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新版新能源汽車規劃大爭論:2025年佔比25%,並不是癡人說夢
原創

日期:2019年12月11日 下午12:28作者:金博 編輯:彭尚京

爭執

A:依我看,五年時間,將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提升到25%。這是絕對的、完全的沒有問題。

D:嘿A,醒醒吧。今年前十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只有4.6%。用五年的時間將佔比翻上五倍,這就是癡人說夢。

A:2012年提出2012至2020年規劃時,有多少人能想到今天中國會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

D:呵呵,那離不開巨額的財政補貼。現在,這一切就要成為歷史了。

A:車到山前必有路。

12月3日,工信部公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約25%。

早在2012年,國務院曾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指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需超過500萬輛。自2012年至2019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僅銷量就達392.33萬輛。依此計算,2012版《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累計產銷量需超過500萬輛,早已提前完成。

新版新能源汽車規劃大爭論:2025年佔比25%,並不是癡人說夢

界限

A:你看看,2012版《規劃》里提出的銷量目標,現在已經超前、超額的完成了。

D:說到計劃目標,你該看看2019年銷量目標。今年年頭,中汽協定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是160萬輛,到了7月份下調到150萬輛,10月份再下調至140萬輛,現在看來,全年120萬輛能不能賣完都是一個謎。

A:這只是暫時的。今年下半年,退補的影響再加上國六燃油車型的推出壓制了新能源汽車銷量。隨著新版《規劃》的落地,新的支持政策可以幫助新能源汽車銷量重啓增長。

D:嘿,A,語氣不要這麽笃定。你的意思是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離不開產業扶持政策咯?

A:任何一個有遠景的重點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都離不開國家扶持。

D:可我們已經整整扶持了九年!

A:跟燃油車的超百年歷史相比,新能源汽車還只是個孩子。

D:你知道,關於產業扶持政策,大家都有爭論,這可能會帶來資源錯配以及效率低下的問題。

A:嗯,從某方面來說,你說的沒錯。但就像凱恩斯對哈耶克說的那樣「我們都同意徹底的政策幹預和自由市場都不可取,需要在某個地方劃下中間界限。但你也不知道這條界限在哪,如何劃下這條中間線」。

D:即便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劃下準確的中間線,親愛的A,你不覺得用五年時間將新能源汽車佔比由4%提升至25%有點像趕鴨上架嗎?你也該聽聽北京汽車(01958-HK)董事長徐和誼的發言,他11月底接受採訪時說「我看支持(新《規劃》)目標定高一些的人最終可能會獲勝,我個人希望階段性目標能定得低一些,不要太激進。」看來對在何處劃下中間界限有爭議的不僅是我們,業内也有爭議。

A: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支持高目標的人赢了。

D:是的,儘管從今年下半年新能源車銷量的數據來看,缺少了政策支持,選擇購買新能源車的人十分有限。可他們仍要強推,甚至是加速的推。

決心

A:别沮喪D,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2018年我們國家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了70%,就目前這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來說,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影響原油進口。這對於原油依賴度較高的國家,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

但你再看,我們的煤炭資源卻較為豐富,火力發電佔比超70%,提高電動汽車佔比對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是大有益處的。如果要說環保的話,將汽車尾氣由每輛汽車獨自處理改為火電廠集中處理廢氣,效率更高,也更環保。對了,我們的核電技術也很成熟,光伏發電也不錯。

新版新能源汽車規劃大爭論:2025年佔比25%,並不是癡人說夢

D:哎。。。我明白,走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這是下了鐵打的決心。

A:沒錯,新《規劃》將新能源汽車定義為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性終端。而這些技術背後的產業都是國家支持的新興技術產業。

D: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就像是過去的房地產行業,可以拉動鋼筋混凝土行業一起發展咯?

A:我認為沒到這地步。但是可以將新能源汽車理解為承載眾多新興產業的終端平台。這與國家的總體戰略規劃一脈相承的。

D:我明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規劃目標是很難撼動。

A:這的確很難。

D:那我們現在的爭論還有什麽意義?

A:我覺得我們應該重點考慮的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有哪些政策工具,這會對國家和產業發展造成什麽影響。

D:也不能忘了社會和民生因素。

方案

A:嗯,從新《規劃》中提到的政策工具主要用於兩塊,一塊是面對車企,另一塊是面對消費者。車企這邊,今年十月新頒佈的雙積分政策對車企來說,威懾力巨大。目前2021年、2022年、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達到14%、16%及18%以及基本確定。大膽的估算一下,2025年的積分比例要求如果定為25%,像廣汽集團(601238-CN)(02238-HK)這樣的年產超200萬輛的公司,就需要約50萬分,按平均2分/輛估算,就需要25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約合12.5%。

D:12.5%?這與新《規劃》要求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仍有不小差距。何況,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由2021年至2023年的14%、16%及18%跳升至2025年的25%是否有點過快了?

A:雙積分的硬性要求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打了底。你注意到了嗎?2012版《規劃》中提的銷量目標是具體的銷量數字,而這一次的銷量目標是佔比。

D:讓我想一下。2012版《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純電和插混汽車的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完成這個目標只需要關心新能源汽車這個單一市場就可以了,而新《規劃》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是考察新能源汽車市場與總體汽車市場的關係。這需要考慮到新能源汽車市場與總體汽車市場兩方因素。

A:沒錯,你應該也注意到了2018年國内的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降,今年前十月累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9.7%。在現在的國際經貿形勢下,2025年會發展成什麽樣,誰心里都沒有底。這次新《規劃》將銷量目標由數值換成百分比,可以說更好管控了。雙積分政策就是一個百分比調控工具。

D:可是這也最多僅能提供12.5%的佔比。

A:那是按照傳統燃油車企來算的,另外還有像比亞迪(002594-CN)(01211-HK)這樣的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車企。2019年1至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比重升到22%,行業集中度升高明顯。新能源車企也是銷量補充的重要一環。

新版新能源汽車規劃大爭論:2025年佔比25%,並不是癡人說夢

D:從消費者端怎麽促成銷量增長?

A:新《規劃》里除了老生常談的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稅收政策,也提出了優化分類交通管理。或許,未來新能源汽車在大城市中不僅擁有上牌的優勢,或許也將擁有優先通行的路權。另外對於飽受诟病的充電難問題,新《規劃》也提出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相鄰車位共享等模式,並會在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更新工作中加以推進。所以,充電樁未來可能將會是小區的標配。

另外,新《規劃》也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智能立體充電站,提供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可預見的,未來充電樁的數量將會大幅增長。

D:所以說,扶持政策在車企端主要通過雙積分施壓,在消費者端提供路權及稅費優惠,在環境中主要加大充電樁設置,通過這三方面來促進銷量的增長。雙積分政策可真不錯,天知道如果沒有它,合資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意願還剩下多少。

A:不僅如此,新《規劃》還提出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引進來」意思就是說將國際的科研、生產、人材及金融等資源引進來,將中國打造成國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中心。「走出去」可能是預見到隨著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地位的不斷提高,無論是產能或是技術以及營運經驗都是可以向國外輸出的。就在幾天前,德國《商報》報道了比亞迪與歐洲公交運營商凱奧雷斯的荷蘭分公司的合作,訂購259輛比亞迪純電大巴車。這是歐洲目前最大的純電大巴訂單。

D:M,你怎麽看?

M:嗯,就今天的聊天看來,2025年達成四分之一的電動汽車銷量或許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但,我也注意到這需要相當多的資源配合。除了資金、人員之外,配套基礎建設也會帶來大量的公共資源佔用。願銷量可以從實際需求出發,這可以避免大量的資源浪費。

(文中數據來源:中汽協、海關總署、比亞迪銷量快報)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24日
新能源汽車年銷目標再次下調至140萬輛,四季度銷量或同比下降0.8%,四年首降!

視頻

快訊

17:33
網譽科技(01483.HK)附屬廣西在逛科技獲投資3000萬元
17:25
順泰控股(01335.HK):戴繼州獲任執行董事
17:14
一元宇宙(01616.HK):宋大濰獲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17:02
濰柴動力(02338.HK)董事長提議5億至10億元回購A股股份
16:51
復宏漢霖:HLX43聯合漢斯狀治療的1b/2期臨床研究於中國境內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16:38
秦港股份(03369.HK)前三個月吞吐量同比減少2.89%
16:32
中國銀河(06881.HK)料首季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0%至90%
16:24
諾力股份:目前公司主營生產基地集中在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和法國
16:23
勝宏科技:目前沒有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
16:07
聖湘生物:目前公司的血篩產品已在中東、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