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按人民幣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下挫15.9%,預期跌13.7%;進口2.0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跌2.4%。至於期內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
海關總署有關司局負責人就今年首2個月外貿進出口下降作出解讀:指外貿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貿易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慣性,外加大宗商品裝船期和企業進口節奏的原因,前2個月進口僅有小幅下降,疫情對進口的影響尚不明顯。
一、前2個月外貿進出口下降的原因?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外貿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
我國經濟貿易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慣性,外加大宗商品裝船期和企業進口節奏的原因,前2個月進口僅有小幅下降,疫情對進口的影響尚不明顯。
從貨運量來看,1-2月海關監管進出境貨運量7億噸,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1.9億噸,下降3.7%,進口5.1億噸,增長5.5%。前2個月,出口價格同比下跌1.3%,進口價格同比上漲0.1%。
二、在總體下降的情況下,前2個月外貿進出口有哪些積極因素?
(一)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仍保持增長
海關統計顯示,前2個月,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傳統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對東盟進出口5941.1億元,增長2%,東盟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出我國外貿增速11.4個百分點,占31.7%,比重首超3成。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深化拓展了我國外貿發展的空間,對穩定我國外貿基本盤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二)民營企業在外貿進出口中相對更具活力
海關統計顯示,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萬億元(同比下降6.6%),占進出口總值的41.9%,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提升,反映了國內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是我國外貿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的重要表現。
(三)大宗商品和重點民生消費品進口較快增長
海關統計顯示,前2個月,鐵礦砂、原油、煤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分別增加1.5%、5.2%、33.1%和2.8%。同期農產品進口值增長6.8%,其中大豆進口量增加14.2%,豬肉進口量增加1.6倍,有力保障了春節前後市場供應和重點民生商品價格的穩定。此外,全國海關全力做好防疫物資快速通關工作,實現防疫物資通關特辦、速辦、即辦,1月24日-2月29日,全國海關共驗放疫情防控物資24.6億件,價值82.1億元。其中防護用品共24億件,主要包括口罩20.2億只,防護服2538萬件。
三、如何看下一階段的外貿進出口走勢?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這段時間,企業積極與外方談判適當延長訂單交付期、加班加點完成訂單任務。相關部門也陸續出台支持企業渡難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海關總署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工作,出台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支持中歐班列和綜合保稅區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覆工覆產和外貿穩增長。據海關數據監測情況,2月份外貿進出口值是逐旬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是逐旬遞增的。另據我們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情況,80.6%的企業已經覆工。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以及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外貿企業覆工覆產步伐加快,市場信心也在穩步恢覆。應該說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