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疫苗上市進行時 康希諾領跑國内疫苗股 硬剛阿斯利康和莫德納
原創

日期:2020年7月21日 下午6:40作者:李瑩 編輯:彭尚京

疫苗或許才是人類抵禦病毒做得最後抗爭。

這一波,那一波,新冠疫情似有捂不住的意思,在全球呈現燎原之勢。借用張文宏醫生所講,就算疫情不結束,疫苗很快也就會出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誰先研製出疫苗,誰就成為「救世主」。全球生物醫藥市場,正在進行一場疫苗競賽。

而眼下,似乎已經進入衝刺階段。

領跑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康希諾一直走在風口浪尖

一直領跑國内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研發,其研製的新冠疫苗已滿足應急使用的技術要求,屢傳利好的康希諾,最近又火到國際。

2020年7月21日,公司公告,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臨床試驗二期結果顯示,疫苗安全的,並能誘導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相關研究結果論文已經在柳葉刀發佈,成為全球首個正式發表的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數據。

消息發佈,康希諾生物高升康希諾高開近7%,報221.80港元,截止收盤股價漲幅1.35%,市值逾468億港元。

康希諾是國内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進展最快的生物醫藥企業。

這離不開公司「黃金搭檔」,軍事科學院陳薇團隊,此前雙方曾在2014年共同研製埃博拉疫苗。

本次新冠疫苗同樣是康希諾與陳薇團隊合作研發,根據我國《疫苗管理法》,該疫苗已滿足應急使用的技術要求。

早2020年6月25日,該款疫苗就已獲軍隊特需藥品批件,僅限軍隊内部使用,有效期一年。

與軍事科學院合作,康希諾一直走在風口浪尖

康希諾不再是港股市場普通的一員未盈利的生物藥企。

因為擁有國内唯一的腺病毒載體平台,2014年康希諾成功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研發和生產抗擊埃博拉的疫苗的機會。

本次新冠疫情爆發,再次借助與軍事科學院合作,共同研發新冠疫苗,康希諾再次走到風口浪尖。

康希諾(06185-HK)在二級市場賺翻了。

公司股價從2019年11月19日的38.14港元,一路飙升至2020年5月21日的285.80港元的歷史最高價,股價翻了7.5倍。

縱觀公司在二級市場表現,2019年11月19日是個節點。在這之前,公司股價表現平平,一直處於30+港元水平附近徘徊。

到當年11月19日,公司股價開始擡升,11月20日漲到41.80港元(以下均為收盤價),22日漲至45.70港元,在過了一個週末後,25日漲至49.90港元……

直至1月21日白岩松連線鍾南山當天,公司股價漲至62.50港元。

二級市場的嗅覺最是敏銳,如此急劇的股價增長,如果不是有利好出現,單靠業績增長絕達不到如此魔幻的增長效果。

新冠疫苗競賽異常激烈,只爭朝夕

和康希諾一樣,國内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投入到疫苗研發中。

其中,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研發進展最快,已經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並已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

此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在受訪時表示,樂觀估計,國產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最快或於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滅活疫苗方面,截止今年6月末,科興生物、中生集團和武漢所研製的疫苗也已經進入三期臨床。中生集團和北京所、中國醫科院醫學生物研究所疫苗研究已經進入二期臨床。

其次,沃森生物、蘇州艾博、軍事科學院聯合研製的mRNA疫苗已經進入Ⅰ期臨床試驗。6月26日,沃森生物公告,mRNA疫苗進入Ⅰ期臨床試驗,成為我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

同樣是基於mRNA 技術,復星醫藥在2020年7月16日公告,其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也已經啓動I期臨床試驗。

重組蛋白疫苗方面,光大證券研報顯示,智飛生物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疫苗已經進入二期臨床。

此外,康泰生物、康眾生物、斯微生物的疫苗還處於動物實驗階段。

疫苗上市進行時 康希諾領跑國内疫苗股 硬剛阿斯利康和莫德納

中國新冠疫苗濟濟一堂,可謂佔儘全球半壁江山。同國内一樣,全球各國疫苗競賽,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誰將拔得先機?

據《柳葉刀》介紹,目前全球大約有250種候選新冠病毒疫苗在研發中,其中至少有17種疫苗已經到達臨床試驗階段。

和康希諾一起在7月20日登上柳葉刀雜志的,還有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的病毒載體疫苗,以及復星的夥伴BioNTech與美國輝瑞研製的mRNA疫苗1/2期的積極進展。

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的疫苗有望在今年9月大規模上市。

除此之外,美國Moderna(莫德納)仍然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

據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報道,莫德納(mRNA)疫苗將於7月27日啓動三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在全美87個地區進行,招募3萬名志願者。

與此同時,7月15日,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透露,美國到今年底將能達成開發成功新冠疫苗的目標。

全球藥企競相逐鹿,大國間籌碼爭奪,新冠疫苗的經濟、政治高度已經空前上升。最後提一句,如果能抱緊這個夥伴,復星醫藥勢必將走出低迷。

新冠疫苗將帶來可觀利潤,但未來商業化存疑

全球疫情持續惡化,勢必為新冠疫苗帶來可觀利潤。這個利潤首先來自病毒肆虐嚴重的歐美國家。

以美國為例,特朗普政府在扶持Moderna、強生、默沙東和輝瑞研發疫苗之外,今年5月,還為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疫苗研發提供12億美元,並預定3億劑。

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荷蘭四國也與阿斯利康簽署協議,倘若其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將立即向上述四國進行供貨。

英國阿斯利康似乎成了疫苗首個撞線者,就連日本也與其進行約定,預計年底可以實現接種。

雖然中美英大國多個疫苗已經進入三期試驗,當仍要看到風險所在。因為迄今尚未一款新冠疫苗真正上市,正像張文宏評價疫苗研發,只聞腳步聲,不見人下樓。

就疫苗臨床試驗問題,財華社咨詢了醫學博士邱曉芳。她表示,一期臨床試驗是測定安全性,二期試驗是測定其生化指標的有效性。

一期、二期試驗通過會有一半的上市機會。

三期試驗是真正接種到有感染風險人群上,採用對照等手段去看有沒有起到真正保護作用。這個試驗期相對較長,只有三期成功了,疫苗才可上市。

但現實中,往往很多看似很有希望的疫苗會折戟在第三期試驗,艾滋病疫苗就是其中一個。

最後一個風險就是,新冠疫苗會和埃博拉疫苗一樣,在解決疫情危機後或被做為國家儲備安排封存,不像其它疫苗那樣被商業化。

風險要正面認識,在大國競賽後,筆者也希望有越來越多合規疫苗上市,解決人類疫情危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6月22日
業績盈喜卻引憂,精優藥業審計「難關」如何破?
5月20日
香港醫思醫療:收購再下一城,業績與風險之間的抉擇
4月28日
泰淩醫藥:困境之中,唯有「自變」才能存活
4月8日
收購再下一池,愛康醫療將迎來發展新契機?
4月6日
淨利一增一減,詳解CRO龍頭康龍化成和藥明康德背後的差異化
3月30日
主力產品被禁售,百濟神州損失有多大?
3月20日
股價逆勢翻倍,市場看中了微創醫療什麽?
3月19日
福森藥業淨利下挫超45%,雙黃連銷量不給力?
3月18日
聯手BioNTech共抗COVID-19,復星醫藥加速mRNA疫苗領域佈局
3月18日
維亞生物:全年淨利潤或增1.8倍,有何看點?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10:32:02
更多
17:37
安踏體育(02020.HK):擬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
17:34
安踏體育(02020.HK)首季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錄得高單位數正增長
17:21
港投公司與WeLab宣布啟動戰略合作
17:16
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料2024/25年度綜合稅後純利6.13億港元 按年升10%
17:05
國際家居零售(01373.HK)斥13.74萬港元回購15萬股
16:55
江山控股(00295.HK)首季總發電量同比增加4.66%
16:49
迅銷(06288.HK)中期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9.2% 4月11日復牌
16:40
【盈喜】安德利果汁(02218.HK)料首季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0%-70%
16:37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3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16.3%
16:20
奇正藏藥:近期與CBA官方聯賽達成合作 正式成為CBA聯賽官方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