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前深圳市副市長唐傑: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帶頭作用,助力中國經濟升級
原創

日期:2019年7月22日 下午2:51

前深圳市副市長唐傑在出席2019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時發表演講,分享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設想和推進。

唐傑指出,從灣區規劃的主旨上來看,不單單是1.5萬億的規模,規劃背景是中國經濟升級,粵港澳大灣區要在升級中發揮帶頭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需巨大科技引擎帶動,改變中低端產業、走向高端

他指出,大灣區需要巨大的科技引擎帶動,而深圳和香港構成灣區科技引擎的基礎。

中國變化比較快,中國中高端產業占整體產業的比重為42.2%,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準則為37.3%,所以中國比發展中國家高五個點。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差7.7個點,我們和日韓比差15倍,中國走向中高端,改變過去依靠勞動力便宜的過程要結束,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主要在廣東形成。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於廣東而言有特殊的意義,改變中低端、走向高端。

關於全球變化,唐傑表示,以美國做代表,美國過去四十年,產業增長中出現一類產業,就業占比9%,產出占比將近20%,專利占比80%,美國把它定義為“先進產業”。而中國定義“先進產業”時主要參考兩個標準:就是以人均科研水準和百名員工的STEM員工占比來定義的。STEM員工占比,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人才,在這個產業中,不能低於25%;第二,這個產業中的人均研發費用,不能夠低於每年750美元,因此金融業可能是最符合先進產業的。目前美國金融業STEM員工占比超過75%,金融科技成為主流。大資料產業、AI產業基本上是靠STEM員工。

灣區規劃中的空間格局變化:“三級四核心”特色

“現在看起來灣區規劃中會產生的空間格局變化是這樣,一般大家會知道是“三級四核心”,我覺得這個表述特別有意思。”唐傑認為,灣區規劃中,講了四個核心城市、定義了三級,極點的規模和極量,港深作為一級,經濟總量超過7000億,超過倫敦、超過三藩市灣區,接近洛杉磯都市圈;廣佛作為同城化的典範剛過5000億。 空間格局下,按照引力原則,假設三級的品質一樣,規模大的引力就大,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有意思的表達,暨“四核心、三級”,然後定義出來最高的一級,潛在的含義對於香港而言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香港為“一帶一路”節點及成熟經濟體,區位優勢顯著,經濟表現可圈可點 

唐傑也在論壇上就“到底如何看香港”,及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戰略優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最重要的,也是表達最有學術含義的一段話是“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珠江口東西兩岸有兩級,兩岸靠什麼連接?靠港珠澳大橋連接。唐傑表示,這樣一個空間規劃現在看起來不是“2+9”,而是新一輪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沿海對外開放構成沿海經濟帶的規劃,在這個規劃下,香港當之無愧的處在沿海大通道的中間點上。

香港對外在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同時對沿海大通道的構成中間的節點,也是對內走向灣區的“一核”的節點。因此香港的位置在灣區中是非常重要的。

他說,從目前香港的財政狀況看,這是一個極穩健、極優秀、極健康的財政體系,保證基礎大學教育快速增長的時候,這樣的財政體系是非常安全的。以不同的眼睛看香港會有不同的結論、不同的看法,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期待,香港可能需要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另外一個重點是,當全球產業走向新一輪的創新過程中,香港應該發生這樣的轉變,不僅僅是金融、地產、貿易,香港需要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在AI、生命科學領域有發展。

深圳和香港轉型、雙城合作提升科學創新能力

唐傑指出,從目前來看,這是關於香港和大陸城市的比較,大陸城市,要論經濟活躍、企業數,上海排第一,上海有210萬家企業,第二是深圳,204萬家,第三是北京164萬家,第四是香港,150萬家以上。如果按人口、按單位土地面積,香港在整個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遠遠高出上海和其他地區。香港擁有700萬人口,1000平方公里土地,擁有150萬家企業,密度世界之最,這是經濟極其活躍的一個區域。

他續指,香港的大學進入全球前100名學校中有五所,在整體發展上,學科發展均處於全球的領先地位。香港大量的企業沉在一般的商業性活動中,創新企業很少,創新不活躍的問題顯著。

唐傑認為,香港政府目前正在向新的產業轉變,這個轉變中可能出現了問題,政府健康的財政如何演變為繁榮、活躍的企業投資?在這個內容下,可以比較中國大陸的幾個城市,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和天津。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值率不斷提升的城市就是深圳、上海、北京。增長值率下降的城市、中間消耗不斷提升、增加值率下降的城市是廣州和天津。因此很難斷定香港在這中間處在什麼位置。

深圳能走向活躍的創新過程,也需要香港研究和借鑒。在借鑒當中,當我們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時候,香港同步做了《2030+》的方案。“未來深圳和香港轉型,兩市的合作提升兩個城市總體的科學和創新能力,這是非常好的選擇,”唐傑總結稱。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7月22日
胡章宏:大灣區將成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策源地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17:08:16
更多
17:36
中國與柬埔寨簽署產供鏈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
17:26
一品紅:目前公司具備醫藥全產業鏈的研發運營管理能力
17:16
九洲藥業:2025年一季度CDMO項目數保持穩健增長 處于NDA階段項目增速較快
17:14
安凱客車: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很少 佔比極低
17:06
融科控股(02323.HK)年度虧損同比收窄93.8%至2333.1萬港元
16:42
融創中國(01918.HK)已與若干有代表性的債權人就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
16:41
新和成:目前生物發酵項目有維生素C產品 年產能為4.5萬噸
16:14
萬凱新材:暫未與帕爾科有業務合作
16:08
商務部:鼓勵發展數據標注產業 支持發展「來數加工」等新業態和新模式
15:56
大商所修改《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資格與監督管理規定》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