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科創達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顯示,近300家機構參與調研,人氣可謂爆表,其中不乏有明星機構參與集中。而對於中科創達的股價來說,從2020年初至今已上漲約220%。為何機構會紮堆調研他,有何魅力?股價還能繼續上漲嗎?
8月1日,中科創達公告,在7月29日的機構調研活動中,據統計,共有272家機構參與,其中既有景順長城、興全基金、易方達基金等明星公募,也有高毅資產、朱雀基金、九鼎投資等知名私募,還有高盛、花旗銀行、三星資產等海外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500億管理規模的嘉實基金經理歸凱,旗下多只產品都重倉持有中科創達。為了加深對公司的了解,歸凱此次也親自參與了調研。今年來,中科創達共接待了機構6次調研。從披露的調研信息看,每次調研都十分火爆,參與機構數都在200家以上。
引機構關注的原因,筆者認為有兩點:一是公司業績超預期,二是公司業務似乎是下一個風口。
我們先看業績。
據公司介紹,2021年上半年,中科創達實現營業收入16.94億元,同比增長61.44%;淨利潤2.77億元,同比增長58.85%。具體來看,智能軟件業務實現收入7.28億元,佔比43%,同比增長約30%;智能汽車業務實現收入約4.93億元,佔比29%,同比增長約70%(其中,軟件許可等業務收入7548萬元,同比增長92%);智能物聯網業務實現收入約4.68億元,同比增長約137%。
東吳證券對公司業績點評道,智能操作係統業務作為中科創業的主要業務基石,未來仍將持續穩健向上,同時智能網聯汽車業務以及智能物聯網業務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協同帶動整體業績實現穩步向上。
資料顯示,中科創達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係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以智能操作係統技術為核心,專注於Linux、Android、RTOS、鴻蒙等智能操作係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開發,聚焦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助力並加速智能軟件、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為智能產業賦能。目前,中科創達擁有一支對操作係統技術有深入理解的國際化專業團隊。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分、子公司及研發中心分佈於全球20個地區。
筆者注意到,在8月1日公告的投資者調研活動記錄表中,機構的提問都主要圍繞智能汽車業務展開。
如有機構提問,公司不可替代的價值在哪里?公司表示,在做戰略選擇的時候,是以對操作係統或者對整個產業生態中的軟件的理解為基礎的。公司認為目前汽車產業在走軟硬分離的發展路線。操作係統為應用提供運行環境,並且要將整個硬件的功能和接口虛擬化,這是操作係統的整體要義所在。筆者歸納下,公司注重汽車軟件尤其是操作係統的研發,既能連接硬件也能連接實際應用,屬於核心樞紐,這就是公司不可替代的價值。
還有機構提問,對比新勢力車廠的自研,公司的競爭優勢在何處?公司認為有三點,筆者歸納下:1、產業需求,互聯互通。2、物聯網連接需要標準化,這需要一個平台化公司來承擔。3、公司客戶群廣泛,全球擁有超過200家智能網聯汽車客戶。從產業定位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優勢來看,這些都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2020年以來,我國相繼出台《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及《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支持加速發展汽車智能化。
而在近期,政策逐漸落實。據7月15日證券時報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意見提出將推動超大規模開放算力、智能汽車研發應用創新平台落戶浦東。
天風證券曾預測,智能汽車有望接棒互聯網,成為全球最大的創業風口。天風證券認為,在手機實現智能化後,汽車智能化將是體量和變化最大的市場。智能化打開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新窗口,成為科技巨頭下半場的關鍵因素。
華泰證券也表示,智能手機推動過去十年,智能汽車開啓嶄新十年。未來十年,智能汽車將沿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發展。該機構同時預測:預計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2,805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8,908億美元,復合增速達12.2%。
智能汽車時代,軟件定義汽車,那麽對比傳統汽車,商業模式可能有何變化?國信證券認為盈利模式上,隨著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的程度提升,靠硬件能實現的差異減少,產品的差異主要集中在軟件領域。尤其隨著OTA技術的成熟,將加速這一過程。
而在制造端,該機構認為未來智能汽車將「算力代替馬力」,供應鏈更開放。軟件定義汽車下,產品需要實時、持續進化。算力不足已經成為智能汽車發展的核心瓶頸。車企將會把更多的硬件話語權釋放給供應商,採取模塊化供應方式。
隨著6月華為鴻蒙2.0的發佈,智能汽車和物聯網賽道的發展又向前了一步。中信證券表示,華為入局智能汽車加速車企智能化進程,可關注兩類投資機會:1、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合作夥伴;2、其它有機會在智能汽車市場拿到更多份額的公司。
對於和華為的合作,中科創達在調研會上表示,華為是汽車產業增量軟硬組件產品供應商,公司是行業中間件和生態賦能者,公司深度參與鴻蒙 OS 開發, 是今年 6 月初華為官方發佈的鴻蒙戰略合作夥伴。後續公司將繼續積極參與鴻蒙核心組件的開發,持續在各個細分的物聯網行業領域做鴻蒙的專業發行版。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同時表示,目前智能汽車行業發展還屬於早期階段,汽車領域整體的軟件和架構還在演進過程中。中信證券認為,當前市場對於科技產業、智能汽車的估值體係及投資仍存較大分歧。該機構認為,科技公司往往呈現S型曲線成長,針對科技公司、智能汽車的投資應該並重成長性與長周期,從長期維度去挖掘。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