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富中文網,發佈的最新《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顯示,2019年,中國500家上榜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45.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4.8%,再創新高。
不過在500強中,未盈利的30家公司,虧損達1771億元。僅美團點評一家就虧損1155億。這其中包含了1046億元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之公允價值變動,在排除優先股等特殊會計處理後,經調整的虧損淨額為85.2億元。其中,摩拜45.5億元虧損額,佔比超過一半。
單憑燒錢和畫餅,並沒有讓美團財務狀況變好。
美團旗下三大主營業務,分别是美團APP主打的餐飲外賣,大眾點評APP和美團APP主打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以及美團打車、摩拜單車、榛果民宿、小象生鮮所屬的新業務。
而新業務成為2018年美團最大的虧損來源。
由於網約車司機相關成本的增加、收購摩拜而產生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新業務及其他的銷售成本由2017年的11億增加到2018年的155億。
2018年,美團將摩拜收入囊中,想要利用超高頻的流量入口,讓美團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和留存用戶。但共享單車同樣是燒錢的無底洞,外加自行車需考慮折舊,這個遊戲似乎略顯雞肋。
受收購摩拜、發展出行等新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同期摩拜也帶走了45.50億元的虧損。
此外,2015年,美團虧損105億元,經調整後淨虧損59億元。當時,美團已從千團大戰勝出,在電影票、酒店等業務上取得了相對穩固的地位。酒旅業務在美團總營收中佔比高達94%,是美團最賺錢最成熟的業務。但是,美團隨即卷入外賣領域的燒錢大戰。外賣業務2015年在美團營收中佔比僅為4%,毛利率為-123.7%。
到了2016年,美團虧損58億元,經調整後淨虧損54億元。美團外賣在2016年爆發,營收從1.75億增加到53億,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41%。但美團外賣依舊虧損,2016年外賣業務的毛利率為-7.7%。這拉低了美團整體的毛利率水平,從2015年的69%,降至2016年的46%。
2017年是關鍵的一年,美團將調整後的淨虧損縮窄至29億元,外賣業務首次超過酒旅,在總營收中佔比達62%,替代酒旅成為核心業務。另外,外賣業務的毛利率首次扭負為正,達到8.1%,這意味著規模效應開始顯現。但外賣業務依舊虧損,美團持續「戰略性虧損」。
隨著商家流失,外賣市場份額不斷縮減。
美團在2018年的總收入為652億元,其中,外賣行業的收入額達到381億元,佔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54%。從2018年財報來看,美團外賣業務佔總營收的重要比重。
但這樣的業績會一直持續很久嗎?不好說。
美團上市之後,就減少了對商家的補貼,也導致了核心優勢商家的流失。外賣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飽和期,沒有更多的市場可以拓展。
外賣業務本身的特點就是低毛利規模化業務,為了提高毛利率勢必要上調商家佣金費率。美團財務報表顯示,美團在2017年的毛利率為6.3%,但在2018年卻出現了13.8的翻倍增長。雖說是在彌補其他方面的虧損和騎手的補貼,但一提高佣金費率很容易引發商家和騎手的不滿。
從商家角度來說,近兩年日益上漲的物價、人力成本,每單的利潤已經非常薄,再加上美團今年瘋長的佣金費率,從16%一路飙升到20%,新晉商家不但不能接受,就連老牌商戶也難以承擔。這樣的政策,最終導致美團面臨窘境。
餓了麽步步逼近,美團何去何從?
隨著餓了麽步步緊逼,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這兩年不斷縮減。與此相反,餓了麽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上漲。
據易觀數據了解,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的線上交易規模達到9159.8億元人民幣,餓了麽市場份額達43.9%,環比上漲3.7%,而美團外賣份額環比下跌2.5%,餓了麽市場份額一路走高,增幅行業領先,呈現全面追趕態勢。
美團曾想過收購餓了麽,但被餓了麽拒絕。之後餓了麽被阿里收購。
被阿里收購的餓了麽後勁迸發。就融資和流量入口來看,2014年-2016年,餓了麽獲得了8000萬美元、3.5億美元、6.3億美元及阿里巴巴的12.5億美元和未披露的滴滴出行的融資,之後,餓了麽4月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餓了麽獲得手機淘寶與支付寶這兩個巨大的流量入口。
同期内,美團先後獲得了3億美元、7億美元和33億美元的融資,估值超180億美元,在2015年與大眾點評合併,其他别無變化。
顯然餓了麽的存在,對於美團有著很強的競爭力,美團還需好好努力。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