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會議直擊】平安好醫生和智慧醫療業務技術合作攜手打造醫療生態圈戰略
原創

日期:2020年9月24日 下午8:02作者:龔娜 編輯:彭尚京

中國平安集團(02318-HK)於9月22日在深圳舉行投資者開放日活動,首次全面講解醫療生態圈戰略。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平安好醫生臨時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方蔚豪、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平安智慧醫療首席執行官高孟軒、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均出席該開放日活動。

陳心穎在活動上表示,中國醫療服務機構壓力巨大,且存在資源配置出錯,如小病大治,大病遠治,大部分病人集中在極少數三級醫院區域里。同時基層機構存在設備老化,缺醫少藥,醫護資質差等情況導致群眾信任感不足。此外,不同城市的醫保政策差異大,形成數據未貫通的情況。對此,平安提出打造醫療生態圈這樣的一個長期戰略。

陳心穎指之所以打造醫療生態圈基於三個方面考慮,第一個醫療健康市場潛力巨大。受人口老齡化,居民收入增長和政府鼓勵驅動等影響,中國醫療總支出持續增長,預計該市場規模2019年到2030年將從6萬億增至16萬億人民幣。

第二個,平安集團醫療生態圈戰略協同顯著,且該戰略是平安長期戰略核心之一。陳心穎表示,平安在醫療健康領域已有20多年的經驗,生態圈包括12個子成員單位,通過服務用戶,服務提供方、支付方深挖價值,服務政府撬動核心資源,建立科技壁壘來產生巨大協同效應。此外,平安將助力金融主業獲客,保險加健康結合,打造有場景,有溫度,有服務的保險,為來自醫療生態圈的金融客戶帶來更高價值。

第三個,平安擁有最大的互聯網醫療流量入口及領先的線下醫療服務提供方網絡,為政府提供一流的解決方案。與保險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相比,平安擁有巨大競爭優勢。

方蔚豪在活動上表示,平安好醫生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療流量入口,且具有與平安集團醫療生態圈強大的協同效應。平安集團為平安好醫生提供巨大的客戶資源(2.1億金融用戶),渠道資源(超400萬企業客戶)及醫療科技支持。平安好醫生於2020年中開始全面戰略升級,包括更多元化渠道,更加創新的服務,更深入的醫生網絡及線下服務網絡,為用戶搭建專業的醫患溝通橋梁。

方蔚豪指平安醫療生態圈擁有品質品牌、渠道資源、客戶資源及醫療科技四大支撐,為3億多個人用戶提供高質量在線醫療服務,為2.1億金融客戶創造保險與健康服務的深度結合及為400萬企業用戶打造創新健康方案。目前,平安好醫生已上線14家互聯網醫院。

高孟軒提到,對於平安的智慧醫療來說,平安希望能夠使用技術的方式,能夠真正的去賦能平安線下的一些機構,以及包括平安的醫療健康的提供者。因為平安關注線下,所以會更加關注於整個的一個跨生態圈,以及包括泛醫療健康圈。高孟軒指出這是一個巨大的萬億級的市場,能夠幫助平安更好的服務政府、醫生,平安的機構,還有藥企以及患者,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幫助平安真正補缺市場當中的價值。同時平安希望能夠帶來人工智能以及包括價值的一個新的挖掘,能夠真正的在服務上疊加更多的質量值,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不同的公司之間是如何形成協力的,平安希望能夠形成一種多方協力的收入模型達成。第二點通過平安快速的增長,目前已經覆蓋了超過90座城市,以及包括2萬家以上的醫療服務的提供者,平安目前服務了45萬名醫生,而且通過為醫生賦能的一個平台,能夠真正的幫助到250萬名慢病的患者,能夠幫助這些慢病患者更好的去管理自己的疾病,這些都是通過科技平台來進行賦能的和支持的。

目前的話平安已經有了3000多個不同的一個人工智能的模型,包括在診斷前能夠幫助患者實現自我診斷,能夠幫助患者去到合適的專科,同時能夠為醫生在接診患者之前就收集到患者的相關信息,通過臨床的信息更加方便快速準確的幫助醫生實現疾病的診斷以及包括治療。同時平安還有人工智能圖片這樣的服務,平安目前在中國護理人員數量是有巨大的一個缺口,平安希望未來在人工智能能夠在這方面扮演自己的一個應有的角色,來真正的來彌補資源缺乏上的鴻溝。

平安集團在活動中提供問答環節,管理層回答記者提問,節錄如下:

Q: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麽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好醫生要去做戰略2.0的這樣一個升級,做出這個戰略升級,在這個行業層面的主要動因有哪些?然後第二個問題,未來在2.0戰略下,平安一個線下服務網絡將加速建設,平安將依託哪些方法去做到這件事情,或者說依託什麽樣的方法讓行業的各個參與方去積極的配合做這件事情?

A:平安好醫生過去從成立以來到2018年上市以及上市之後,到現在一直在高速的發展,那麽它的發展實際上是中國的互聯網醫療或者在線醫療發展的一個折射和這樣的一個印證。

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對於平安的社會經濟和人民群眾的整體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疫情影響背景下,對於互聯網醫療這樣的一個大的業態,大的領域的認知,實際上是在一個加速推動的。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從平安的用戶的層面,以及說平安原來傳統的一些醫療工作者,這里包括醫院的院長,包括一些醫生,他們更多地認識到,實際上在線上的醫療已經逐漸成為可能,而線上的醫療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被予以重視的方向。所以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加醫保也在不斷的推出,被不斷的加碼。

我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平安好醫生更是要在平安一個大的環境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推動下,要能夠牢牢抓住這次機遇,不斷去升級平安在已經有的率先推出的私家醫生這個基礎上,平安希望把它去擴展到能夠分層分類,為不同層次的家庭和個人提供不同層次的針對性的私家醫生和家庭醫生的服務。

同時平安也希望把平安的在線醫療,能夠把它的專業性,把平安醫生的整體的層級性能更多的提升,讓更多的患者可以去相信他的問題可以在線上去解決,要更多的讓平安的患者他能夠去把他的問題交給線上的這部分,可以通過線上來方便解決,所以這部分我想平安需要去加大平安整體醫療的專業化的建設。

Q:想問一下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目前是囊括了多家子公司,那麽總體的佈局以及各自的角色是如何考慮的?那麽相比同業來說平安有什麽優勢?

A:平安跟其他的不管是傳統金融保險的對競爭對手也好,或者是互聯網科技公司也好,平安對待醫療是非常認真的以及作一個長期的投入。

第二個是中間的醫療服務提供商,這里平安分了線上和線下,好醫生立志作為線上很好的旗艦店,線下平安通過智慧醫療能去覆蓋和撬動,尤其是在公立醫院的資源的這一塊,結合這樣的好的服務,支付端把醫保整合出來,這樣子的話平安可以得到流量產品和服務的協同。

其次就是平安的政府和科技,其實是平安協助政府作為一個流量的抓手,因為通過他們平安可以進入醫療的機構和醫生,醫藥企,然後技術是平安的差異化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協同來看整個生態圈來去做這個事情。但是平安覺得這個才是真正可以撬動整個價值,也是一個不容易被複製的門檻。

Q:好醫生跟平安智慧城市開始都面臨to g和to b方面的業務,他們的差異是什麽?在哪些方面所以兩家能夠聯手合作,在哪些方面他們還有一定的競爭關係?

A:對於好醫生來說,這種合作更多專注在精選頂尖的一些機構,頂尖的醫生來跟他合作,把他的服務能夠在網上進行延伸,但是平安是非常精挑細選的,而智慧醫療就不一樣了,它更多是要覆蓋更大的一個服務面,儘量覆蓋更多的人群,但它更多是用技術來賦能的,輕量化的一種服務來影響他們的一個服務流程,這是他一個差異。

第二個,平安也會跟基本頂尖的醫院合作,一般說是比較大的一些機構,他們本身病人數量太多,它希望平安給它提供一個線上的健康和診療的一個服務,這是業務和技術的合作,平安好醫生提供線上這部分的部分,然後他們用他們的線下的網絡,會有不同的收入分成,多少是在線上做的,多少線上做的,平安是給他們這種大醫院做一種補充和輔助。

第三個就是智慧醫療了,它是從監管更廣闊的一個角度來講的,很多的省份為什麽他沒有能夠開放更多的這種線上的互聯網醫院,首先是限制很多什麽能在線上做,什麽線上做了可以報銷,從這一個社保和衛建委的角度來說,你必須要得到有效的監管才可以,他一定要有嚴格的規則來來監管它,所以平安有這種輪輔式的一個平台。

所以好醫生和智慧醫療它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他們面向不同的部門滿足不同的目標需求,一個是專注在業務合作,另一個更多是技術賦能,能夠技術賦能,面向更大廣闊的一個市場。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4日
【會議直擊】金发局建議逐漸引入與A股掛鉤的香港上市結構性產品
9月17日
【會議直擊】香港證券業協會:截至8月31日香港共有31間券商停業
9月16日
【IPO追蹤】東軟教育明起招股 辦學方向聚焦培養IT專業人才
9月14日
【會議直擊】國際濟豐包裝對內需市場信心滿滿
9月9日
【IPO追蹤】效果類自媒體營銷服務提供商樂享互動把握5G下的新機遇
9月7日
【會議直擊】飛達帽業純利同比跌97.8% 但電商業務上升約7成
9月7日
【會議直擊】中國旭陽佈局氫能源業務
9月4日
【IPO追蹤】內地虛擬商品及服務提供商福祿控股與互聯網巨頭共舞
9月3日
【會議直擊】煜盛文化純利大升154.9% 今年綜藝和影視劇佔比有望持平
9月2日
【會議直擊】數碼通5G上客量超預期

視頻

快訊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02:07:13
更多
17:39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佈《證券公司並表管理指引(試行)》
17:32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訪問日本相關機構
17:30
國家新聞出版署等十部門印發《網絡出版科技創新引領計劃》
17:20
中國中冶:2025年將結合行業發展情況等因素 在綜合評估後進行減值計提
17:11
商務部:2025年1-3月全國吸收外資2692.3億元人民幣
17:10
創識科技(300941.SZ):目前沒有涉及跨境支付業務
16:51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柬埔寨有關部門簽署三份合作文件
16:47
金融監管總局:保險公司應當優化代理制保險銷售顧問的管理機制
16:33
國家發改委與馬來西亞有關部門簽署三份合作文件
16:21
有研新材:公司在固態電解質原材料方面有所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