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安踏體育(02020-HK)發佈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這份靓麗的財報助推公司股價大幅反彈,截止當日收盤報,每股股價為53.65港元,漲幅8.27%。受今年疫情影響,在之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公司股價幾乎腰斬。
據公司財報披露,受益於多品牌發展戰略的成功,尤其是FILA品牌的高增長,2019年安踏體育實現收益339.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至40.8%;股東應佔溢利53.4億元,同比增長30.3%,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36港元,全年派息每股0.67港元。
至此,在港股的四大體育鞋飾企業——安踏體育、李寧(02331-HK)、特步國際(01368-HK)、361度(01361-HK)中,只有李寧一家尚未公佈2019年業績。這四大企業的發展戰略不儘相同,安踏體育堅持走多品牌發展路線,李寧走主品牌的中國潮路線,特步國際在學習多品牌路線,361度發展得較為保守。
來看一下安踏體育多品牌發展的成績。2019年,安踏品牌分部收益174.50億元,同比增長21.8%,FILA品牌分部收益147.70億元,同比增幅度高達73.9%。FILA分部收入的高增長,帶動該分部收益佔公司總收入的份額由2018年的35.2%提升至43.5%。若按毛利貢獻計算,2019年FILA分部貢獻毛利104.0億元,佔公司總毛利的55.8%,歷史上首次超過安踏品牌分部。
從分部毛利率上來看,2019年安踏品牌分部為41.3%,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FILA品牌分部為70.4%,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毛利率方面,FILA品牌領先明顯,但在經營溢利率上,2019年FILA品牌分部為27.2%,安踏品牌分部為26.8%,兩者較為接近。
可以說安踏今日業績的高增長離不開FILA品牌的出力,多品牌戰略是該公司近年發展成功的關鍵之一。隨著FILA品牌獲得中國年輕消費者的認可,其銷售渠道也在中國快速拓展。
截止2019年12月31日,FILA在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及新加坡店面數量達到1,951家,較2018年底數量增長18.1%;安踏品牌(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在中國的店面為10,516家,較2018年底數量增長4.6%。
除此兩大主力品牌之外,截止2019年末,KOLON SPORT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擁有185家店;Kingkow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擁有41家店;DESCENTE在中國大陸擁有136家;SPRANDI在中國大陸擁有114家門店。
2019年3年,安踏體育與其他投資者組成投資者財團完成對國際戶外頂級品牌Amer Sports的收購,這是中國服裝行業及中國體育用品產業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案例,此後公司組建新一屆董事會,面向全球化邁出重要一步。
財報中談及當下疫情,公司主席丁世忠表示2020年安踏國際堅持落實組織變革,以提升管理效益和協同孵化的目的,加速推進「協同孵化,價值零售,國際化」戰略。
安踏作為2022年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並在11月正式推出冰雪產品,公司方面稱完整的冰雪產品線將儘快完成。
這場港股四大本土體育鞋飾企業的競爭雖然尚未完結,但從目前已公佈的三家企業2019年的業績變化來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2019年業績的差距。現在,只等李寧的業績公佈,港股四大本土體育鞋飾企業2019年完整的成績單就可以完成。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