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又暴涨,接着被打回原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场游戏里倾家荡产!
11月27日,首控集团(01269-HK)股价“闪崩”。截至27日收盘,股价跌为0.45港元/股,市值仅剩下22.6亿港元,蒸发了75.27%。同期下跌的还有成实外教育(01565-HK),盘中股价一度下跌78%。
有意思的是,28日开盘后,首控集团随即大涨,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08%。不过,随着首控集团发布澄清公告,股价开始回落,最终以0.465港元/股收盘,微张3.33%。
百亿市值的股票瞬间就被击破,70多亿港元说没就没……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令人咋舌,作为这场“闹剧”的主角,首控集团为何会让股价坐上“过山车”?而首控集团的股价究竟是值百亿,还是只有现在的20多亿港元?
在首控集团27日“闪崩”之前,11月21日,雅高控股(00496-HK)同样出现闪崩,下跌幅度甚至比首控集团还要大。截至21日停牌,雅高控股由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的14.8港元/股跌至21日停牌时的0.305港元/股,跌幅达97.94%,市值瞬间蒸发近450亿港元。
有意思的是,在雅高控股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首控集团持有雅高控股4.58%的股权。而且,首控集团与雅高控股均被纳入MSCI香港指数。
更加巧合的是,2018年5月,首控集团被纳入MSCI指数。而在随后的2018年6月,首控集团股价出现惨跌;2019年11月8日,雅高控股获纳入MSCI指数,不到半个月,雅高控股同样出现惨跌。
这种现象属于比较常见的“炒纳入”,就是一旦符合指数的股票被纳入,借着市场看高的情绪把市值炒高,等待接盘资金进场,随后便出现“闪崩”,用较低的价格回收。这种现象在港交所较为常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仙股”。
“仙股”的一大特征就是企业实体经营上并无较为出色的成绩,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下滑,而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截然相反,通常是企业股价连续攀升。
以雅高控股为例,根据企业财报披露,雅高控股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仅为4795万元,同比下滑51%;同期,雅高控股净亏损约2902.7万元。而在2018年同期,雅高控股亏损更高,为4103.9万元。
即便这种情况下,雅高控股的股价自年初的不足0.5港元/股,一路上涨到2019年9月中旬的近9.5港元/股。随后在9月23日、11月21日接连两日出现“闪崩”。
与之相对比,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首控集团持股12.4%的成实外教育要好得多。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54亿元,同比增加27.7%;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为2.36亿元,同比增加11.1%。且近年来企业业绩非常稳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如此坚实的业绩表现,让成实外教育与雅高控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截然不同。在11月27日股价出现较快下跌之后,成实外教育股价很快得到恢复,出现深V型变动态势。这表明,投资者对于成实外教育的市场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与雅高控股相类似,首控集团的业绩表现同样非常糟糕。
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团实现总营收约为6.47亿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了36.32%,其中集团上半年亏损约为1.90亿元。而与雅高控股如出一辙,2018年上半年,首控集团同样出现巨额亏损,期内亏损约为3.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账上可使用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仅剩下4.38亿元,企业在2019年上半年融资净额约为-3.68亿元。而同期,企业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约为13.53亿元,首控集团的资金链状况非常紧张。
从企业的业务以及发展历程来看,首控集团走到如今的状况可谓“理所应该”。
首控集团本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以及销售汽车减表器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2014年,企业开始涉足金融服务业务,主要提供上市保荐、承销配售、证券交易等服务。而在首控集团官网的企业介绍上,将自身定义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
2016年,首控集团又开始涉足教育投资业务。同年,首控集团实现净利润1.88亿元。不过,在转向教育投资业务后,首控集团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近乎疯狂。据统计,仅在2016-2017年期间,先后投资了11家教育标的,耗资高达37亿元。
但大笔的投资却并未换来业绩的进步,自2015年以来,除了2016年外,首控集团可谓连年亏损。分析其中原因,企业频繁转换业务领域,无法在某一固定业务上形成稳定且持续的盈利空间,更不要说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这样的业绩表现下,首控集团在资本市场上也由2018年5月每股价格近8港元,总市值超400亿港元一路下跌。其中,2018年6月、2019年11月的两次闪崩,更是直接让首控集团跌成“仙股”。而在这18个月里,首控集团市值几乎缩水400亿港元。
不难看出,频繁地变更主体业务,大手笔地业务布局,让首控集团在“一阵喧嚣”后陷入资金链紧张的窘况。对于首控集团而言,眼下的困局更像是为自身这些年来的业务布局买单。
考量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首控集团的业绩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受限于当下的车市“寒冬”,首控集团汽车零部件业务很难在短期内有所起色。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团销售货物营收仅为4.06亿元,较2018年同期缩水了一半还要多。考虑到汽车市场难以在短期内好转,首控集团汽车零部件业务2020年或将持续低迷。
同期,在金融服务业务端,尽管营收出现增长,但是考虑到服务收入在企业总收入中占比仅为33.59%,对于企业整体营收的改变并不大。而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团提供服务收益约为2.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2%。
与之相比,2019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务、教育运营业务的成本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其中,教育运营业务服务成本由2018年上半年的7750万元上涨到2019年同期的1.266亿,同比增加了63.4%,远高于服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
透过这些数据来分析,首控集团在新业务拓展上仍然比较低效。对于首控集团而言,快速增长的成本投入必然会进一步拉紧企业的资金链。
其实,首控集团的问题并非特例。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收紧,企业要么转型发展方式,要么进行业务拓展。这其中,首控集团选择了业务拓展,只不过,首控集团业务拓展有些过于频繁,摊子铺的过大,以至于集团整体发展都陷入窘境。
转型也好、业务创新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企业“换个活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会成长壮大,也有一些企业会被淘汰。对于企业而言,变革之中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绝不应该率性而为,更不应该在新业务没有站稳之前各种大手笔的投入。
不管是不是“仙股”,首控集团眼下的财务表现无论如何是撑不起百亿市值的。这也为所有的上市企业提了个醒:资本市场的表现终究还是要靠实体业务来支撑,做好实体业务是根本,只有扎扎实实的做企业才会有满意的市场表现。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