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1月30日对外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下称《大数据规划》)。根据这个规划,预计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也迎来“风口”。
同日,工信部还先后印发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下称《两化融合规划》)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下称《软信规划》)。
本次在同一天发布的三份规划相辅相成。《大数据规划》及《软信规划》偏向整个市场的供给侧,在规划目标中强调收入和整体规模,而《两化融合规划》则偏向市场的需求侧,在目标中更注重各类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本文重点分析《大数据规划》。笔者认为大数据关联的概念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网络安全等。
数据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数据是基础,平台是支撑,分析是核心,效益是根本。若没有数据就没有后续的事情,无论是物联网还是自动驾驶,又或是元宇宙,都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的。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加速推进以及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影响全球竞争的关键战略性资源。只有获取和掌握更多的数据资源,才能在新一轮的全球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次的《大数据规划》实际上是对之前高层会议的具体落实。10月18日,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领导人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而在6月,《数据安全法》表决通过,强调数据安全治理和发展并重,将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相关制度、主体责任义务和相关法律责任。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了1万亿元。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因此,数据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我国早已在大数据领域布局。自2014年以来,我国大数据战略的谋篇布局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正逐步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迈进。下图来自中国信通院的归纳。
大数据的发展:美中“争霸”,数据挖掘是热点
自2012年大数据广泛进入实际应用以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大数据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
在论文发表方面,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CI论文数据统计,2012年至2020年,全球共发表以“big data”为关键词的大数据领域相关论文64739篇。其中,2012-2018年大数据相关论文发表量持续增长,并在2018年达到高峰,2018年全年共发表相关论文11453篇,是2012年论文数量的5.4倍,七年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2.5%。
从发表论文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和欧美地区仍是大数据相关学术研究的核心地带。中国和美国是大数据相关论文发表最多的国家,分别发表论文18216篇和16241篇,占论文总量的28.14%和25.09%,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英国、印度和德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占比分别为6.03%、5.92%和5.66%,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及其他国家的论文数量占比均低于5%。
在专利申请方面,根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PATENTSCOPE数据库的统计数据,2012年至今,全球共申请大数据领域的相关专利136694项。
从受理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大数据相关专利的申请较为集中,93%以上的专利均分布在美国、中国、PCT组织(专利合作条约体系)和欧洲专利局。美国受理的专利数量位居首位,占比近1/2,约为49.19%,IBM、微软、Oracle、EMC等美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仍然显著;中国为第二大专利受理国,占比约为19.25%,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大数据领域的科学研究中,针对基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数据关联分析或数据挖掘的论文和专利数量明显多于其他领域,可见数据分析挖掘依旧是大数据科研创新的热点方向。
国内大数据企业概览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我国目前大数据领域的企业超3,000余家,而超70%的大数据企业为10人至100人规模的小型企业,根据统计,我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受政策环境,人才创新,资金资源等因素影响,北京大数据产业实力雄厚,大数据企业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35%。
而从行业分布来看,涉及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企业中,金融、医疗健康、政务是大数据行业应用的最主要类型。除此之外依次是互联网、教育、交通运输、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农业、工业与制造业、体育文化、环境气象、能源行业。
产业投资逻辑
根据海通证券的整理,大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是这样的:
上游产业与传统的信息行业相似,主要涉及IT的基础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
中游产业主要包括IT的软件、IT的服务、数据的采集分析,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云计算,其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在云端完成,是目前的一个热点;
在下游产业上,涵盖的面比较宽泛,主要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包括金融科技、智能汽车(物联网)、地图等方方面面。从比例上看,上游产业占总体的40%左右;中游占比最高,约55%;下游产业占比较低,仅5%左右(数据来源:Wind,富国基金整理)。
从投资逻辑看,最初大家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看作是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真正产生比较强的催化作用的时间是在2015年末、2016年初,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产业概念真正形成,这标志着管理层把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末、2018年,大数据在产业层面产生了新的逻辑,推动大数据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实体产业的深入融合是数字经济的大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投资逻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大数据的长期的生命力的来源。
而这一块里,工业互联网是重点。工信部本次发布的三个文件里,其中就有《软信规划》。把《大数据规划》及《软信规划》结合起来看,工业互联网里的工业软件领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笔者早在9月就写过工业软件领域的EDA软件专题。
笔者在工业软件专题开篇文章《芯片中的“工业母机”:EDA为何在半导体领域那么重要?》中写道,数字经济被管理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中,通信、芯片行业是重中之重,而工业软件处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最上游,是万亿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
EDA就是工业设计软件,是英文“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类比于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来看,EDA是用来设计芯片的一种软件,被誉为“芯片之母”,是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投资机会
从A股表现来看,大数据指数自10月28日触及阶段性低点后,11月以来有所回暖,月内涨幅达到11.91%。而在11月30日政策发布的当天,大数据指数上涨2.52%,每日互动、华胜天成、力合科创、航天信息、南天信息、启明信息等概念股涨停;新国都、彗辰股份、赛意信息、博睿数据、汉得信息涨逾10%。
根据数据宝统计,大数据板块个股中,共23股近期获10家及以上机构关注。其中,用友网络和奇安信评级机构数量最多,分别有31家和30家;其后宝信软件、海康威视、启明星辰和同花顺也均有20家及以上机构参与评级。
从最新价较一致预测目标价差额来看,44股上涨空间逾20%。凌志软件、数据港、南威软件、航天发展排名靠前,上涨空间依次为87.5%、78.53%、76.77%和73.3%;另有中新赛克、神州信息等11股上涨空间在50%以上。
笔者统计了截至11月30日,Choice数据中,大数据概念板块的个股情况,以机构评级家数降序排列,挑选了机构评级大于等于10家以上的个股,筛选出31只个股如下表。机构评级家数越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股受到机构关注度越高。
从表中可以看到,机构评级家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东方财富(34家)、用友网络(30家)、奇安信-U(28家)、宝信软件(26家)、浪潮信息(24家)。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