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资本邦获悉,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冠新材”)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民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型复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背板。报告期内,公司太阳能电池背板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9,204.83万元、85,717.38万元和88,358.09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9%、99.20%和94.11%。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明冠新材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5.95亿元、8.67亿元、9.46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721.16万元、8849.51万元、1.05亿元。
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的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明冠新材称本次拟募资4.10亿元用于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这不是明冠新材第一次闯关资本市场,公司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1月分别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闯关创业板。
图片来源:证监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5日,明冠新材却被证监会出具监管警示函。证监会表示,经查,明冠新材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完整、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明冠新材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风险:
(一)技术落后及被替代风险
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产品功能等方面的竞争。在下游组件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及客户需求多样化的驱使下,公司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持续保持产品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同时,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和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的风险。
(二)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拥有的原材料配方、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工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均显著增长,这均得益于公司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尽管公司已经在制度、人员、专利保护、股权等方面做了较详尽的安排,采取了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但如果公司的核心技术失密,将会对公司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但现阶段光伏产业的发展仍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光伏产业自身的技术进步与制造成本的下降,各国政府给予的补贴也不断下降,光伏产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也逐步减弱,光伏产业实现不依赖政府补贴独立发展的趋势确立。但是,在中短期内若各国政府调整其补贴政策,光伏组件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有可能发生波动,这仍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明确要求各地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光伏行业去补贴化将成为主流,减少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加速进入平价上网时代。该新政实施后,补贴退坡、规模指标下降,直接导致我国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下滑,进而影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当期盈利水平。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44GW,较2017年下降了17%,对公司2018年度的经营业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9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61号)、《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关于公布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9〕594号)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对光伏发电政策进行积极的调整,引导光伏行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虽然从长期看来,“531光伏新政”的实施有利于包括本公司在内的拥有先进技术、高质量低成本产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提质增效,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但是短期内可能持续对光伏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光伏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与全球及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情况及未来预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虽然公司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客户资源、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若未来全球或我国的宏观经济发生调整或出现波动,导致影响光伏行业整体的发展,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五)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受光伏发电行业提质增效、补贴下降等市场形势变化以及“平价上网”相关政策压力的影响,组件生产企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从而不断压缩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和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将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六)国际贸易保护风险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世界各国均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出于保护本国光伏产业的目的,欧洲、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继2014年12月认定从中国大陆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后,于2018年1月确认通过“201法案”,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为期四年的保障措施关税,2018年-2021年税率分别为30%、25%、20%、15%;印度于2018年7月决定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两年的保障措施税;土耳其于2017年4月对华光伏组件反倾销案做出终裁决定,认为中国进口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对中国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决定在2018年9月结束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双反措施,但并不确定是否会重启“双反”调查。
国际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光伏行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光伏制造行业的发展。若未来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恶化,海外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减弱,行业系统风险将可能加剧,从而对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
(七)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46%、61.86%和56.08%,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32%、25.48%和24.16%。近年来,发行人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客户数量和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发行人客户结构呈现出持续不断优化的趋势,对单一主要客户不存在重大依赖。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下游客户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企业集中度较高,这与行业整体情况相符。由于光伏组件有25年的持续运行需求,需要供应商提供相应的产品质量保证,因此大企业的品牌、技术、市场优势更明显。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的加强,公司积极开发新的客户以降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公司主要客户均为行业内的大型组件厂商或光伏行业中上下游一体化集团运营管理的大型企业,其通常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且其多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其自身的经营透明度较高、经营状况较为稳健,公司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公司与其的业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虽然如此,但是重要客户的销售收入对公司经营业绩仍有较大的影响,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或财务状况出现不利变化,或者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动,这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八)应收账款债权损失风险
在经过2012年的低谷期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进一步加大对光伏行业补贴力度的扶持政策。2013年以来,行业逐步走出了低迷,行业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步转好。近年来,虽然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是行业内部分公司经营状况出现波动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如海润光伏、昱辉阳光等业内公司均发生过严重的经营危机。报告期内,由于部分客户支付能力下降,为及时收回货款、将给公司造成的潜在损失降到最小,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包括:1、及时提起诉讼,争取在客户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前尽快实现应收账款收回;2、采取以收回组件抵减货款的方式收回货款等。
随着“531光伏新政”的出台,近几年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行业在短期内将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发生了财务状况不良的情况,公司对其应收账款债权可能因此发生一定的损失,公司对此保持了密切的关注,并将择机采取相关措施,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未来,如客户经营状况继续出现波动,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包括上述措施在内的多种合法、有效手段用于收回货款、降低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这将有可能造成公司经营损失,给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头图来源:图虫
转载声明:本文为资本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为侵权。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