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传政府有意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兴建公营房屋,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远辉表示,此举对紓缓房屋供应短缺有很大帮助,只要政府能成功推动案例,便可为发展四五百公顷新界农地“打开大门”,就算面对司法覆核挑战,仍然值得推进。
根据美银美林的报告以及参照其他资料显示,目前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中,恒基地产(00012-HK)持有最多农地,长实(01113-HK)则最少。不过,具有中资背景的发展商在另一边厢,近年积极囤积新界农地。
法律风险微 符公众利益
黄远辉指出,大发展商持有的1000公顷新界农地,尽管引用《条例》收地或惹来法律挑战,要面对不确定因素,惟回顾过往政府引用该条款的案例,涉及的法律风险其实不大,加上现时是收地用作兴建公营房屋,符合公众利益。
他形容,收地后规划新发展区满足公众利益,一直以来行之有效,“几乎每一日都用紧《条例》”,例如发展元朗横洲基本上便是依靠收地,才能兴建1.7万伙的大型公屋屋苑,“就算有法律挑战,其实就住公众用途嘅法律挑战,相对而言风险比较细,过往有案例,法律文字上非常清楚,讲明这是公众利益,没有大问题。”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曾估算可发展地产商手上的45%农地,已卸任主席的黄远辉说:“有机会最终做到450公顷,若果用多一点时间在法律上、釐清一些法律观点,做了第一个案例、第二个案例之后,其实有机会打开后面400几公顷、500公顷之门,令到政府推展这方面工作时更顺利。”
《人民日报》上周提到,香港居住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导致大批年轻人对未来产生无力感,进而捲入反修例示威中。香港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不应搞囤地居奇。新华社日前刊登评论文章,不点名指既得利益集团囤地牟利,阻碍政府发展棕地。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发声明回应,强调囤地是“误会”,问题在于发展土地的程序冗长。新地(00016-HK)上周称,农地转换牵涉政府多个部门,过往数十年均没有政府部门愿意作出决定,令农地发展举步维艰。
地建会归咎开发程序冗长
据美银美林发表的报告及参照其他资料,四大发展商共持有逾亿方呎(约1000公顷)农地,恒地占最多(约4590万方呎,占比45%),其次为新地(约3100万方呎,29%)、新世界发展(00017-HK)(约1700万方呎,16%)、长实相对最少(约1340万方呎,12%)。中资地产商方面,以雅居乐(03383-HK)为例,便有200万方呎、绿景中国(00095-HK)有88万方呎、富源汇国际亦已买入落马洲河套区蠔壳围41个地段。
(信报))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