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家企業開始陸續放榜,恒生(00011-HK)亦公佈了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年業績。該行錄得純利248.4億港元,按年增3%,略遜市場預期。每股基本盈利增2%至12.77港元。營業溢利增加2%,為286.10億港元。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溢利增加 5%,為304.47億港元。該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 16.9%,一級資本比率為18.7%,總資本比率為 20.8%,分別較2018年底增加0.3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以及0.6個百分點。公司宣派第四次中期股息每股4港元,2019年全年每股派息合共為8.20港元。
該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慧敏表示,於2019年,由於外圍貿易局勢持續緊張,加上本地社會狀況對銀行也充滿挑戰,經營環境亦不理想,但恒生於錄得穩健業績表現。整體收入增加6%,除環球資本市場業務外,所有業務收入及利潤均錄得增長,貸款及存款分別增長8%和5%。至於今年貸款業務會否減緩,鄭慧敏表示,貸款業務受到很多外部因素影響,在公司提供貸款服務時會用審慎的態度去評估貸款質素和是否繼續擔保貸款等。
得益於審慎信貸風險管理策略,2019年恒生銀行實際信貸損失較2018年減少3.75億港元。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增加84%至18.37億港元,原因是改行根據當前全球和區內的經濟前景,對評估模型的主要變數作出調整。而目前經濟不確定性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被問及會否預期信貸損失有增加壓力?該行財務總監梁永樂解釋,ECL(信貸減值提撥)的計算依賴經濟師對經濟的預測,包括GDP增長、樓價走勢等多種因素都會令經濟師預測參數發生改變,而隨著冠狀肺炎疫情發展,若形勢持續惡化,未來一二個季度經濟師的預測可能會趨於保守,ECL可能也會隨之有所增加。「目前肺炎疫情只是發展了一兩個月,我們接下來還會緊密跟蹤市場經濟的預測,留意參數的變化,來調整模型的變數」,梁永樂說。
本月早些時候,恒生推出一系列紓困措施予以商業及零售銀行客戶,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下應對困境。該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慧敏表示,紓困措施推出才兩個星期左右,覆蓋到幾乎所有產品和不同客群,現時推出時間較短,客戶反應尚未體現,期望不會有很多客戶用得上,若用得上亦會努力去幫助他們。
她認為,未來公司資產質素所受影響大小,還需再觀望一段時間。「這也視乎疫情的變化,如果持續時間短,則市場會較快反彈,那就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拖到下半年,相信對整個經濟都會產生影響,包括GDP增長、客戶意欲以及公司的ECL等都有波及」,鄭慧敏說。
梁永樂認為,初步來看疫情可能是暫時性的,若真是長期影響,則經濟活動會減少,各項經濟指標亦會惡化,但希望往好處想,短期內的壓力仍能承受。
鄭慧敏提及過往一年對科技及系統基礎設施投資亦取得成效,恒生成為香港首間提供手機提款服務的銀行,並在期內推出超過100項數碼創新及服務提升,提升客戶網上及流動銀行服務便捷性。而隨著疫情爆發,農曆新年以來不少公司一直處於在家辦公狀態,被問及會否影響公司在數字銀行和實體分行的未來發展策略,鄭慧敏對此予以否認。她表示,疫情限制了市民出街積極性,而恒生早前暫停了30個分行令到分行的業務活躍度減低,但選擇數碼化銀行服務的客戶人數有良好增長勢頭,2月較1月底,使用E-banking的用戶數有雙位數增幅,說明公司的數碼化策略行之有效。不過她又指,未來無意改變實體分行發展策略,希望線下和線上全方位服務客戶。
母公司滙控(00005-HK)今日亦放榜,其公佈「瘦身計劃」預料未來三年最多或裁掉15%的員工規模,即3.5萬人。今日恒生記者會上,鄭慧敏表示,恒生一向視員工為重要資產,目前並沒有裁員或者高層員工凍薪等計劃,並且公司一直有在IT方面物色人才,未來人員的聘用會視乎崗位和業務發展需要來決定。
在派息方面,恒生一直遵循漸進的派息策略,梁永樂重申,未來的派息政策仍需視乎公司盈利能力、經濟情況、監管要求是否有調整以及公司發展計劃所需資金等等各項因素予以考慮。「但若遇到一些影響重大的因素,亦會需要重新評估。但一般情況下,長線的派息策略就是維持穩步增長」,他說。
恒生2019財年淨利息收入增加7%,為322.55億港元,主要由於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增加7%、存款息差改善,以及來自無利息成本資金之收益增加。凈息差較前一年上升兩個基點,為2.2%。恒生指,平均貸款之息差繼續受壓。年內市場利率上升,客戶存款息差因此有改善,惟客戶將資金由低成本之儲蓄及往來存款轉移至定期存款,則令來自存款的利息收入減少。市場利率上升令無利息成本資金之收益增加。年內,該行發行吸收虧損能力債務票據,以符合監管規定。撇除該等債務票據的利息成本及重新調配資金的相關利息收入後,凈息差改善5個基點至 2.23%。梁永樂稱,凈息差水平受到市場利率、經濟不確定性同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並不知這些影響如何浮現,難料未來凈息差走勢。
恒生銀行2019財年錄得純利248.4億港元,較績前券商預期純利水平略低,市場普遍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本港經濟衰退對於恒生今年運營前景的影響。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報告指出,預料2020年恒生前景或較為艱難,年內融資成本情況及凈息差走勢將值得關注。不過高盛方面則顯得較為樂觀,雖受宏觀經濟疲弱和疫情影響,但恒生現時估值較為吸引,上調對恒生評級由「中性」升至「買入」,並將目標價上調至209港元。花旗則認為,長期投資者引關注恒生的穩定性及派息收益率逐步提高,重申其「買入」評級。
在2018年的「港股100強」評選中,恒生銀行排名第49位,較前一年提升5個名次。在充滿挑戰的2019年,恒生業績仍錄得穩健表現,而目前面臨宏觀經濟走弱以及肺炎陰霾未散的局面,這家植根於香港千家萬戶的銀行,能否繼續保持穩健,值得拭目以待。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