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受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消息影響,A股三大指數全線低開,滬指、深成指早間低開約1%,隨後在鋰電池、軍工、新能源電力股帶動下迅速走高,創業板指快速走高一度拉升漲1.5%,滬指午間接近翻紅,新冠檢測、生物疫苗、電子煙等板塊漲幅居前。午後,由於兩市上漲動力不足,股指維持高位波動,大小指數走勢延續分化,創指由漲轉跌至1%圍繞3500點反復拉鋸,機場航運、景點旅遊板塊持續低迷,雲遊戲、數字貨幣、家電輕工等大幅回調,不過抗疫概念及電子煙概念股繼續領漲兩市,鋰電、汽配板塊掀漲停潮,電力、儲能、國防軍工、航空發動機表現活躍。總體來看,A股低開震蕩,滬指微跌,創業板指數強勢漲1%,市場偏向謹慎,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兩市個股多數下跌,近2900個股下跌,約百股漲停,成交額連續第27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截止收盤,滬指跌0.04%報3562.70點,成交額為4900億元;深成指漲0.22%報14810.20點,成交額為6875億元;創指漲1.00%報3503.41點,成交額為3119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3031億元)。北上資金全天淨買入32.8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5.8億元,深股通淨買入27.04億元。
盤面上,新冠檢測、生物製品等漲幅居前,國防軍工、儲能、電子煙、特高壓、半導體、汽車等板塊概念表現活躍,機場航運、景點旅遊及餐飲、石油、煤炭開採、數字貨幣、貴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
電子煙、新冠檢測概念大漲 鋰電、軍工集體爆發
新冠超級變種「奧密克戎」強勢來襲,新冠檢測板塊集體大漲,天瑞儀器(300165.CN)漲停,蘭衛醫學(301060.CN)漲近15%,碩世生物(688399.CN)、之江生物(688317.CN)漲超12%,利德曼(300289.CN)、美康生物(300439.CN)、九安醫療(002432.CN)漲超10%,博晖創新(300318.CN)、安旭生物(688075.CN)、熱景生物(688068.CN)等紛紛大漲。電子煙將參考卷煙政策監管,電子煙概念大漲,中科信息(300678.CN)大漲20%封板,陝西金葉(000812.CN)5天4板,東風股份(601515.CN)漲停,華寶股份(300741.CN)、集友股份(603429.CN)漲超7%,欣旺達(300207.CN)、勁嘉股份(002191.CN)等均大漲。長沙擬3年建成中國大飛機產業配套重要基地,軍工航空概念漲幅居前,博雲新材(002297.CN)、中航重機(600765.CN)、光電股份(600184.CN)、北摩高科(002985.CN)等漲停,煉石航空(000697.CN)、航發控制(000738.CN)等漲幅居前。此外,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爆發,需求持續向好稀土永磁概念股拉升,華伍股份(300095.CN)漲12%,英洛華(000795.CN)、德宏股份(603701.CN)、橫店東磁(002056.CN)漲停,北礦科技(600980.CN)、科恒股份(300340.CN)等跟漲超5%。碳酸鋰價格穩步上行,鋰電概念股繼續走強,金圓股份(000546.CN)、遠東股份(600869.CN)、石大勝華(603026.CN)、豐元股份(002805.CN)、德邁仕(301007.CN)、京泉華(002885.CN)等多股漲停,天華超淨(300390.CN)、美聯新材(300586.CN)等漲超8%,寧德時代(300750.CN)漲超3%再創新高。
午後,電力板塊持續拉升,桂冠電力(600236.CN)漲停,内蒙華電(600863.CN)、華能國際(600011.CN)、福能股份(600483.CN)觸及漲停,上海電力(600021.CN)、甘肅電投(000791.CN)等亦紛紛大漲。儲能板塊持續活躍,鵬輝能源(300438.CN)大漲20%,德方納米(300769.CN)漲16%,拓邦股份(002139.CN)、山東威達(002026.CN)、英維克(002837.CN)、寶光股份(600379.CN)漲停,固德威(688390.CN)、錦浪科技(300763.CN)等大漲逾8%。電機概念股漲幅靠前,方正電機(002196.CN)漲停,江特電機(002176.CN)、卧龍電驅(600580.CN)等亦漲超7%。不過,受疫情影響,機場航運板塊大跌,上海機場(600009.CN)、白雲機場(600004.CN)跌超6%,吉祥航空(603885.CN)跌超5%,南方航空(600029.CN)、華夏航空(002928.CN)、中國國航(601111.CN)、中國東航(600115.CN)等均下挫。旅遊及餐飲跌幅居前,宋城演藝(300144.CN)、金馬遊樂(300756.CN)、眾信旅遊(002707.CN)跌超5%,凱撒旅業(000796.CN)、中國中免(601888.CN)、國旅聯合(600358.CN)等亦紛紛大跌。國際油價重挫,石化油服概念表現低迷,博匯股份(300839.CN)跌超5%,潛能恒信(300191.CN)跌超4%,博邁科(603727.CN)、海默科技(300084.CN)、廣匯能源(600256.CN)等紛紛下跌。
超級變異毒株來勢洶洶 10月工業企業利潤穩中有升
海外消息面上,上週新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在出現「更強力變異病毒」的假設下,上週五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跌破4600點整數位,報收4594.62點,創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指收盤失守3.5萬點整數關口,跌幅為2.53%,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指收跌近354點,跌幅為2.23%。當日德國DAX指數跌4.15%,法國CAC40指數跌4.75%,英國富時100指數跌3.64%。全球主要資產價格方面,WTI原油1月期貨收跌13.06%,報68.15美元/桶;佈倫特原油1月期貨收跌11.55%,報72.72美元/桶。據市場消息,OPEC傾向於削減產量,因為石油在病毒變種影響中下行。1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發佈的「已知信息匯總摘要」中指出,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有幾處突變可能對其傳播能力和致病程度產生影響,但目前尚不清楚奧密克戎毒株是否比其他變異株更具傳染性,以及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國内消息面上,國家統計局週末公佈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4.6%,較上月加快8.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兩年平均增長26.4%,加快13.2個百分點。1月至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2.2%,兩年平均增長19.7%,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0月份,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利潤增速穩中有升。工業司分析稱,10月份,工業生產小幅回升,工業品出口較快增長,部分工業品價格繼續上升,帶動企業收入增長有所加快。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為「雙十一」等節假日備貨訂單增加等因素帶動相關消費品市場需求,消費品製造業利潤由上月同比下降轉為增長3.6%。其中,七成以上消費品製造行業盈利回升。與此同時,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為擴大盈利空間創造有利條件。展望下階段工業企業盈利表現,本輪全球經濟復蘇週期被拉長,以及今年冬季天氣可能偏冷將推升能源需求,四季度PPI同比增速還將維持在10%以上的水平,繼續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一定支撐。業内人士預計,11月當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大概率還將位於較高水平。
海外疫情擾動 短期A股或仍有承壓
上週末,新冠新毒株對於全球資本市場影響較大,一度引發資本市場的抛售。而伴隨著歐美股市的大跌,今日A股情緒影響下一度低開,隨後盤中快速探底回升,部分權重股的上行帶動了指數的回升,收盤跌幅逐漸收窄,市場人氣在逐漸恢復,顯示出當前A股市場支撐的強勢。但全天表現看,滬深兩市一度超3000股的下跌,可見短期還是交投情緒的低迷。技術面上,滬指雖然調整但收復表現較好,尾盤幾乎收平,短期在3500點的整數關口附近存在強支撐,因此回調也不用過於擔心,只是短線洗盤還不充分,上證指數強突3600點未果後將繼續震蕩蓄勢,市場面臨新的分化,後續大概率在3550附近還有寬幅震蕩的過程。而創業板走勢相對較為強勢,今日創反彈以來新高後進行技術調整,但是整體走勢符合預期,形態上繼續震蕩向上趨勢中,暫無需緊張。
需要留意的是,新冠最新變種對行情有擾動,短期A股或仍有承壓,但參考過往,這種衝擊往往是短暫的,因此不改跨年行情趨勢,繼續向成長風格偏移,兼顧低估值,耐心等待市場蓄勢充分後的二次上攻機會。另外,隨著經濟下行壓力被對衝以及房地產債務擔憂消退,大金融行業有望迎來修復。當前消費行業盈利、基金配置均處在低位,後續消費板塊的基本面有望回暖,性價比將改善,建議關注新能源(車)(智能電網、儲能、風能、光伏等)、醫藥、電子、銀行、軍工、消費升級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