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聯手雷諾搞混動,另辟蹊徑的吉利能否上演「王者歸來」?
原創

日期:2021年8月9日 下午9:47作者:一枝 編輯:lala

前言:

如火如荼港股汽車板塊的表現似乎跟吉利(00175.HK)的股價顯得有些「弱相關」。

比亞迪、長城汽車年初至今銷量、股價及市值均取得高雙位數增長,而吉利銷量萎靡不振,股價舉步不前,市值更是被後來者小鵬汽車超越。

8月9日,在二級市場「掉隊」的吉利,選擇與深陷巨虧的法係老牌車企雷諾聯手,共拓混動汽車市場。那麽,吉利聯手雷諾是強強聯手,還是抱團取暖互有所需呢?

吉利市值掉出前三甲

在過往港股汽車板塊中,按照市值計,吉利一直是港股汽車板塊帶頭大哥。

然而,2020年下半年開始,銷量及業績跑赢市場預期的比亞迪,港股股價一路飙升,市值在11月超過3,000億市值大關,取代吉利成為港股汽車板塊的新老大。之後,更是借助新能源車銷量大增,股價漲的一塌糊塗,進一步拉開了與吉利距離。

年初至今,隨銷量及業績持續攀升,比亞迪A、H市場股價一路創歷史新高。其中,港股股價於2021年8月6日盤中創出歷史新高的295港元/股,對應總市值高達8,439.9億港元,約等於3個吉利的市值。

除此之外,過往一直被吉利著一頭的老三長城汽車,竟然也依託不俗的銷量及業績追了上來,並在2021年7月底市值超過吉利,成為港股汽車板塊的「二把手」。

更氣人的是,剛回港二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也給吉利來把雪上加霜,市值於8月初以來開始超越吉利,成為港股第三大市值的汽車股。就此,吉利汽車也掉出港股汽車板塊前三甲。

聯手雷諾搞混動,另辟蹊徑的吉利能否上演「王者歸來」?

截至2021年8月9日,吉利汽車總市值為2,656.5億港元,位列港股汽車板塊第四名,而總市值排名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的7,541.7億港元、長城汽車的3,147.38億港元、小鵬汽車的2,708.96億港元。

市值被「超車」的背後:回A「告吹」,新能源銷量不儘人意

吉利年初至今股價止步不前,很大程度與回A終止及銷量不及同業有很大關係。

回A方面,2020年9月30日吉利獲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核通過,擬募集200億元用於新車型和前瞻技術研發等,助力科技轉型。但因科創板整體上市節奏放緩,疊加公司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今年6月底吉利選擇終止回歸科創板。

隨著吉利回A「告吹」,意味著A、H雙融資平台的打通就此落空,股票流動性迎來全面釋放的亦付之東流,A、H市場聯動帶來估值修復也就暫時告一段落。因此,吉利回A的終止極大影響投資者對其估值的現象空間。

銷量方面,與新能源車銷量如火如荼的場景不同,傳統車企因芯片供應及轉型等因素影響銷量均不太理想。特别是過往一直被給予厚望的國產之星吉利,業績表現較長城汽車遜色不少。

長城汽車2021年首6月累計銷量達618,211輛,同比增長56.5%,已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51.09%。其中,6月實現新車銷售100,664輛,同比增長22.7%。

吉利汽車2021年首6月累計銷量達630,237輛,同比增持19%,約完成其全年153萬輛銷量目標的41%。其中,6月份單月銷量為100,163輛(包括領克品牌),同比下滑9%。

從上半年銷量業績來看,吉利業績表現遜色於長城,除了受傳統燃油車市場景氣度不佳影響外,新能源市場表現平平亦是影響其銷量另一大因素。

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3.0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差無幾。反觀,長城汽車歐拉品牌,上半年銷量約5.23萬輛,同比增速達445.53%。此外,老對手廣汽的埃安也交出了4.48萬輛的成績單,同比增長128%。

步入下半年,吉利7月份銷售似乎有復甦的苗頭,但依舊處於「負增長」的頹勢。

據最新7月銷售數據顯示,吉利7月旗下新車銷量共計99,275輛,同比下滑5.6%。1-7月吉利的累計銷量為729,512輛,同比提升15%,完成153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48%。反觀長城方面,7月銷量依舊保持高雙位數增長,但增速較上半年略有放緩。2021年7月份長城銷量91,555輛,同比增長16.87%。1-7月累計銷量合計709,766輛,同比增長49.92%。

新能源「失意」之際,打造「雷吉」組合

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失意」的吉利,選擇與去年折戟中國市場的雷諾合作,共同開拓混動汽車市場。

據吉利公告顯示,2021年8月9日,吉利與雷諾(RNO.PA)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最初將專注於中國和韓國等核心快速增長市場開發混合動力汽車。

吉利在公告中還強調,與雷諾合作是鑒於混合動力汽車和中國市場的戰略重要性以及韓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聯手雷諾搞混動,另辟蹊徑的吉利能否上演「王者歸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銷售不佳,去年雷諾短暫退出與東風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此次與吉利的合作,是雷諾重新進軍中國市場的最大戰略舉措。雷諾戰略調整能轉變的如此之快,或許與大眾前高管蘇偉銘擔任雷諾中國首席執行官有用很大關係,因為此次聯手吉利是蘇偉銘首個重大合作項目。此外,雷諾與吉利一樣看中中國龐大且未滿足的混動汽車市場。

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預測:2025年汽車新能源車輛滲透率20%,混動車型年銷量提升至乘用車節能車年產銷規模的50%,則2025年混動乘用車銷量將接近千萬輛規模,2020-2025年復合增速83%。

平安證券認為,截至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約500萬台左右,滲透率僅1.75%,且純電動汽車短期無法解決續駛里程短、用車不便等消費者痛點,這意味著乘用車企靠提升純電車佔比來應對雙積分壓力作用暫時有限,依靠節能車降耗是必然選擇,而傳統内燃機進一步降耗空間有限且成本較高,為應對雙擊分壓力,混動車型滲透率必將迎來上升拐點,且長期提升空間大。

從開拓海外市場的角度來看,吉利聯手雷諾還可以基於雙方優勢,共同分羹韓國市場。特别是,目前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表現平平的吉利來講,加速推進在混動汽車領域的步伐,不僅證明「藍色吉利行動」戰略的可行性,還可以為下半年推出的新混動係統預熱。

據了解,混動方面,吉利旗下目前在售相關車型配置的自主研發第一代油電混動係統採用的是P2.5混動技術,節油率可達25-30%左右。吉利正在研發新一代混動專用總成,預計指示熱效率有望達43.32%,兼顧MHEV/HEV/PHEV/REEV,在此基礎上開發第二代混動係統,目標節油率將達40%,預計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出。此外,吉利也正在與戴姆勒共同研發用於混合動力汽車的下一代内燃機,預計2022年有望發佈。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馬不停蹄加大在混動汽車市場戰略合作,與長城、比亞迪等國產競爭對手在混動技術領域窮追不舍有很大關係。據了解,長城、比亞迪新一代混動技術產品將於2021年開啓投放,以實現對純燃油車的逐步替代。

尾語:

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失色」的吉利,勢必現在混動新藍海中扳回一局。因此,聯手擁有120年歷史的雷諾,能否擦出「混動」的火花,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自拭目以待。

文:一枝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8月9日
財華聚焦|股神老矣?巴菲特的格局你不懂
8月9日
【預見】「狂歡後的迷茫」!海底撈、呷哺呷哺2月份以來股價持續下跌,何以破局?
8月6日
財華聚焦|兩大股東「爭」持,中信證券基本面變好了?
8月6日
中國「芯」時代之光刻機:國產光刻機風勁潮湧,任重而道遠
8月6日
【預見】產能滿載、業績增3倍的中芯國際,還能走多遠?
8月6日
【IPO透視】北方最大醫美診所伊美爾赴港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8月6日
萬億「陽光」賽道:平價時代+「碳中和」,光伏行業仍大有可為
8月6日
【觀察】今年以來股價大漲超2倍,京東方精電能否「扭轉乾坤」?
8月6日
財華聚焦|解禁潮猛如虎,快手成「快跑」,投資者虧損慘淡,股價言底還尚早?
8月6日
阿里巴巴:高質量增長與長遠價值

視頻

快訊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09:56:35
更多
17:39
香港證監會:截至2月底 在香港註冊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數目按年增81%
17:34
香港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4億港元 同比下跌13%
17:25
香港2月新申請住宅按揭貸款個案較1月份按月增加0.4%
17:18
香港金管局:首兩個月存款總額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2.7%及3.4%
17:13
香港金管局:截至2月底香港外匯基金總資產為40090億港元
17:08
石四藥集團(02005.HK)取得安瓿包裝的鹽酸尼卡地平注射液藥品生產註冊批件
16:58
禹洲集團(01628.HK)年度母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擴大至119.67億元
16:47
東方電氣(01072.HK)年度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減少17.7%
16:42
永泰生物-B(06978.HK)EAL的附條件新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16:29
芯海科技:目前暫時沒有和小米汽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