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因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擾而影響上市公司披露財務資料,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股市交易須維持有序且資訊充足,因而選擇逐個處理上市公司延期刊發業績公告要求,而並非採取全面的財報延期刊發。
目前疫情仍在發酵,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表示,港交所進行一系列跟進工作。自聯合聲明發佈之後,據統計,按以財政年度12月31日作為年結的公司計,可能受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數目達到1781間,其中港交所已與超過98%的公司進行了聯絡,其中絕大部分為港交所主動聯絡。經過聯絡後,其中1304間公司表示可如期進行業績公佈,另外122間公司可根據彈性安排公佈業績數據。而隨著內地逐步復工,剩下的少數公司會保持與聯交所溝通及時做出更新,港交所亦正進行密切追蹤。
而針對現時疫情情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安排部分員工在家辦公,而需要在公司辦公的員工,亦會分成兩撥人員在不同地點工作;兩個數據中心亦有員工分組工作維護運行。
問答環節有議員質疑2018至2019年拒絕上市的公司數目比重有所降低,如何能反應港交所在審視上市公司方面趨於嚴謹?對此,陳翊庭表示,提高市場質素並非只有拒絕上市一個措施,港交所設有三重防禦措施,包括拒絕上市、檢討除牌機制以及堵截上市公司進行後門上市等,改善市場質素的工作會繼續全面進行。
而被問及港交所在三年戰略規劃中提出的擁抱科技是否重視科技投入在業務方面的發展而輕視在監管方面的應用?李小加則表示,港交所在擁抱科技方面有兩個維度的考量,從較小維度來說,港交所會藉用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交易服務以及交易後基礎設施建設等;而從大維度來說,考慮利用區塊鏈技術等來提升對市場的監管能力和確保金融市場質素。
至於舊事重提收購倫交所鎩羽而歸,李小加則表示這一事件並未對港交所造成大的困擾,資本市場上收購失利時有發生。他又指,港交所一直為提升香港資本市場吸引力而做了大量工作,港交所起到連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橋樑作用。至於與上海交易所的競爭關係,他則認為過去互聯互通機制運作十分良好,上交所和港交所均可分享這一機制帶來的成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