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原創

日期:2020年1月16日 下午4:42作者:鄭鵬超 編輯:彭尚京

投資領域,誰能真正把握宏觀的大趨勢,誰才能投到微觀的好項目。

就此話題,在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舉辦的《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上,有五位國内著名經濟學家,專門對國際、國内的宏觀經濟形勢,做了一些觀點的分享。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

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基本特徵還是在繼續下行,速度還再往下落,往下調整的過程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進入中等收入經濟體,那一年的人均國民收入4000美元。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GDP下行的過程中,2010年是10.6%,現在到6%了。如果和更高點比,跌幅就更大了,2007年是14%以上,跌了大一半。到了這樣一個平台,我們從宏觀角度觀察,本來有希望從2015年下半年走到2018年上半年,出現一個6.7%到6.9%區間的平台狀態,結果貿易戰來了,2018年一季度以後,貿易戰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原來那個已經中期化的平台底線被擊穿,一直走到現在的6%了,不排除繼續還要下行一段。

6%左右再往下落,落到5.5%還是可接受的。我個人認為落到5%以下就非常不良。為什麽呢?2020年全面小康的兌現沒有多少懸念,再往後對接,從現代化戰略來說,中央說的新兩步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這15年間中國要經歷一個考驗,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如果能有5.5%到6%左右的增長,6年到8年就能夠做出一個令人基本滿意的答卷,中國人均收入能從現在的一萬美元,走到一萬三到一萬四,坐穩中等收入經濟體的門檻,這樣才能使改革的後勁達到在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

承前啓後,從當下看到中長期,比較好的設計還是2020年6%左右的引導目標,6%又暗含全面建成小康,内部測算5.94%。

怎麽實現它,當下投資界要注意,中央給出的擴大内需強調了消費和投資,按我們的理解,投資是關鍵的支撐力量,消費是由投資帶動出來的潛力釋放,當然,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這個毫無疑問。但是,如果沒有有效投資帶出活力釋放,帶出預期調整向好,這個消費會變成無源之本。現在中央已經有了一個大的動作,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去年年底安排地方專項債提前下發它的發行任務,取得的資金要有利於結構優化和績效投資產生後勁的投資領域。

我也注意到前幾天湖北武漢100多個項目明確宣佈對應的大規模投資啓動,讓我發表看法,我說在方向上是符合中央精神的。雖然還有不同意見,我在網上看到也有不同的朋友有懷疑,光講投資,會不會又來一個過渡的衝動,規模經濟方面又是不講效益的,關鍵就是要有好的機制。

現在財政已經非常緊了,財政過緊的情況下要倒逼出一個更好的機制,財政的錢是招商引資的,更多是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的投入。怎麽來做呢,PPP的模式,企業加上銀行所能動用的存差,加上各個領域自主能夠動用的資金力量,對應到結構優化的公共工程、基礎設施,再對接到產業新城、產業新區的建設。

在這樣一個新的機制里面,企業的加入非常關鍵,不光帶來政府資金融資模式的創新,一定會帶來管理模式的創新、治理模式的創新。企業的資金在競爭中間掙的血汗錢,企業家參加PPP自願簽字,如果有一個法規保證他的基本信心,他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一做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他要簽這個字等於給這個可行性做了多重的加碼,這個一定要做好。所謂規範的PPP就是法制化、規範化、陽光化,企業的加入是一個績效提升的機制,和政府在一起風險共擔、優勢互補、造福民眾,提高經濟增長的後勁。

另外一個,中央說的老舊小區改造是重點之一,人民美好生活要得到有效供給的對應。北京老舊小區覆蓋的人口可能是幾百萬的規模,四層、五層、六層建築,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建的時候沒有電梯,那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人說這個問題要解決。現在不行了,實際上並不老舊,包括我所在的小區,當時進的時候大家都很滿意,現在議論希望能夠加裝電梯。想一想,這個事情可以對接到PPP的,政府少量的錢進行補貼之後,可以帶動一輪一輪的建設。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類似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覺得這方面在中國的成長里面包含的機會太多了,看有心人能不能乘勢抓住類似的機遇,打出市場上的一片天地。

望正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陳傑:

我們怎麽看今後一段時間經濟情況呢?從長遠來看,我們去年做了一下對十四五期間的經濟合理增速的測算,用了三個方法,用西方的模型方法,用城鎮化潛力的方法以及考慮環境的約束。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三個方法來看,未來五年,十四五期間整個GDP平均增速大概是在5.0%到5.5%之間,這是一個增速的情況。

剛才賈老師也說了,基建一些領域包括公共投資其實有很多短板,從模型來看確實如此。中國現在的基建投資增速比和議的平均增速之間低了4到5個百分點之間,具體原因不展開了,是有這個低的,未來這個短板確實可以補,這是從長遠來看。

第二點,從實物來看,以2014年為界,整個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開始系統性下降,到金融的無風險融資水平附近。這是給我們做金融投資的時候一個警醒,目前很大一部分情況下,資金不願意進入實體。我們也做了日本、歐洲、美國的測算,有的國家比我們國家還要更嚴重一些,很多資金都在空轉,這是這個時代的特徵,隨著技術進步,希望資金能夠重新回到實體經濟里面。

第三個,我們認為從全球來看,中國這邊的投資機會是全球最好之一,在我心里面可能沒有之一一說了,就是最好的地方。為什麽?我們現在主要關注兩個領域,一個是大的消費領域,包括日常消費品、高端消費品、醫療以及教育等等。另外一個領域是中國的科技領域,這個領域隨著中美貿易競爭的深化,也會出現非常大的一個機會。

所以,結構性特徵在不斷湧現,而且傳統的週期性領域,有些投資人對它有些消極的看法。但是我們發現,行業確實是個位數的增長了,但是在行業内部有些優秀的頭部公司市佔率在不斷提升、質量在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中國製造里面有些工程機械的,它的全球市佔率在不斷提升,過去五年發生質的變化,有的甚至擁有了一些國際定價權,這是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

這些投資機會是中國未來很顯著的結構性的機會。

從全球來看,這種機會是很稀缺的。歐洲、美國包括日本等等,大概有17萬億美元的債券是負利率,我們認為主要是源於它的實體經濟,回報率低,所以是負利率。但是,就中國來講,還在3.1%和3.2%之間,這是中國非常寶貴的,從滬港通、深港通以後,錢還在不斷湧入中國市場,逐步配置中國這些機會。

短一點,2020年而言,短期的經濟還能穩住,下半年的房地產投資是有一些壓力,但我們相信黨中央、國務院已經作了很詳細的部署,我們就不再多說啦。

總結來看,我們對中國今後五年的看法非常樂觀,結構性的機會非常多,即便經濟增速稍微下降一點,但是全球來看也是最穩定、最安全,結構性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陽光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

大家都知道,過去的2019年,網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往回看2019年是最差的一年,往前看2019可能是最好的一年。說這句話更多是吸引眼球,沒有客觀依據。因為,如果看2019年,至少有幾個方面還是值得每個中國人引以為豪的。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第一,總量接近百萬億的大規模。大家知道40年前,中國還不到4000億。今天,中國已經進入到百萬億規模,這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數字。

第二,中國人均GDP跨上了一萬美元的大台階。2000年的時候,我們還在為800美元高興。而今天,我們已經到了一萬美元,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的後半程。因此在這個上面也預示著中國的富裕程度在提升。

第三個數字,過去一年從整體上看,老百姓的收入實現了與經濟的同步增長。經濟如果增長6.1%或者6.2%,過去一年,中國老百姓扣除物價的收入也是增長6%左右,這就意味著這些年強調的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老百姓,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獲得感,讓政策的導向得以真正地體現,這是值得肯定的。

第四,過去一年中國的生態環境修復也是卓有成效的。雖然在修復中帶來一些問題,但是往前看,這種修復意味著老百姓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環境有了一個更好的保障。

僅僅就這四個方面就得不出過去一年是過去十年最壞的。

另一方面,大家要看到表面背後的深層次變化。中國有五個趨勢正在引領未來的發展。

第一,城市建設與產業調整相結合的產城融合的大趨勢正在改變中國。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為代表的幾個重要城市群正在成為空間調整、產業調整、投資集聚、人口集聚、消費集聚的重大領域。可以預計,它們在今天和在明天都會逐步釋放出不一樣的中國表現出來。

第二,新經濟正在改變中國。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康養經濟,這五個方面的新經濟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規模向前走。它會改變今天,也會改變明天。

第三,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不斷被拓展,過去一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場,超過了美國。可以預計未來這個市場的容量還會進一步擴大,而且意味著消費的動能會進一步增強,它可以支撐未來中國的發展。

第四,服務經濟大發展的趨勢也在進一步形成。服務經濟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標志,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標志。今天中國服務經濟跨過了50%的門檻,正在向60%邁進。可以預計,當中國的服務經濟超過70%的時候,中國一定站在一個高收入階段。今天服務經濟為消費服務、為生產服務,正在以更快速度成長,這是我們要看到的。

第五,跨國經濟的趨勢。中國的對外開放走進了2.0版,那就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貿易輸出與資本輸出,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相結合。規則的遵行者與規則的制定者相結合,中國正走在這樣一台路徑上。可以預見全國組織資源、全球組織生產的一個跨國發展的新趨勢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如果從這一點來說,也不能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壞的一年。

2020年,在這樣的基礎上怎麽看?既有下行的壓力,也有上行的動力。

第一,由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在路上,因此傳統產業的下行壓力並沒有結束。過去20年,中國依靠基礎設施加房地產帶來了傳統產業更快的發展。而今天,這條路正在被修正,因此在修正過程中,傳統產業遭遇了空前的困難。

第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中國的出口推動了過去20年快速的發展。而今天隨著中美關係的改變,出口推動中國快速成長的力量也在減弱。

從這兩個角度來說,中國經濟在2020依然還面臨下行壓力,傳統產業和出口還面臨著下行壓力。

另一方面,上行動力也是顯而易見。

第一,近幾個月新興指標已經預示著中國的經濟在調整和改善,重回誇張區間。

第二,世界經濟也在觸底回升的路上。

第三,2020年注定是中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因此,里程碑意義下面的宏觀政策會更多地走向靈活,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因此可以預計,政府正在採取更大的措施改善營商環境,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環境。政府正在採取更大的措施推進對外開放給中國帶來更好的外部環境。政府正在採取更大的措施,激活被掩蓋著或者阻礙著内部發展潛力障礙的打破。

所以,我們可以預計,2020年,來自改善營商環境、來自對外開放、來自深化改革方面新的動力會進一步增強,而不是減弱。

更重要的是,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面對内部轉型升級的困難,政府政策的靈活性會更多地表現出來,在財政積極的基調下面,會更多地表現出擴大政府的支出,優化政府的支出,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關鍵產業的投資力度。

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調下面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政策傾向,可以預計降準、保持必要的信貸規模、利用各種各樣的貨幣工具增強市場的流動性都在路上。

因此,政策的託底在新的一年里面會更明顯地表現出來。由此可以預見,2020年儘管有下行的壓力,但是也有上行的動力,最終可以守住6%左右的合理區間。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

2019年國内經濟的主題詞就是下行壓力加大,民營企業信心不足,大家對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還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我們組織部下在2019年11月22號寫的2020年的宏觀展望,給出的標題是「否極轉泰、守冬待春」,2019年11月22號,中美文本沒有達成的情況下,敢寫這八個字還要有一點戰略洞察力的,因為我的部下寫了這個,我看了十分鍾,覺得這是對的,跟我想的差不多。

從11月22號到今天這段時間又發生了很多事情,使我們進一步深信這個判斷,對2020年的判斷還是對的。

從國際層面看,從11月底到今天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個是在2019年12月13號中美終於歷經十多輪22個月的談判,就第一階段的協議達成了文本,應該會在美國時間明天早上正式簽署這個文本,這是國際方面判斷2020以及判斷未來十年都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事情。

另一個是,中日韓三國總理在2019年12月22號在成都杜甫草堂,大家有關注到近20年來難得一見的中日韓三國總理都面帶很燦爛的笑容。因為,那場會談應該是回顧過去20年中日韓合作的成效,展望未來幾十年中日韓新的合作。

中美達成協議的文本,明天早上簽訂。還有中日韓在整個東亞地區也是全球最活躍的一個地區,能夠摒棄前嫌,啓動一個東亞三國合作的新篇章非常有歷史意義。

這兩件事情為國家2020年的發展和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營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再看一下國内。國内從11月底,2019年的11月底到今天為止又發生了幾件非常有利於正向研判宏觀環境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了一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新28條,因為我在全國工商聯也作為智庫委員,昨天下午在全國工商聯開會也好,還有今天下午出席央行的一個會議,有央行的領導談到資助一些民營企業家也好,新28條對於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有了提振,大家覺得這28條非常有力,比過去35條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有所期待。

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前景最重要的之一就是取決於民營經濟能動性發展起來,東北、華北、西北能不能縮短跟南方之間的差距,也在於民營企業的發展,這是一個特别有利的條件。

第二個條件,央行在2020年1月1號,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比2019年力度還要大,營造了一個特别好的貨幣環境,「水位」是不低的。這兩年經濟下行放的水有點偏少,對「三去」我個人是有點保留的,因為是經不起推銷的,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完全經不起推銷,產能是生產力,為什麽要去產能。槓桿,金融界玩的就是槓桿,為什麽把槓桿去掉。不能搞極端。

從2019年11月底以來一直到今天,國際國内幾大要素都是有利於實現2020年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對2020年「否極轉泰,守冬待春」這八個字覺得是正確的研判。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

管清友:我就講三句話。

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對2020年經濟的「把脈」!

第一,2020年,經濟平穩。  

第二,政策友好。

第三,投資回暖。

因為從投資界去看宏觀,涉及到真金白銀,還是看得真實一點。

經濟平穩不是故意講樂觀態度。因為從今年下半年以來,各種穩增長的措施已經在用力了,明年GDP大概率應該在6%左右。

政策友好,2017年以來,對於金融、環保,包括供給側結構改革當中的一些措施進行糾偏、調整,因為過去幾年有些用力過猛,有些用力不到,所以要糾偏,2020年是一個政策糾偏年。

投資回暖,二級市場2019年已經回暖了,因為二級市場2019年是一個典型的大牛市,2020年會繼續圍繞2019年的風格,保持平穩向上。一級市場在2018年、2019年是典型的資本寒冬,但是投資端、募資端都下來了,2020年大概率會步入一個平穩的態勢。

2020年是轉折之年,謝謝!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16日
第四屆深圳社會組織年度盛典——夏華談企業價值與他人命運
1月16日
王石:深圳需搭上「登山梯」,學習以色列和日本的先進機制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6日 星期天 15:18:43
更多
18:18
【大行評稅變】 景順:預計亞洲各國央行將迅速轉向於更加溫和的政策
17:36
藍月亮(06993.HK)投得廣州地塊發展多用途綜合大樓
17:31
信利國際(00732.HK)3月綜合營業淨額同比減少約3.2%
17:21
香港暫停進口波蘭大波蘭省Jarocin區禽肉及禽類產品
17:13
中國新城鎮(01278.HK)截至3月末固定收益類項目投資組合總額約33.09億元
17:02
宏安地產(01243.HK)前三個月合約銷售額8.54億港元
16:57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不得存在八種行為
16:49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保險機構應當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開展重大股權投資
16:42
景瑞控股(01862.HK)3月合約簽約銷售額1.2億元
16:37
商務部: 加快推進雲計算、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外資試點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