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滙豐控股(00005-HK)行政總裁祈耀年,4月28日於業績記者會上表示, 2020年首季列賬基準預期信貸損失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加24億美元;2020年全年預期將達70億至110億美元。
疫情下,他介紹滙豐控股於全球80%分行仍保持運作,利用科技讓21.7萬名員工繼續家居工作,維持環球業務於高服務水平,保持快速有效應對,以支持客戶需求。在香港,已為商業客戶批核逾300億港元的紓緩措施。在英國,已批核逾11.8萬宗零售客戶的支付假期計劃;並作出逾19億英鎊的疫情相關商業借貸融資支持計劃。
滙豐控股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受預期信貸損失及其他信貸減值準備(預期信貸損失)增加和收入減少影響,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同比下跌48%,降至32億美元,近市場預期下限。跌幅主要反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對全球的影響,以及油價下跌所帶來的衝擊。由於2019年第四季錄得商譽減值高達73.49億美元,2020年一季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環比虧轉盈,錄得17.85億美元,(上一季度為虧損55.09億美元);每股基本盈利0.09美元,(環比為虧損0.27美元)。
列賬基準收入同比下跌5%,原因是制訂壽險產品業務受到不利市場影響,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估值調整錄得不利變動,抵銷了收入的穩健表現(其中亞洲、環球資本市場業務、零售銀行業務和環球私人銀行業務的表現尤為硬朗)。
中國及香港市場面對疫情仍逆流而上,稅前利潤環比保持升勢。季內亞洲業務稅前利潤37.4億美元,環比跌7.4%;其中香港業務稅前利潤28.47億美元,環比增長8.9%;中國大陸稅前利潤6.53億美元,環比升7.2%。歐洲業務季內稅前虧損0.1億美元,大幅收窄99.7%;其中英國業務稅前利潤3.69億美元,環比減少29.8%。中東及北非區稅前利潤0.44億美元,環比大跌84.6%。北美洲季內稅前虧損1.1億美元,顯著收窄60.4%;其中美國稅前虧損1.77億美元,虧損擴大342.5%。
季內集團淨利息收益率為1.54%,較2019年第四季下跌2個基點,較2019年第一季下跌5個基點。隨著2020年第一季市場利率下降的影響全面浮現,預料未來數季的淨利息收益率會出現重大下行壓力。
列賬基準預期信貸損失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加24億美元,原因來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油價下跌對前瞻性經濟前景所造成的衝擊,以及新加坡一項與企業貸款風險相關的重大準備。預期信貸損失準備由2019年12月31日的92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3月31日的111億美元。
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季內貸款增加410億美元,存款則增長470億美元。貸款和存款增長的原因之一,是企業客戶提取現有及新增的信貸額度,並重新存入以增加現金結餘。存款結餘增加亦反映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持續增長。
儘管滙豐繼續進行投資,但由於與表現掛鈎的薪酬支出減少,加上酌情開支下降,列賬基準營業支出減少5%,經調整營業支出亦下跌3%。
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達到14.6%(2019年第四季:14.7%),當中已計及取消2019年第四次股息的影響。流動資金覆蓋比率為156%(2019年第四季:150%),存款餘額(存款結餘高於貸款結欠的金額)超過4,000億美元。
展望2020年,過去兩個月,2020年的世界經濟前景顯著惡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持續期長,導致客戶活動減少和環球利率下降,料將帶動預期信貸損失上升,並對收入構成壓力。滙豐控股在繼續進行策略投資的同時,亦計劃減少營業支出以紓緩收入下跌的部分影響,並會繼續嚴守成本紀律。上述因素預期將導致2020年的利潤率相較2019年大幅下降。
2020年集團會繼續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並檢討財務表現和業務計劃。期內,集團會衡量各項中期財務目標的適切性,並於公布2020年終業績或之前,重新審視集團的股息政策。
滙豐控股已暫緩部分轉型計劃,包括在削減成本和風險加權資產方面的若干項目,預料2020年的重組開支將較集團於2019年業績報告的估計為低。
滙豐亦預期2020年的風險加權資產會錄得中至高單位數增長,當中已計及信貸評級出現不利變動對集團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的影響。
滙豐控股2020年一季度業績,錄得營業收益總額140.18億美元,環比跌11.7%;其中來自淨利息收益76.12億美元,環比微跌0.5%;費用收益淨額31.23億美元,環比升6.3%;金融工具淨收益33.64億美元,環比大增42.9%;然而來自保險業務公允值則錄得淨支出35.8億美元(上一季度為淨收益11.6億美元);保險收益淨額則環比上揚83.1%至29.1億美元。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年回報率4.4%,(環比為負13.3%);平均有形股本年回報率為4.2%,環比降1個百分點。
分部表現看,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稅前利潤為3.43億美元,環比大跌77.7%;商業銀行環比稅前虧轉盈,獲利6.09億美元(上一季度稅前虧損13.3億美元);環球銀行及市場業務稅前利潤9.95億美元,(上一季度稅前虧損28.19億美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稅前利潤1.2億美元,(上一季度稅前虧損3.56億美元)。
A: 已向核數師作諮詢,採取較保守的態度,疫情在今年以後時間仍會影響全球經濟,並關注會否出現第二波疫情發展,預期信貸情況於今年餘下時間仍會較遜色;亦考慮及油價低企的壓力。滙豐控股保持穩健資本和流動性,應對疫情。
A: 要視乎疫情的發展情況,業務表現,息率環境等因素,將於今年第4季進行檢討。應英國監管當局要求,滙豐控股取消了2019年第4季度股息,並延續至2020年度首3季,這是艱難決定,對小股東造成影響。集團保持穩健流動性和資本,普通股權一級比率達14.6%。
A: 滙豐控股的重組計劃於2020年仍在推進,如零售、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的改革,投資轉型數碼化銀行等;只是暫緩裁員計劃,這對員工以至客戶更為適合。現時過早談論何時再重啟裁員計劃,在艱難時刻集團對員工作出了支持。
A: 集團已暫緩裁員計劃,這個時候推行並不適合。集團將在員工以外的途徑推行成本控制,所推行的策略投資也會變得緊謹。不過在數碼化方面的投資仍會繼續,過往數碼化投資加強了管理,移動平台亦增加商業活動;在疫情下,對數碼化需求正不斷提升,首季集團在數碼化繼續投資了12億美元。
A: 疫情對社會帶來挑戰,滙豐控股將盡力協助重建經濟。環球各地政府相應推出紓緩政策,如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百分百擔保計劃,英國推出支付假期計劃,對重建經濟發揮一定作用。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復蘇,歐美地區於第2季仍然艱難,期望於下半年現復蘇苗頭。
A: 滙豐控股於數年前才進行了遷冊,目前沒有計劃再檢討。
A: 中國、香港地區復蘇情況有鼓舞跡象,商業活動於3、4月有所回升,疫情亦受控,期望於第2季持續。香港裁員計劃沒有重啟時間表。相反,香港、港珠澳大灣區以至亞洲地區充滿增長潛力,集團於未來數月以至數年,將繼續在這區內投資更多資源,包括資本、員工。
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對滙豐客戶造成的經濟衝擊,是導致我們今年以來財務表現變動的主要因素。疫情導致第一季的預期信貸損失增加,拖累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
滙豐在歷次危機中都與客戶休戚與共,我們正竭力協助他們渡過這個前所未見的困難時期。滙豐資本強勁、資金雄厚、流動性充裕,有足夠實力為客戶提供支持。我們針對不同市場提供的援助措施,備受個人及工商客戶歡迎,並會繼續因應他們不斷變化的需要,迅速提供適切協助。我們並與世界各地政府緊密合作,將財政支援迅速有效地導向實體經濟。
我極度關注滙豐員工的福祉,為了減低他們在這段艱難時期所面對的不明朗因素,我們已暫緩2月份公布與業務轉型相關的大規模裁員計劃。但我們會繼續推行其他改革,致力加強業務能力和精簡架構,務求於日後復甦來臨時能更有效地協助客戶。」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