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11日全线涨停。其中,当天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1涨幅达7.98%,报收15285元/吨。这是我国生猪期货上市后的首次涨停。
10月12日早盘,生猪期货盘中一度涨幅超过5%,收盘上涨2.69%。
之前的10月8日,猪肉板块拉升,板块内鹏都农牧、傲农生物涨停,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涨近6%,牧原股份、天邦股份等跟涨。
消息面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出台了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提出了生产端逆周期精准政策调控措施,以加强对生猪产能调控的政策性指导。
此外,年内第二轮猪肉收储工作将于10月10日正式开启,此次挂牌竞价交易3万吨,相较于2021年第一次猪肉收储竞价交易2万吨,数量上增长50%。经过测算,若按照国内一头猪均重250斤计算,此次交易相当于24万头猪,收储力度明显加大。
猪价成本线附近波动?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探底”,尤其是今年9月份,全国生猪均价从月初的6.95元/斤,跌至5.44元/斤(截至9月30日),单月跌幅高达21.7%。目前,大多数地区已跌破自繁自养成本线,东北地区甚至跌至每斤4元多区间,下跌行情仍未停止。
此外,仔猪的价格亦是从2021年3月最高点93.86元/公斤开始下跌,截止9月下旬已连跌25周,30元/公斤整数关口已经岌岌可危。
为何这波猪价会跌得这么猛?
从产量数据来看,目前生猪产能仍在惯性增长。据农业农村部数据,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是2329万头,同比增长了97.5%,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1%连续6个月增长,每月新生仔猪量保持大幅增加。
从需求端来看,安信证券表示,随天气逐步转凉,下游需求较前期虽有所好转,但仍旧较为疲软,消费增量持续不及供给增量。
当前行情下,9月下旬消费疲软持续,规模场假期中有部分挤压,目前正加快出栏节奏,市场生猪供应过剩。可以说,供应端的发力和需求端的持续疲软是造成猪价走低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今年生猪现货市场供需严重错配,现货价格崩盘打破期货预期支撑,造成期现共振下行。”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周小球表示。
对于生猪期货的异动行情,中国国际期货研究院认为,生猪期货反弹属于预料之内,对于养殖户,建议不要一直压栏扛价,如果市场价格合适就尽快出货,否则出现五六月踩踏行情只会更糟。
上市猪企上半年业绩惨淡
猪价跌到“六亲不认”,造成了相关养猪企业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10月7日,温氏股份发布9月份主产品销售简报披露,9月销售肉猪169.88万头,收入24.1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2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129.23%、-21.65%、-65.10%。
对于销量的增长,温氏股份表示主要源于投苗增加,然而受到国内行情变化,肉猪销售均价却同比下降,由此一来,9月肉猪收入同比去年有所下滑。
另一家养猪大户天邦股份亦发布了1-9月份商品猪销售数据。据披露,1-9月销售商品猪280.96万头(其中仔猪销售48.12万头),销售收入61.81亿元,销售均价20.28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8.94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38.73%、-6.13%、-64.00%。
随着上市猪企前期投入产能逐渐释放,整体出栏量大幅上升,这亦是前文所述的供给端产能过剩。但受猪价大幅下跌影响,养猪企业收入情况普遍下滑。
此外,上半年各猪企业绩表现披露,除牧原股份业绩略有下滑外,其余大部分企业均呈现亏损状态。
其中,牧原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95.26亿元,同比下降11.67%;温氏股份净利润亏损24.98亿元;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净利润也同样出现亏损。
四季度猪价有望反弹?
东兴证券指出,季节性需求提升叠加二轮收储提振信心,后市猪价仍有小幅反弹机会。
随着国家及各地猪肉收储工作的陆续展开,叠加秋冬季及节日消费需求,猪肉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国家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彭绍宗在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国家发改委积极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收储生猪,形成调控合力。
四川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其中提到,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
彭绍宗指出,未来几个月,随着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叠加秋冬季和两节猪肉消费趋旺、需求增加,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步有所回升。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采取进口调节等跨周期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安信证券认为,国家收储“托市”信号发出,有望缓解养殖行业的恐慌情绪。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出台政策,着力推动生猪稳产稳供稳价。
太平洋证券预计,估值方面,目前绝大部分猪企的头均市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向上空间明显,建议关注猪价反弹和估值修复叠加的投资机会。
东吴期货则表示,生猪期货暴涨与市场对滞涨担心分不开,其他品种创新高和暴涨成为低位生猪价格强力反弹的导火索,目前生猪整体基本面尚未改观,市场持续反弹的动力不足。
文:虹小豆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