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市值衝破1600億港元!翰森製藥領跑港股醫藥股,高市值背後有何難題待解?
原創

日期:2019年9月7日 下午2:23作者:馮雨瑤 編輯:李雨謙

前言:

自6月14日登陸港交所以來,翰森製藥(03692-HK)股價一路上揚。截止9月4日收盤,最高股價為29.55港元,較發行價14.26港元/股,漲107.22%。截至9月6日,其最新股價為27.75港元/股,最新市值為1606億港元,已超過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市值,成為港股最大市值醫藥股。

這只與「醫藥一哥」恒瑞醫藥(600276-SH)有著「藥界夫妻店」稱號的新個股,能否被市場長期看好?

業績走勢常年穩健

與股價走勢相一致的是,翰森製藥常年穩健的業績表現。

據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别為54.33億元、61.85億元、77.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淨利潤分别為14.76億元、15.95億元、19.03億元,呈現雙增態勢。今年上半年,翰森製藥營收及淨利延續走勢,錄得營收45.99億元,同比增長21.9%;錄得淨利潤12.96億元,同比增長24.3%。

得益於銷量增加,翰森製藥多元化的產品線貢獻近九成收入,這些核心產品主治於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抗腫瘤、抗感染及糖尿病四大領域。其中抗腫瘤領域專注治療發病率高的實體瘤(如肺癌及乳腺癌)及血液腫瘤,產品組合包括普來樂、澤菲、昕維、昕美、昕泰,上半年實現營收18.43億元,佔比總營收40.1%,為營收貢獻最多的板塊。

其次是用於治療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的產品,如歐蘭寧、阿美寧等,上半年的營收佔比為25%,也是公司營收的貢獻主力。此外,抗感染領域產品的營收佔比為21%,其餘領域的產品營收佔比為13.7%。

一直以來,翰森製藥常以「為數不多的以研發為主導的製藥企業」著稱,但從銷售及研發兩方面的開支來看,和多數藥企一樣,翰森製藥深陷重銷售輕研發泥淖。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别為23.78億元、27.04億元、32.08億元,平均佔比總營收超40%。而相比大額的銷售開支,翰森製藥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甚微,同期研發開支分别為4.03億元、5.76億元、8.81億元,分别佔比總營收的7.4%、9.3%、11.4%。

新藥研發耗資大、週期長,多數企業受盲目逐利心態驅使,並不願意在此方面投入過多金錢和精力,而是將錢大手筆大手筆地砸在市場營銷上。縱觀整個行業,除去復星醫藥、恒瑞醫藥等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行業均線外,如上海醫藥這樣的製藥企業在上半年的研發支出僅佔總營收的0.6%,重銷售輕研發已是行業内的普遍現象。

比較好的一點是,翰森製藥有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傾向,研發支出佔比在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支出約為5.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84%,佔比總營收的12.13%,比上年同期高出近3個百分點。

研發支出主要用於創新藥領域,近幾年翰森製藥的持續高強度投入,使得創新藥臨床試驗開支持續增長,同時公司也在通過合作引入國際先進品種,上半年在技術引進的相關開支約為1億元。

仿製藥競爭優勢或難持續

但相比創新藥,翰森製藥產品管線中首仿藥、仿製藥仍佔大部分。

招股書披露,在公司的主要產品中,邁靈達是1.1類創新藥;歐蘭寧、阿美寧、普來樂、澤菲、昕維、昕泰、澤坦、恒捷、恒森、孚來迪及瑞波特為首仿藥;而昕美為仿製藥。

由於仿製類藥品在劑量、療效、質量、作用及適用症上與商業化藥品相同,無論在研發資金還是在研發時間上,都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長期佔據位於國内醫藥市場的主導地位,毛利率遠高於國際藥企,成為眾多藥企紛紛角逐的主戰場。

招股書顯示,翰森製藥2016-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為92.7%、92.6%及92.2%,可以比肩「長牛股」茅台,仿製類藥品帶來的高毛利或許是市場長期看好的原因之一。

不過,高市值背後隱存翰森製藥仿製類藥品競爭優勢能否持續的風險。在「4+7」帶量採購、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政策背景下,中國醫藥市場嚴重依賴的仿製藥市場將面臨萎縮,一些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企將被淘汰出局,而實力較強的頭部藥企在經過多方博弈後,藥品價格或遭降價。

對於翰森製藥而言,仿製類藥品「光環」恐難以長期持續,而在近幾年,國家對創新藥政策窗口的相繼開放,創新藥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專註創新是其核心發展驅動力。

面對著巨大的臨床需求缺口,翰森製藥開始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藥的投入,預計在2019年至2020年將有四種主要1.1類創新藥加入產品組合,這之中就包括今年5月推出的1.1類在研創新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這些新藥品的入市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產品的市場滲透率。

不過,創新藥研發道阻且長,一款新藥的開發週期可長達15年,屆時研發成本可能耗儘數億元,除了研發支出外,生產設施、質量體係及技術團隊的搭建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巨大的投入和長回報期成為製藥市場的進入壁壘。

估值方面,截止9月6日收盤,翰森製藥的市盈率為66.68倍。而港股醫藥板塊市值較大的中國生物製藥、國藥控股、藥明康德、復星醫藥四家藥企的市盈率分别為13.89倍、11.91倍、59.43倍、20.76倍,高於行業平均。但近幾年翰森製藥的淨利率呈持續下滑趨勢,該指標從2015年的28.71%一直降至2018年的24.64%,表現不是太好,較高估值背後可能存有一些泡沫。

翰森製藥能否續寫資本傳奇?需要時間來見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7日
北辰實業,如何撕下「亞奧」標簽,走向全國?
9月6日
百濟神州(06160.HK)遭狙擊 市值蒸發逾61億港元
9月6日
上半年車企僅兩家淨利增長,得利的比亞迪為何股價不漲?
9月6日
二台先進核電機組開閘,或成中廣核「充電寶」
9月6日
高派息的資源股,是資產保值的最好去向?
9月6日
從中國撤退,轉戰海外,中渝置地營收「一蹶不振」
9月5日
港交所係統故障破天荒停衍生產品市場交易 李小加:這種判斷永遠不容易
9月5日
網龍:遊戲IP持續強勁增長,教育業務估值極待釋放
9月5日
與第一大行相比,建設銀行的戰鬥力並不弱
9月4日
收入僅增長11.6%,淨利大增128.9%,中國人壽的業績可持續嗎?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11:53:16
更多
17:33
巨騰國際(03336.HK)附屬擬1.4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山市地塊及建築物
17:20
兆科眼科-B:擬就泰国商业化NVK002、BRIMOCHOL™PF及六款青光眼藥物訂立分銷協議
17:13
百奧家庭互動(02100.HK)首季活躍賬戶同比上升10.2%
17:06
遠洋集團(03377.HK)3月協議銷售額約24億元
16:49
天譽置業(00059.HK)清盤呈請已撤回
16:47
中國建材(03323.HK)料首季股東應佔虧損同比收窄至5.2億元
16:40
洪九果品:董事長及相關董事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6:28
農發種業:正與國内優勢科研單位聯合開展轉基因大豆品種研發
16:23
國軒高科:已成功研發出車規級全固態成品電芯「金石電池」
16:14
中國與越南簽署產供鏈合作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