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報告指,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擊,部分企業及個人或出現還債困難,最差情況下,疫情或導致內地銀行系統的可疑貸款率急升近1倍。
標普指出,若中央放鬆不良貸款確認標準,內銀或要花費數年時間恢復過往標準,部分機構的信用度可能受到長期影響。
假設疫情3月受控,預計內地全行業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升至6%見頂,撥備覆蓋率可能由上季的186%急降至58%。
報告預料,銀行將容許約4%的問題貸款延後還款期限,連同疫情爆發前預期的6.5-7.5%的可疑貸款率,估計內地可疑貸款率最高或達到10.5-11.5%。
標普擔憂企業可能利用標準放鬆期,將還款期限拖延數年,又指日本及中國台灣發生自然災害後已有類似情況發生,中國亦可能面臨同樣挑戰,導致有關改革進程放緩。
報告估計,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主要反映於首季,至第3季經濟活動將復蘇,估計全年經濟增長減慢至5%。
(港台)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