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由建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崔历女士主持,以《新格局下的全球资产配置》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交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先生、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王涵先生、高盛首席经济学家邓敏强先生、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先生、中国人寿佛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浩川先生参与了讨论。
论坛中提到资产配置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增长、回报和风险。而近期最明显的风险是贸易磨擦,经济学家们对于中美双方是否会签订贸易协议,以及签订后协议的持续性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经济学家们有提到其他风险,例如信用市场、通胀、对冲潜在的纸币体系问题,以至国内的宏观等等。
对于具体的资产配置,与会的专家们认为新兴市场股票、国债、黄金和利率等都是重要的方向。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先生则指出,“中国股票还有很大的结构性机会”。
中国人寿佛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浩川先生认为,贸易磨擦的风险可能在于信用市场,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信用风险爆发可能更多,中国前两年有信用风险爆发,实际上在欧美,包括其他新兴市场信用利差在历史的低点,现在再承担更多的信用风险可能是不明智的情况。被问及他较看好境外市场还是新兴市场的股票时,他表示,不管从市盈率(PE)的角度还是从利率的角度都是比较便宜的。他认为「大家都讲美国衰退、利率倒挂,利率倒挂对新兴市场不是问题,对新兴市场帮助最大的是利率的低位。这么低的融资成本,新兴市场的股票还是值得投资的。」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邓敏强先生提出,未来六到十二个月达成比较小的协议的可能性挺高,目前美国没有把中美贸易放在很大的焦虑。中美关系在经济、科技、意识形态方面看起来是蛮深的。他认为就算只有一个很小的协议,不确定性的情况还可能会持续。对于被问及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走势有何看法,邓敏强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破7是一件好的事情,人民币要自由浮动非常重要,中国对外的债务,美元债相对GDP来说不一定很大,所以他不认为中国现在有很多新兴国家有很多资金错配的问题。他认为7是一条红线,如果有一天真的破7,距离中国把人民币变成自由浮动的汇率目标相对来讲会更加容易。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王涵先生表示,中美双方都不痛的情况下是很难达成协议的。如果看长一点,王涵表示中美的问题倒不是他最关心的,他更表示过去十年中央银行不断用中央银行的信用救经济,但经济没有被救起来,反被拖下水。美国的对外资产、对外的负债已经资不抵债,因此王涵认为,无论未来做任何的投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冲潜在的纸币体系问题。他提醒,三个月内较看好国债,欧洲的利率和美国的利率下来这么多以后,显然中国的利率债是洼地。三个月之后全球经济局势可能有阶段性的结果,那个点可以关注中国的A股,他指出「这轮最大的机会可能是在中国的A股,对于股市改革的政策,比任何一次动力强。」
交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先生认为,债券、股市、商品都是重要的方向,他道出,「黄金我已经看多很久,但黄金成交量太小,可以赚点小钱。股市如果'水'能放出来的话,做空是很难赚钱的,往上走的概率比往下走的概率大。」因此,他最看好国债、没有通胀债券的收益率下行。洪灏指出,现在最大的风险是,在一个长远的竞争性格局影响到商业决策时,还是在想怎么去杠杆,去杠杆考核的指标,债务比上GDP的比例都是非常有问题的指标。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先生则指出,对于市场来讲,大家最关心的主要是两个风险点:一是国内的宏观,定位宏观最准的是金融市场交易者,真金白银、经验教训,赢了钱、输的钱,最后定在滞胀里,做股、做债,时间拉长三年的区间都不太好做,二是欧洲的体系化,他认为欧洲的体系化问题还很严重,政治实现对市场的溢出,对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吸收。他预测半年到一年时间,美股可能再来一次20%到30%的洗牌调整的概率是很大的。他亦提出他最看好的是黄金、利率和股票,认为短期做多波动率,中长期通货膨胀下来,中国股票会有很大的结构性机会。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