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月的尾巴上回望,月初那個長達8天的假期意義非凡。作為疫情後首個中秋國慶長假,它已經成為國內消費復甦的一個分水嶺。
在這之前,各行各業遭受疫情重創,雖已穩步復甦,但國人的正常文化娛樂仍未能恢復如前。
國慶長假為電影行業開了個口子:自9月25日起電影院上座率從此前的上限50%放寬至不超過75%。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10月1日至8日,國慶檔觀影總票房累計超39.5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近億,為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相較於2019年同檔期44.66億元下滑約11.8%。
考慮75%上座率限制,今年國慶檔總體表現較好,觀眾觀影情緒依舊高昂,中國電影業正在撥開疫情陰霾,走向暖陽。
面對行業復甦的機遇,阿里影業(01060-HK)有備而來。
公司新近將推出劉德華監製的《拆彈專2》、許鞍華執導的《第一爐香》、路陽執導的《刺殺小說家》,以及與追光動畫打造的《哪吒重生》等影片。
此外由淘票票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的戰爭劇情片《《金剛川》將於10月23日上映,觀眾對這部影片比較期待。在10月20日劉濤「聚划算·衝擊播」直播中,《金剛川》6萬張隨心看優惠券一售而空。
當前電影行業核心邏輯依然是「內容為王」,優質IP、動人劇情、精良製作是驅動票房的核心因素。行業後續關鍵增長要素在於優質內容的供給。
阿里影業將憑藉「優質內容」+“新基礎設施」雙輪驅動戰略,堅持「創作有影響力、正能量」的內容。
公司近年來推出的「錦橙合制計劃」,已在電影投資、製作、宣發等方面與業內多家企業達成合作。
10月22日,阿里影業與嘉凱城集團在上海舉行合作儀式,就電影投資、電影發行以及電影票務等諸多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經歷一個安全無故障的國慶長假,電影上座率或將進一步放寬。觀影人群增加猶如源頭活水,為電影業全產業鏈注入活力。
國慶檔的快速復蘇驗證了觀眾旺盛的觀影需求。在回歸常態化經營之後,國內電影行業依然存在極大的增長潛力。
隨著電影行業步入常態化經營,手握多部優質影片,以及春節檔良好預期,阿里影業各業務板塊在下半財年將迎來樂觀增量。
回望上半年,影視行業營收及利潤同比均有較大下滑。
據新時代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行業營業收入45.7億元,同比下降65.66%,歸母淨利潤-15.2 億元,同比下降231.11%。
2020年第二季度行業營業收入26.8 億元,同比下降 79.62%,歸母淨利潤-33.1億元,同比下降1025.5%。
在行業大環境潰敗下,阿里影業及時止損。公司預計於截至9月底止6個月期間的2020/2021上半財年,虧損較去年同期虧損約3.9億元收窄約55%至60%。
雖然疫情對電影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和市場環境帶來嚴峻挑戰,但作為阿里生態一員,阿里影業現金儲備充裕,電影和電視劇儲備片單充足。
背靠阿里巴巴生態系統,阿里影業以互聯網技術深度改造電影行業,迅速成長為電影行業魁首,擁有粉絲運營、投融資、內容生產製作、宣傳發行和院線服務平臺全產業鏈娛樂平台。
行業一旦復甦,糧草充足的龍頭會聞聲而動。在國內復工復產之初,阿里影業就已經在迅速行動。
公司在復工後首部重磅大片《八佰》是公司與華誼兄弟聯合出品,票房已超31億元,位列年度上映新片票房第一、中國電影歷史總票房第九。
今年七夕推出新作《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單日票房達2.7億元,成為七夕檔影史票房冠軍。
作為阿里系一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僅是阿里巴巴的使命,也是阿里影業的使命和願景。
公司在謀自身發展同時還全力支持行業復甦。從技術、產品、宣發等多方面投入,力圖用科技手段消除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未來阿里影業將繼續專注在影視全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的數字化能力,同時,繼續依託阿里巴巴集團生態優勢,實現生態協同的經濟效益。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