行時,張健華行長表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開放銀行建設。

首先,開放銀行建設要做到心態開放,傳統銀行與其他金融科技公司間的競爭已經白熱化,銀行要通過引進新的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客戶。

第二,開放銀行要做到業務開放,通過與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進而提供一套綜合的金融服務方案。

第三,數據開放。張健華稱,傳統銀行對小微企業和長尾客戶的覆蓋面不夠,可以通過引入外部第三方數據來彌補這一劣勢。

最後,開放銀行要做到技術開放。傳統銀行要積極引入最新的成熟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區塊鏈技術等,張健華表示,這就要求銀行内部的技術架構必須是開放的。

超強物種來襲,金融科技創新「中國版監管沙盒」即將出台

張健華行長特别強調,在推進新技術運用所帶來的金融創新時,可能會帶來的一些負面的東西,監管是不是可以給一定的容忍?此外,「監管沙盒」在試推行的過程中,銀行自身架構的提升,以及對用戶的教育同樣非常的重要。

這其中,銀行人才的儲備、技術的引進,以及銀行自身組織流程,組織架構的改變均需要時間,「監管沙盒」需要做到適度容忍,給予金融機構足夠的時間來優化自身組織架構。

結語:

從目前來看,推行「監管沙盒」的理念,加快監管工具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測試新型金融監管工具,以此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促進金融創新健康發展,對於消費者福利的提升,金融體係運營效率的提高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未來,隨著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同步推進,内地金融服務的發展或將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事實上,無論金融科技如何發展,金融監管政策如何變更,都不能脫離服務消費者這一初衷,如此才能契合市場對於金融業務發展的根本需求。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7月15日
宋卫平,江湖見
7月15日
渾水秀狙擊威水史 續咬安踏再發第4份沽空報告
7月15日
二季度生豬出欄量同比降7.5%,中糧肉食的豬還能堅強嗎?
7月15日
每噸紙品淨利僅602元,處行業弱週期的玖龍紙業怎能樂觀
7月15日
從巨虧到大幅盈利,中化化肥盈利質量在下降
7月15日
兩度賣盤卻越發「掉價」,開易控股籌謀再戰房地產?
7月13日
要為商業地產「補課」?旭輝跑步衝刺3000億規模目標
7月13日
翰森製藥(03692-HK):研發驅動,增長可期
7月12日
【IPO追蹤】潘樂陶旗下安樂工程掛牌 回應股權集中:我們和很多公司差不多
7月12日
股權高度集中也能闖關?香港股票市場不能繼續「忍下去」!

視頻

快訊

17:33
巨騰國際(03336.HK)附屬擬1.4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山市地塊及建築物
17:20
兆科眼科-B:擬就泰国商业化NVK002、BRIMOCHOL™PF及六款青光眼藥物訂立分銷協議
17:13
百奧家庭互動(02100.HK)首季活躍賬戶同比上升10.2%
17:06
遠洋集團(03377.HK)3月協議銷售額約24億元
16:49
天譽置業(00059.HK)清盤呈請已撤回
16:47
中國建材(03323.HK)料首季股東應佔虧損同比收窄至5.2億元
16:40
洪九果品:董事長及相關董事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6:28
農發種業:正與國内優勢科研單位聯合開展轉基因大豆品種研發
16:23
國軒高科:已成功研發出車規級全固態成品電芯「金石電池」
16:14
中國與越南簽署產供鏈合作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