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大消费承压,饭店、大型商超关门歇业,独火了社区便利店。
便利店体量小,不会大量积聚人群。鲜食比例高、东西全,缺啥都可以去买。位置好,深入居民小区、商务区,有较大客群。
正是基于自身优势,也为保障社区生活物资供应,疫情期间便利蜂仍在坚持营业。
要是仅限于营业,你可小看便利蜂了。公司在危中寻机,近日在天津武清布局中国最大规模生鲜供应基地的消息开始让对手不安。
此次便利蜂抢食的大生鲜生意,已经是经过疫情考验的,已为餐饮、商超品牌共同看好的大生鲜市场。
近年来,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迅猛,根据欧睿统计,2018年行业规模达2045亿元,同比增长56%,近五年行业复合平均增速高达223%。
疫情期间头部公司订单量爆发式增长。生鲜品类受电商冲击最小,成为线下超市抵御线上渗透、获客引流的重要武器。
大的商超巨头有永辉超市,新零售品牌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等都早有布局。此次便利蜂率先以最大规模鲜食供应基地切入,未免有“弯道超车”之意。
公司获得天津市武清区一副30亩土地的使用权,并用于建造中国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鲜食供应基地,一期工程面积达3万平方米。
在接下来的18个月周期内,便利蜂将依托天津的丰富食品原料供应优势和区域交通优势,建设满足3000家门店的特大型供应基地.
目前便利蜂的供应链由自主研发的鲜食,和非鲜食的流通商品组成,相信随着天津鲜食基地建成,对公司大规模门店扩张有积极促进意义。
便利蜂是国内便利店品牌从成立较晚的,公司于 2017年2月份才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
但便利蜂绝对是资本“烧”出来的另一个瑞幸。
企查查显示,2012年便利蜂A轮获斑马投资3亿美元加持。2018年10月,又获腾讯投资、高瓴资本战略投资,估值16亿美元。
在北京市场进行门店扩张之际,便利蜂通过大额补贴来获客。现磨咖啡首单免费,后续买一送一,刺激客户持续消费。
精算的预先付费的会员制度也非常讨巧。会员先充钱,结账直接从卡里扣除。公司既能获得免息借款,也能让会员购物时享受3折的购物优惠。
总而言之,便利蜂就是想尽办法用优惠来黏住顾客:你反正也要消费,不如来我这里买更划算。
在“烧钱”式补贴下,便利蜂门店迅速扩张。截止2019年9月底,其位于北京、天津、上海直营门店数量就已经达到1000家 ,提前完成“三年千店”计划。
而作为资本驱动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目标远不止于此。便利蜂还加速全国开店步伐,未来三年计划开店1万家。
资本驱动固然是扩张利器,但也要注意到,没有两把刷子,便利蜂也很难在市场立足。
国内便利店品牌众多,日系全家、711自然是顶呱呱,各省市自有品牌寡头如山东的家家悦、广东的美宜佳、四川的红旗连锁等,也都各有千秋。
脱胎于北京,便利蜂是如何立足北京,走到全国的呢?其实北京系便利店也很多,像华润万家、京客隆、物美等。
首先应该说北京便利店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更没有像上海、深圳那样庞大数量的便利店群。
或基于此,2019年北京市也有意鼓励提振便利店行业,争取北京每百万人将拥有300个连锁便利店。
其次,便利蜂抓住北京密集的商务、写字楼等寸土寸金场所,不惜来两三家门店竞争的风险,去获得这些人流密集,又重复消费的上班族群体。
最后,线上APP、小程序功不可没。据中信建投研报显示,便利蜂移动终端活跃度稳定增长,便利蜂app的月独立设备数从2018年5月的2万台,上升到2019 年4月5万台,复合月均增长率为10.31%。
其中,北京地区APP使用占比为29.6%,反映出便利蜂优质客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和客户粘性的不断提升。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