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的支撑下,“钴奶奶”身价一涨再涨,屡屡攀高的钴价再一次成为市场焦点。
11月25日,生意社数据显示,自10月中旬开始,钴价便冲破40万元/吨关卡,截至最新收盘,钴价已突破43万元大关,报价43.68万元/吨。
“钴奶奶”持续发力!
钴作为制造锂电池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稳定和延长锂电池寿命,因此电动汽车的需求越大,对钴的需求就越多。
当前,市场上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主要包括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数据显示,三元锂电池占钴金属消费量的15%左右,是钴应用的最大增量行业。
事实上,自2019年起,钴市场就开始处于去库存阶段。而2020年以来,随着动力电池销量的激增,钴价在高需求低库存的供需格局下一路上扬,海外钴价如今已是突破6万美元/吨的大关,而国内现货钴的价格从去年不到24万元/吨的低位,涨至当前43.68万元/吨,累计涨幅更是大超7成。
作为新能源时代的“特种石油”,钴也一度因其全球探明资源有限,稀贵属性傍身,成为不少企业争相抢夺的资源。
据悉,全球第二大钴矿生产商的洛阳钼业,自2017年便收购刚果(金)TFM项目将优质铜钴矿项目纳入怀中;2021年以来,该公司又加码162亿元,加上此前投入,洛阳钼业间接持有位于TFM铜钴矿80%权益。此外,洛阳钼业还拥有刚果(金)KFM铜钴矿95%股权。
其次,千亿“钴爷”华友钴业亦联手多家企业签订《印尼华宇镍钴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合资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Weda Bay工业园区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约12万吨镍金属量和约1.5万吨钴金属量的产品。
上游企业激烈争夺的同时,下游电池厂商亦纷纷主动出击,与钴矿开采商签订供应合同。众所周知的“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锂电龙头”亿纬锂能均入股了洛阳钼业及华友钴业,欲抢食钴资源市场,有望分得一杯羹。
钴业公司业绩成色几何?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钴资源消费国,其需求缺口主要依赖进口填补。随着钴业公司对钴资源的抢夺布局,相关企业亦是赚得盆满体满。
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看,洛阳钼业实现的总营收最高,其次是盛屯矿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相比之下,盛屯矿业的净利增速最为突出,为四大钴业中盈利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
具体看,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矿公司,钴产品为氢氧化钴。该公司表示,主要受钴、铜市场价格上涨以及基本金属贸易业务规模增长的影响,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59亿元,刷新历史新高,其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这三项指标也远超2020年全年水平。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35.5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9.14亿元。
产能扩张方面,截至三季度,钴产量已达1.11万吨,该公司预计全年计划为1.6万吨左右。
华友钴业主要从事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业务,业务集中在子公司华友衢州和桐乡总部工厂,主要产品为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钴化学品,其中四氧化三钴主要用于3C类锂电池正极材料,硫酸钴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前驱体。
当前,公司的亮点在于其一体化的布局,产业链已延伸至正极,有望在产能快速扩张中占据优势。2021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7.96亿元,同比上升53.63%;归母净利润23.69亿元,同比上升244.95%。
寒锐钴业是则国内钴粉生产龙头,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建募投“26000t/a三元前驱体项目”加速进军三元前驱体。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增长93.88%;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199.97%。
盛屯矿业是于2016年开始布局钴材料业务,之后钴材料业务发展迅猛,后劲十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75亿元,同比增加13.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4亿元,同比增加467.41%。当前,其钴材料产能为8000吨。
动力电池去钴化已成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去钴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电池厂商关注的焦点。
如特斯拉曾于去年2月表示,将自主研发新电池,含钴量可能为零;宁德时代曾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有无钴电池技术储备,研发进展顺利,正想办法完善供应链;日产汽车则计划在2025年左右开始在其电动汽车上使用无钴电池。
蜂巢能源进展则更快,于今年8月宣布其开发的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长城欧拉首款SUV车型樱桃猫并实现量产装车,引发广泛关注。
那么,当前动力电池去钴化技术是否已经成熟,且能实现无钴电池产业化?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者曹广平表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实际上是在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不使用或极少使用钴元素,目前可能与松下、特斯拉一样实现了钴用量3%以下,但要完全突破三元锂电池中镍钴锰的协同效应非常难。虽然无钴电池能量密度可以维持高位,但安全性、价格能否超过磷酸铁锂的无钴技术路线,还需经过市场检验。”
所以,目前来看,钴虽然走在无钴化的道路上,但趋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钴的消费量将从2021年的15万吨上涨到2025年的24万吨(假设811电池成为未来的主流)。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