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疫情當前,哪些企業率先倒閉?
原創

日期:2020年2月10日 下午4:10作者:鄭阿牛 編輯:彭尚京

隨著疫情的持續、春節假期延長、人員流動受限等原因,部分企業通過媒體不斷發聲,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入不敷出,賬上的現金持續減少,面臨給員工發不起工資、甚至倒閉的威脅。

那麽,是不是真的有一部分這類的企業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餐營業、旅遊業,或者經營槓桿過高的企業等,這類企業中可能會有一部分公司面臨困境,但絕對不是普遍現象。

到這里筆者在思考,就算是旅遊公司、餐飲公司或者其他行業的公司,如果在面臨外部突發因素衝擊,自身連短短的幾個月都堅持不住,是不是企業自身就面臨產品競爭力弱、財務風險大、經營槓桿高等問題呢?

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業務基本是全部停止,我們以這個行業為例,來看看疫情對這個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會產生什麽影響?

首先,我們假設旅遊公司的業務突然全部沒有了,看看此類公司可以支撐幾個月。以黃山旅遊為例,根據這家公司披露的最新一期(2019年三季報)季報顯示,營業收入12.4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為3.36億元,淨利潤率為28.8%,賬上貨幣資金為9.6億元,負債總計為4.66億元,前三季度總費用2.3億元。

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判斷出,旅遊公司普遍的特點就是,費用率(銷售、管理、財務費用佔營收)非常低,所以,這類公司就算面臨外部衝擊較大,例如,受疫情影響,收入全部歸為零,公司養著員工一年都沒問題,一般來講,此類公司的員工成本佔營業收入比例非常小,所以,就算公司停業,最多就是不賺錢,也虧不了多少錢。

如果說,因為疫情旅遊公司有破產的,那只能說這家公司也應該破產,因為經不起一點點衝擊的公司,就算不受此次疫情影響破產,也會因為其他因素而導致破產。

那麽,什麽樣的公司才可能會在此次疫情衝擊下破產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兩類公司,在此次疫情衝擊下,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第一、經營槓桿高的公司,此類公司最怕的就是現金流出現問題。如果受此次疫情影響,此類公司終端銷售出現問題,回款不流暢,企業不能如期償還貸款,就會導致違約或者破產。

第二、沒有核心競爭力,持續虧損的企業,這類企業經過持續的虧損,已經技術性破產,或者處於破產邊緣,此次疫情只是加快了企業的倒閉,淘汰了市場落後產能而已。

總體來看,疫情對整個經濟來講,短期會受到一定衝擊,對企業也是如此,但如果有一些企業受疫情影響,出現倒閉,其主要原因還在於企業自身抗風險性太弱。就算此次不受疫情衝擊,繼續運營,遲早也會受其他風險因素影響而倒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2月7日
中銀香港(02388-HK) 雪中送炭 住宅按揭一哥地位更穩固?
2月7日
鬥疫情,中西藥誰才是「藥王」?
2月7日
中國百年疫情史,病毒帶來哪些啓示?
2月6日
新型疫情後市觀望:關注疫情邊際改善及消除兩個時間點
2月4日
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加速「非接觸型經濟」的崛起
2月3日
疫情陰影籠罩,港交所應當毅然延遲年報披露
2月3日
肺炎疫情肆虐下,港交所跟進工作是否要反思?
1月29日
新型肺炎疫情來襲 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13:36:50
更多
17:33
巨騰國際(03336.HK)附屬擬1.4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山市地塊及建築物
17:20
兆科眼科-B:擬就泰国商业化NVK002、BRIMOCHOL™PF及六款青光眼藥物訂立分銷協議
17:13
百奧家庭互動(02100.HK)首季活躍賬戶同比上升10.2%
17:06
遠洋集團(03377.HK)3月協議銷售額約24億元
16:49
天譽置業(00059.HK)清盤呈請已撤回
16:47
中國建材(03323.HK)料首季股東應佔虧損同比收窄至5.2億元
16:40
洪九果品:董事長及相關董事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6:28
農發種業:正與國内優勢科研單位聯合開展轉基因大豆品種研發
16:23
國軒高科:已成功研發出車規級全固態成品電芯「金石電池」
16:14
中國與越南簽署產供鏈合作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