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碳達峰、碳中和」利好政策刺激,新能源搖身一變市場上「最靓的仔」。其中,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產業里面的領頭軍,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車指數累計漲幅超300%,近2年漲幅近900%。
市場上最突出的板塊也是汽車及產業鏈,龍頭長城汽車已創歷史新高。上遊擴散到金屬鎳,中國中冶應擁有豐富鎳礦資源受到大力追捧,近一周中國中冶A股及H股均累計飙漲25%左右,更有機構認為未來還能漲近50%。
究竟是突破還是探底,機構預計中國中冶將「大象起舞」有何原因?
中國中冶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主要經營工程承包、房地產開發、裝備制造及資源開發業務。在資源開發一塊,最引人關注便是海外礦產資源。
據悉,公司旗下控股的瑞木鎳钴項目位於巴佈亞新幾内亞的馬當省,是集採選冶為一體的世界級礦業項目。瑞木鎳钴項目建設總投資14億美元,項目採用高壓酸浸濕法冶金工藝,儲量140萬噸以上,生產金屬鎳3.3萬噸/年,钴0.29萬噸/年,位居全球前十。
目前,公司的瑞木鎳钴項目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最大的有色礦業投資項目,也是巴佈亞新幾内亞最大的紅土鎳礦項目。因此,公司的生產規模稱得上A股市場上擁有鎳礦資源最多的上市公司!
2020年,中國中冶海外礦山也均實現盈利,達產率高。其中瑞木鎳钴項目全年平均達產率為103.2%,自2016年以來連續四年實現超產。
與此同時,中冶集團還聯合比亞迪等投資37億建設了一期NCM622高鎳三元前驅體和二期NCM811高鎳三元前驅體項目。2021年6 月8日,高鎳三元前驅體產品正式量產,將逐步供貨主流電動車廠商。
鎳作為稀有金屬的一種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成分,組成三元正極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的不斷增長,目前全球爭奪鎳等稀有金屬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7月22日,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集團(BHP Group)宣佈,已與特斯拉(Tesla Inc)簽署了一項鎳供應協議,鎳將由必和必拓旗下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西部鎳業公司(Nickel West)提供。除此之外,必和必拓内部人士稱,未來10年,電池所需的鎳預計將增長500%,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全球對電動汽車需求不斷增長。
近日,豐田「雙極性鎳氫電池」已經開啓量產應用,並被安裝於混動係統中,目前海外上市的全新一代AQUA已完成裝車。
受鎳需求激增影響,在過去三個交易日,金屬鎳的價格也已彪漲了近12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800元。
可謂妖「鎳」一飛衝天,中國中冶也帶領豐富鎳礦資源大幅受益。中國中冶A股20日、23日均漲停封板,近一周累計漲幅超25%,中國中冶H股近一周亦累計漲近25%。
近期國家能源局發文開展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政策支持下BIPV/BAPV有望迎來加快發展,為建築行業帶來新市場空間。
公司作為建築行業的主力軍,緊密結合新能源光伏業務發展方向,在大型焚燒發電咨詢設計領域佔全國60%市場份額,中標風電約28個,垃圾發電約16個。
在光伏建築一體化方面,公司近年來共簽訂合作32個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經驗十分豐富。
具體包括(1)2021年7月寶武鋁業廠房屋頂集光伏一體化綜合能源項目11MWP並網發電,(2)2021年安徽蕪湖污水廠分佈式屋頂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17MWP正式開工,(3)2020年11月山西運城市臨猗/萬榮縣440MW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總承包,(4)2020年11月崇明陳家鎮裕安養殖場漁光互補110MW光伏並網發電,(5)2018年7月河北衡水冀州雲彩服飾11MW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竣工,(6)2018年5月安徽省江南產業集中區20MW屋頂分佈式光伏並網發電,(7)2017年6月華潤曹妃甸屋頂分佈式光伏18MW並網發電等。
公司切入的賽道正屬於時下最熱的BIPV,即是將建築與光伏深度結合,把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作為建築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簡單來說,用BIPV 產品組成的屋頂不但具備透光、隔熱和遮風擋雨等建築材料的作用,還同樣具有光伏發電功能,既美觀又實用。
業界認為BIPV將成為未來分佈式光伏的主流形式,相關政策利好刺激,未來建築企業有望在 BIPV/BAPV 等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光伏建築一體化概念股有望進一步爆發。
正如上文所述,中國中冶集鎳礦資源及光伏建築一體化概念於一身,近期在二級市場上受大力追捧。回溯以往,公司卻一直被定義為基建類工程承包公司,股價長期低於淨資產,市場給予了極低的估值。
7月16日,公司公佈2021年1-6月新簽合同額人民幣6,15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2%。經營情況持續向好,新簽訂單不斷增長,體現公司強大競爭優勢和業務多元化經營韌性。
國泰君安則發佈研報稱,鎳銅钴等資源價值尚未被充分認知,將受益順周期制造業產業鏈加速回暖,看好訂單業績延續高增。
此外,不少機構認為公司的多元化戰略中鋰電(鎳钴礦)、光伏、風電、垃圾發電新能源業務被市場忽視,價值有待被進一步發現和重估。
文:虹小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