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01816-HK)是全球第三、中國最大的核電站運營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間接控股,是我國發展核電的先鋒。國家對核能的重視程度不必多說,中廣核今年8月底能成功在A股上市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核能屬清潔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核電更環保。而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及其他清潔能源相比更加穩定,因為風、水、光的穩定性需要看天。
當前,中廣核旗下有11間附屬公司分佈於我國多個沿海城市,具備了面向全國、跨地區、多基地同時建設和運營管理多個核電、風電、水電、太陽能及其他清潔能源項目的能力。
中廣核的盈利模式與很多風電水電運營商一樣,前期靠借債建造核電站,技術難題使建造週期較長,最短需時4年時間。修建好之後通過發電,將電銷售給電網公司獲取收入,最後用利潤用於還債。所以,核電是一項資金密集型行業,成本高昂,包括修建成本、運營成本以及維修成本,而融資成本和上網電價等因素對一家核電企業的盈利能力來說至關重要。好在中廣核背後有國資,籌資不是太大的問題,擺在公司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在不斷舉債還債的週期中最大化獲取利潤,而社會用電需求和來自風電水電等企業競爭帶來的電力消納狀況,以及電力體制改革,都非常考驗中廣核的實力。
目前,全國電力供需總體趨寬松。根據中電聯發佈的《2019年1-6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2019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0%,但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834小時,同比減少24小時。換言之,在社會用電需求呈增長之際,發電設備容量的增加帶動發電容量增幅超過社會用電需求,供大於求的消納問題仍存。電力負荷的需求是很難以計劃進行硬性規定,需求在不斷的變化,所以消納問題也在所難免。
2019年上半年,中廣核整體運營表現可圈可點。報告期内,中廣核營收及淨利均有雙位數的增幅,分别增長15.3%及10%;實現上網電量79952.31吉瓦時,較2018年同期增長11.97%。但中廣核運營中也有不容忽視的地方。
與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24小時一樣,中廣核核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也受電力市場供需情況影響而有所下滑。
據披露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廣核運營管理的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501小時,較2018年同期下降33小時。之所以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利用小時數較全國平均下降多9個小時,很大因素是因為中廣核旗下的核電機組有一半以上在報告期内進行了換料大修,換料大修造成機組利用小時數下降。
值得留意的是,此次利用小時數的下降,很大程度是受公司廣西、福建及遼寧三地核電機組的表現影響。而從電量消納的歷史數據來看,中廣核廣東區域的核電機組消納一直不錯,基本接近滿發,廣西、福建則表現不理想,遼寧地區也不如意。公司防城港2號機組、寧德所有的4個機組以及嶺東的個别機組利用小時數下滑幅度較大,其中防城港2號機組利用小時數更是下降超過800小時,相當於有超過1個月時間沒有運營。據悉,防城港2號機組2019年上半年因配合電網要求進行臨時減載或臨停的時間多於去年同期。
核電機組較為特殊,所有燃料是一次性放入反應堆壓力容器中,如果參與調峰頻繁,機組不滿發,燃料就被浪費掉了,而且頻繁參與調峰還會降低機組的可靠性。根據壓水堆核電站的設計,在運機組的核反應堆運行一定時間後,中廣核必須停堆更換核燃料,旗下核電站換料週期通常為12個月或18個月,也就是核電機組運行一年或者一年半後就需要換料,造成了利用小時數的下降。
2019年上半年,中廣核的22台在運核電機組按計劃完成了11次換料大修(包括2018年底開展的寧德1號機組換料大修)。2019年上半年進行的換料大修日歷天總數約為344天。按計劃,中廣核在今年下半年將開展共7次換料大修,將會繼續使公司平均利用小時數承壓,進而影響公司年度的發電量增長。
因此,廣西、福建及遼寧這三個地區受電力消納及機組換料影響,拖累了公司的發電量。不過,公司廣東省内的大亞灣及陽江的核電機組十分給力,裝機容量及利用小時數都不錯,抵消了上述三個省份機組的影響。
雖然利用小時數不樂觀,對盈利能力帶來考驗,但中廣核前期耗巨資打造的兩台EPR三代核電機組已為公司帶來不錯的增量。這兩台機組均位於台山項目,世界上唯一一個啓動EPR技術的新一代反應堆——台山1號機組去年投入運營,而2號機組在今年6月23日進入併網階段。
據悉,台山核電站是中法合作建設的,所採用的EPR技術為第三代核電技術。EPR正常停堆換料和檢修時間僅需16天,經濟性高,且設計了嚴重事故的應對措施,安全性更高。隨著兩台EPR機組的投運,儘管研發費用高昂,但台山核電站仍將給公司帶來可觀收益。
2019年上半年,台山1號機組的上網電量為5561.38吉瓦時,均高於其他地區平均每台機組的上網電量,而這是在其遠低於公司運營管理的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3501小時的劣勢下實現的,其利用小時數為3394小時。可見,先進的台山1號機組為公司帶來的營收貢獻之大。台山1號和2號單機組裝機容量均為1,750兆瓦,高於其他機組,且該兩個機組計劃電量的試行上網電價為人民幣0.4350元╱千瓦時(含稅),自投產之日起至2021年底止執行,也高於其他機組,比公司所有機組中上網電價排名第二高的陽江機組0.4153元╱千瓦時(含稅)高出0.0197元╱千瓦時(含稅)。所以,台山2號機組投入運營後,將與1號機組一起提振公司發電量。
在政府的積極扶持下,中廣核的台山機組能享有上網電價和稅收方面(其電價不受5月出台的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影響)的優勢,加上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可為公司帶來豐厚的營收回報,或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充電寶」。此外,公司陽江6號機組在今年6月底進入併網階段,今年7月或已運行,含稅上網電價與陽江核電其他機組相同,所以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增量。
中廣核作為我國核能一哥,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營銷渠道的優化,帶動了公司多年來的營收節節攀升。這種可持續性的發展優勢是能源企業中最寶貴,同時也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看到在2018年度的《港股100》強評選中,中廣核強勢入圍「綜合實力100強」榜單,比長江實業(01113-HK)領先一個排名。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