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市场如此多娇,引无数电商竞折腰。
前有生鲜电商鼻祖易果生鲜宣布破产重组,后有多点Dmall完成腾讯(00700-HK)、兴业银行(601166-CN)抛出的C轮5亿美元融资。
在这块未来可以切割的市场大蛋糕面前,众多有投资机构大佬撑腰的新兴电商们前赴后继杀入生鲜快消数字零售领域。打下这块江山不容易,就如20年前阿里在众人不解的环境下历经险阻打造出了如今的互联网电商江山,不过未来生鲜电商市场也许只有一个阿里和一个京东,也许还会诞生出一个“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生鲜电商版拼多多。
总之,生鲜电商市场在当下没有捷径可走,融资、烧钱、负债、挣扎,甚至是死亡,入局的企业们必须要面对这个没有先人走过的无人之境。
实际上,生鲜电商诞生时间并不晚,在2005年淘宝网和京东商城刚成立没多久,繁华的上海市场就出现了一家名为“易果生鲜”的电商企业,易果生鲜看中了这座城市注重生活品质的广阔人群,通过“全程冷链运输,全年无休鲜活配送”的冲劲打响了我国生鲜市场发展的第一炮。
拥有“互联网+消费”标签的易果生鲜成功吸引了阿里(09988-HK)的眼球,2013年起,阿里及旗下云锋基金以及苏宁(002204-CN)、高盛等行业大佬重金投资易果生鲜。成立至今,易果生鲜累计获得近60亿融资。被大佬们“左拥右抱”的易果生鲜占尽先机,组建了冷链物流平台安鲜达以及上游供应链平台云象供应链,在2017年易果集团GMV高达100亿,可谓是风光无限。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分食者。易果生鲜试探的生鲜电商赛道此后变得拥挤起来,2007年-2012年,京东生鲜、天天果园等企业相继成立;2013年至今年,赛道引来更多的资本持续涌入,甚至多家企业跨行进军,每日优鲜、一米鲜、叮咚买菜相继成立并获得融资,天猫、美团(03690-HK)、苏宁等都布局了生鲜领域。而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的生鲜到家业务按下快捷键,众多传统大型商超凭借线下优势纷纷布局到家业务,如永辉超市(601933-CN)、高鑫零售(06808-HK)、重百超市上线自营到家业务平台,订单量在疫情高峰期取得明显成效。
这意味着,生鲜电商这个赛道日趋拥挤,行业巨头从投资创业型企业到亲自上马,标志着行业洗牌的阶段正加速到来,尽管这个行业几乎无参与者能实现盈利。
不仅如此,今年来借助疫情带来的历史契机,不少新兴生鲜电商平台不惜砸入重资大力进行用户补贴、将触角伸向一二线城市人口集中的社区扩大业务规模,抢占这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以福州企业朴朴超市为例,其以前置仓为商品暂存中转点,在前置仓配置专业骑手团队,今年以来不断加码覆盖广州、深圳等地市场。财华社记者获悉,近期,朴朴在深圳雇佣大量人员在各大社区、工厂、交通枢纽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进行推销,消费者下载朴朴APP并购买生鲜产品后可获得1元新手礼包,消费者可以1元钱购买8枚鲜鸡蛋以及3包抽纸,并获得多张满额减免的优惠券。
在朴朴大力拓展市场下,朴朴骑手团队在深圳多个街道十分活跃,朴朴APP亦获得大量好评。这表明,朴朴此种推广方式成效明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何这些新兴生鲜电商还有如此大的底气砸钱入局?这是因为背后有财团不断的进行资金输血。
上图显示,今年以来不断有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平台获得融资,其中号称日均订单已超过700万单、2019年度GMV已达100亿元的社区团购领域龙头——兴盛优选一口气在今年7月获得8亿美元C轮融资,多点Dmall、谊品生鲜等多家企业亦获得腾讯、联想创投等投资机构的青睐。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国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领域已累计发生十余次融资,金额达百亿人民币。
百亿资金的扶持下,这些生鲜电商平台摩拳擦掌大干一场,资本博弈的趋势并没有减弱的信号。例如,善于与连锁商家合作共赢的多点Dmall此次获得28亿的巨资注入后将拿出约10亿投入到技术研发用于零售联合云的持续迭代。其还通过以Dmall OS和MiniOS 为基础的技术中台,帮助大商超和社区小业态完成数字化转型,这无疑对其他生鲜电商平台带来紧迫感:市场份额可能很快就被他抢占了!据悉,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多点Dmall已与120家连锁商超达成合作,覆盖全国超13000家线下门店,多点全渠道用户突破1.5亿。
而谊品生鲜近年连获融资后,门店扩张十分迅猛。在2018年约有门店400多家,截至目前有近900家,覆盖国内17个城市并且已经下沉到地级市县,成为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牌之一。两年累计获得47.4亿元的谊品生鲜也快马加鞭下沉到地级市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下及线上业务的加速扩张、全产业链整合、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以及全国物流仓配的布局。按照谊品生鲜预计,2020年将开店800家。
生鲜电商近些年来热闹纷纷的另一面,则是众多平台轰然倒塌,有人彻底凉了,有人在求生之路上挣扎,整个行业可谓是“蓝海”和“血海”相互交织。毕竟,以烧钱著称的生鲜电商行业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离盈利还相差甚远,大浪淘沙的残酷不断在市场上演。
生鲜行业毛利低、经营难度大,且消费者线上买菜习惯养成难,经过多轮洗牌重组后,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倒闭破产,行业内只剩下少许获得大量资金输血的企业,而且普遍经营难题不少。
数据显示,我国2018-2019年倒闭的生鲜电商品牌有36家,如果算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公司就更多了。单单在2019年,“小象生鲜”、“妙生活”、“迷你生鲜”、“呆萝卜”、“吉及鲜”、“我厨”和“易果生鲜”等多家生鲜电商被曝出资金链断裂、融资失败、大规模关店、裁员等各种不利消息。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仍旧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而近日宣布破产重组的易果生鲜足以表明,烧光60亿也未必能在生鲜电商行业存活下去。2018年被阿里巴巴失宠后,易果生鲜开始转型从2C向2B发展,为包括盒马、大润发、饿了么在内的阿里生态内新零售、新餐饮服务提供供应链、冷链物流方面的支持。但易果生鲜仍后继乏力,因为冷链物流是做B端的必经之路,而冷链领域是深不见底的无底洞,损耗巨大。易果生鲜一站式的冷链物流关于到仓储、质检、产品加工包装以及配送服务,需要巨额的资金进行维持,整体规模化盈利是长期难以实现的难题。
易果生鲜此前喊出“2018年实现盈利”的口号却在2018年后两年时间里倒下,重要原因是失去了阿里巴巴这个“摇钱树”的支持,失去了资金和资源,易果生鲜在这个行业不会有好下场。天眼查显示,易果生鲜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7年8月天猫投资的3亿美元,在随后未获资金注入以及高昂的成本压力下,易果生鲜过于依附资本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花光了60亿后至今还欠下23亿负债,落入了资本的怪圈内。
那财力和资源雄厚的阿里在生鲜电商领域的探索又如何?
在2019财年,阿里新业务lazad、盒马、饿了么、菜鸟等一共带来的亏损高达254亿,盒马具体亏损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在以上如此多的生鲜电商平台中,若失去了投资机构的资金扶持,会不会有更多的易果生鲜出现?这值得我们思考。
从易果生鲜的发展史、行业融资状况以及倒闭潮可看出,这个行业通往盈利的桥梁直至目前仍还未稳固,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技术去进行矫正。
“易果生鲜的结局,或许就看阿里对它的爱怜还剩多少了。”有观点如此说道。这是生鲜电商行业壮士的无奈,但它的探索对生鲜行业仍具有重要意义,都为生鲜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烧钱之下的落寞,也虽败犹荣。
当前,生鲜电商赛道在不断变化中,冷链物流在不断完善,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在逐渐提升。生鲜电商和食品企业的供应链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这或许是未来生鲜电商行业实现盈利的突破口。
虽然生鲜电商的玩家们“死伤惨重”,但看好的人依然不少。除了今年以来不断有巨额资金向生鲜电商平台输入动力,疫情之下行业也迎来机遇。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生鲜电商用户粘性大幅飙升,生鲜消费线上化习惯正在快速养成。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第二季度新增近66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2.3%。
同时,生鲜电商行业规模未来增长虽会有所下滑,但仍有不错的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7054.2亿元,较2020年增长74.58%。并且中国生鲜电商市场集中度也将会不断提升,头部效应明显,垂直市场向头部玩家加速集聚。
在行业不断向龙头集中化的今天,生鲜电商市场除了做好供应链以及在信息化下提升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需要大规模的客户来平摊成本,这还得耗费时间和资金去琢磨。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