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系」規模最大的規模化快遞企業中通快遞(02057-HK),公佈了2020年9月29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二次上市以來的首份季度業績。
然而,資本市場對這份業績相當不給面子,在其公佈業績後,中通快遞的美股股價在盤後下挫5.52%,報30.79美元;港股亦下跌4.36%,收報245.80港元,不過仍較9月末的招股價218港元高出12.75%。
中通的季度表現究竟如何?為什麽市場反應如此負面?
2020年第3季,中通處理的包裹量同比增長51.2%,至46.23億件,市場份額擴大了1.9個百分點,至20.8%。如果加上招股書中所列的上半年數據,則其今年前三季所處理的包裹量同比增長37.42%,至116.23億。
儘管處理的包裹量有51.2%的增長,其第三季的收入增長卻未跟得上,快遞服務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長23.62%,至57.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合計收入同比增長26.08%,至66.39億元(按美國會計準則編制,下同)。
筆者猜測,收入未跟上業務量的增幅,很可能與其單票價同比下降有關。中通的CFO亦提到,受持續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中通的單票價格同比下降了18.4%。
與此同時,第三季營業成本同比大增加43.04%,其中貨運代理成本以及包括派送成本和技術相關投入在内的其他成本項分别大增加68.43%和79.73%,導致毛利同比下降12.9%,至13.91億元,毛利率去年同期的30.33%下降至20.95%。
不過,得益於其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通吉網絡被認定為國家重點軟件企業,2019年可享受10%的優惠稅率,該公司於季度内收到去年的稅收返還,第三季的歸母淨利潤降幅只有8.15%,並沒有被成本和開支蠶食得太多,淨利潤為12.01億元。
中通的CFO在業績中提到,第三季的單票價格降幅為同業中的最低,這也與財華社整理的數據相符。
然而筆者留意到,如果按快遞收入與業務完成量計算,中通的快遞產品單票收入其實為五家快遞公司中的最低,這可能是其降幅較低的原因,而順豐則為最高。不過,中通的業務完成量卻為最高,比其他幾家快遞公司高出一倍以上。
除了今晚公佈業績的百世集團(BEST-US)之外,中通、圓通(600233-CN)、申通(002468-CN)、韻達(002120-CN)和順豐(002352-CN)都公佈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及前三季業績,它們的表現如何?哪家最賺錢?
從業務量來看,在電商蓬勃發展和内需的強勁增長帶動下,這些快遞公司的前三季業務表現相當優異,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但是,正如各家物流公司在業績中所透露的,行業的分散性決定了其競爭激烈的特質。我們從其單票價的跌幅中可以看出,鏖戰愈演愈烈。
從順豐的數據可以看出,其單票收入最高,因此快遞服務收入也高得多。相對來說,順豐擁有「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綜合性物流服務網絡,具備供應鏈一站式服務能力,還有稀缺的物流場地資源,在科技實力投資方面不遺餘力,相對優勢也較強。
見下表,2020年前三個季度,順豐為總收入同比增速最高,淨利潤和經營淨現金流增速也為最高。從盈利能力來看,中通的利潤率似乎相當理想,毛利率高達23.46%,這或與其量大、業務增長,更利於提升規模經濟有關,由經營數據推算可得,單位幹線運輸成本由去年同期的0.6元降至0.49元,分揀中心成本由0.33元降至0.31元。
電商的發展如火如荼,「雙循環」的帶動下,全社會消費需求將有望持續增長,對快遞服務的需求亦然。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6日,我國的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消費力,不僅得益於行業的快速復工復產,還得益於消費市場線上線下加快融合發展的趨勢,同時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等下沉市場增量較快,讓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
從已經公佈10月份經營數據的快遞公司圓通、申通、韻達和順豐的數據來看,四家快遞公司今年前十個月業務總完成量達到339億,同比增長了39.79%,相當於全國業務量的48.43%。
今年的雙十一期間(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而根據預測,今年全年的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800億件。
以此來看,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國的快遞產業仍有非常快的發展和可擴展空間。然而,由於市場分散、門檻低,競爭十分激烈,這也加大了既有規模快遞公司所面臨的壓力。
順豐和中通是業務增長較快、利潤能力較強的快遞公司,順豐的優勢在於完善的供應鏈和科技投入,中通則在於量大、量增所帶來的規模效應。這是它們在當前和未來的殺手锏。不過,快遞市場的鏖戰或許遠未結束,且看未來哪一家公司能夠利用自己的獨特優勢走出包圍圈。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