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凉凉似乎永远是个“伪命题”。在众多行业里,房地产永远是被调控的那个,但越挫越勇的房地产行业“逆周期”穿越能力早已被专业人士肯定。
如今又逢调控收紧,且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不拿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切迹象表明,这次调控堪称房地产行业“史上最严”的一次。
在这种背景下,行业还会有转机吗?房企们怎么办?靠“炒”楼还能致富吗?
7万亿开发投资,房地产行业跑赢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局于8月14日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稳定,房地产行业仍然一枝独秀,领跑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1-7月,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8892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投资近三个月有所回升,增长3.3%,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增速有所回落。
与之相比,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284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73.4%。
除继续持高增长外,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也占到固定资产投资20.88%的比重,这一数据也优于2018年同期18.68%。
事实证明,房地产行业再次打破2018年底市场的悲观预期,一波三折的走出新行情。
政策屡念“紧箍咒”,房企拿地热情锐减
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之下,房企拿地势头减弱。统计局数据显示,房企拿地面积与价款同比全线下跌。
2019年1-7月,房企购地面积97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4%,与1-6月比,降幅扩大1.9个百分点。今年前7月,土地成交价款4795亿元,同比下降27.6%,降幅与上半年持平。
土地市场是从何时“量价齐跌”的?而上述宏观数据反映到房企身上又是怎样的情形?
从克而瑞数据看,土地市场量价齐跌还是从7月开始的。受监测的31家典型房企7月新增总建面3377万平方米,与6月环比持平。新增土地成交价1811亿元,环比微降2%。
克尔瑞分析认为,从31家企业表现看,7月份,约有60%企业拿地力度低于1-6月平均水平,拿地金额更是远低于上半年平均值。
其中,龙湖、世茂等房企7月拿地明显放缓,单月拿地金额较1-6月降低70%。在此情形下,仍有不少房企逆势扩张。万科、中海、金茂就属于后者。
土地是房企的命根子,一旦不能持续补充土储,意味着房企在三年两年内卖光自家储备,未来就没有余粮了。调控狠不狠?狠且有用。
哪些房企有土储优势?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房地产开发商也就久经政策考验。很多房企嗅觉灵敏,早就在这番“暴风雨”来临之前做好准备。
比如,今年上半年趁着信贷宽松,很多房企都突击拿地。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百强房企新增土储建面比2018年拉升近10个百分点。
此外,还有很多房企在财报中表示,不怕吃老本。眼下公司土储足够未来多年发展之用。融创就在2018年财报中这样说过。
那行业公司究竟谁有土储优势呢?这个衡量标准肯定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土储数量看,龙头房企有绝对优势。
克尔瑞数据显示,2018年总土储过万亿的企业有8家之多,有万科(000002-CN)、保利(600048-CN)、融创等,这几家也是TOP10排行榜常客。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基本上房企土储充足度达到2年以上的,短期风险都不大。2018年主流房企土储充足度的平均值为4.26。其中,融创8.48位列第一。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2018年销售面积,那么现有土地储备至少保证融创在未来8年内有充足的销售存货。
余粮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只看手中余粮。从保值增值端看,土储分布城市尤为重要。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全国性布局房企,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50%。
其中,万科布局城市众多,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60%。中海地产在济南、西安等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9%。
此外,深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房企龙头,在土地储备方面也较为稳健,它们三大城市群占比超过50%。
这一点华侨城(000069-CN)、金地(600383-CN)、招商蛇口(001979-CN)较有优势。
房企销售规模要回暖?
说完土储优势,再说销售。上半年房企销售可谓“一层风雨一层凉”。3月、4月楼市“小阳春”刚带动起市场情绪,就被5月苏州、佛山等房价上涨较快城市调控收紧而浇灭。
在此情形下,克而瑞数据显示,2018年1-5月,TOP100房企总体销售规模达到3.47万亿元,同比增长33.5%。不过4月、5月累计业绩同比增速基本持平。
不过随即而来的6月是半年销售冲刺月,房企也都各显神通,加大推盘及营销力度。数据显示,房企6月单月操盘成绩环比提升超23%。
即使这样,TOP100房企2019年上半年累计权益销售规模近3.9万亿元,仅微增4%,增速较去年明显放缓。
这是不是意味着房地产企业销售彻底一蹶不振?不要着急,还是克而瑞数据,今年1-7月,百强房企7月单月销售规模较6月环比降低近29%,同比却略高于去年同期。
环比大幅降低主要是由于6月销售冲刺取得高基数,同比则能很好的说明,在前期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销售还是好于预期的。
这一点从统计局数据也得到印证。2019年,1-7月累计商品房销售额83162亿元,增长6.2%,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家房企表现,东方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1-7月,TOP10房企销售增速为9.5%,较1-6月销售额增速提升0.4个百分点。
越往后房企销售增速反而越高。增速最高的是第50-100名梯队房企,增速约为19.5%。这一梯队房企最规模扩张的诉求最为强烈。
华创证券也认为,7月在行业销售同比高基数月下,主流50家房企仍保持销售稳增,并且头部10家房企基本实现同比增长21%、涨幅扩大,实属不易。
一方面表明行业销售集中度继续上升,并在目前环境下继续保持加速提升趋势;另一方面,考虑到8月开始基数高位回落,主流房企销售同比或将继续表现不错。
还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销售端表现出来的韧性来看,只要调控政策不再加码,下半年房企大概率将保持稳健态势。
居民购房热情依旧不减?
一边是房企拿地热情减退,一边是房屋销售端数据回暖,是什么力量让房地产开发商再次披上“护身符”,拥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这个恐怕就是国人对房子的情怀使然。政府一直在给房企泼冷水,但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国人“安家”追求下,房地产行业陷入房企冷、居民热的怪状。
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定金及预收款33980亿元,增长9.6%。个人按揭贷款15198亿元,增长11.3%。
而太平洋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或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个人按揭贷款提升。这份研报显示,今年5月,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到达2018年以来最低点5.42%。
5月较为宽松的房贷利率也带来一批购房者的狂欢。央行公布的贷款数据也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417亿元,占比超40%。
但好景不长,受各地调控收紧影响,房贷平均利率开始上升。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4%,相当于基准利率1.11倍,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76%,环比上涨1个百分点。
如今政策调控之火更是从房企那头,烧到需求端购房者这头。未来房贷利率如果连续上涨,势必也会浇灭市场升高的购房情绪。
房价还在上涨?
房企融资会被浇灭,市场购房情绪会被浇灭,但有一样东西似乎永远不会被浇灭,那就是房价。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房价一片涨幅,房价依旧坚挺。
数据显示,7月份,在监测的70大中城市中,有6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其中,平顶山环比涨幅1.6%领跑众城市。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3%和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7%和6.7%;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2%和7.1%。
房企冷、需求端冷,想来市场交易也开始冷清,为何房价却走出一个背离行情呢?中泰证券研究认为,问题可能主要在于价格的统计存在差异。
中泰证券认为,2018年下半年以来,统计局公布70城房价指数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在走势上存在明显背离,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根据百城数据,房价下跌的城市个数从2018年年中的9个增加到今年7月的35个。此外,诸葛找房网统计480多个城市中,有接近300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价格是止涨甚至下跌的。
或许是来自统计方法的差异,导致不同渠道统计的房价从去年年中以来出现背离。但从其他量价指标来看,房地产市场降温的速度似乎比官方统计指标要快一些。
那些统计方面的技术问题就先不管了。作为普罗大众一员,很多人更关心的是房价最终会下降吗?这就回到开头设下的那个伪命题之说。
喊了很多年都降不下来的房价最近又有一种新说法,那就是“高位横盘”。未来会有一种资产高位横盘吗?对此市场也有好多不同声音。
在这里引述中泰证券研报观点,一种资产价格不上涨就会下跌,不太可能长期维持在同一个水平横盘。
本轮房子主要集中在居民手里,地产周期下行速度也会相对慢一些。边际的交易者往往是影响存量资产价格的关键,只要有交易,价格势必就会波动起来。
房地产下行周期,炒楼再难暴富
围绕着房地产行业说了这么多,最后结尾还是结合购房需求端综合看下,楼市下行周期,买房子还是明智的投资行为吗?
归根结底,楼市曾给一批人带来丰厚的财富回报。与此同时,随着房价逐年长高,家中有房也让一部分人找到安全感和富足感。
所以楼市走到现在,不管自住还是投资,购房者买房的考量几乎清一色都是站在投资的角度去购房。有鉴于房子的金融属性,房子也成大部分国人的最大财富。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国内居民资产配置中有6成以上与地产直接或者间接相关,一旦地产行业下行,居民财富、消费、乃至大类资产走势多会受到影响。
正因为房子的财富属性,朝着楼市前仆后继的人太多。当太多人因此致富,后来者还有机会吗?在这个楼市下行周期,这个答案无疑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一个很好的例子,天津“海河计划”已经实施一年,门槛不高的人才引入政策也招揽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拿到天津集体户口后,第一个计划便是投资购房。
一位刘姓先生就表示,去年通过此计划取得天津户口。不久,他在市中心也花三万多买了学区房。不过,一年过后,房价不但没有涨,还跌了两三千。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提供数据显示,天津二手房挂牌均价已经从2018年的3万元每平方米,将至现在的2.45万元每平方米。
那还是2018年,今年形势更为严峻。房企融资冷、房贷利率提升,还有一个随时会被点名“因城施策”政策,房地产行业真是冷到骨子里。
在这种随时会“踩雷”的情况下,不仅炒房者怕,刚需也怕,刚需或采取观望态度,而炒房者的存量资金只能再去找其它生财之道了。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