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近日表示,2021年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然而,即便經歷了最溫暖的年份,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香港餐飲業依然沒能走出寒冬,虧損和閉店成為行業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在新一輪疫情蔓延的背景下,餐飲、酒店等行業損失慘重,業界期盼能夠盡快度過寒冬。
“天災+人禍”引發新一輪疫情傳播,香港第五波疫情形勢嚴峻
香港昨日(9日)新增33宗确诊個案,其中27宗输入、5宗与输入个案有关连,另有1宗未肯定感染源头。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表示,由疫情爆发起计14至21日是危险期,本港尚未走出危险期,社区肯定还有一些传播链,需要观察多10日。
回顧此輪疫情爆發,離不開“天災+人禍”兩方面的原因。之所以說是天災,源於變種病毒Omicron威力巨大——Omicron的传播力比Delta病毒高4至8倍(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病毒传播力更高)。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疫情如果出现5代传播,已无可能追踪全部接触者,呼吁市民要有心理准备今波疫情必定是“海啸式”。
更為重要的是,此輪疫情更加像是一場人禍 。先有國泰空少違反防疫規定私自外出就餐,後有多名高管疫情期間出席大型聚會,防疫措施的不完善,以及重點人士頻頻違反防疫措施,都為疫情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這一切,在無情的病毒面前,必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餐飲、酒店等行業損失慘重,業界期盼能夠盡快度過寒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港府此前宣佈1月7日起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明確每天下午六時起至翌日上午四時五十九分,除特定處所外,餐飲業務負責人須停止售賣或供應供在有關業務的處所內進食或飲用的食物或飲品。
收緊防疫措施,餐飲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數據顯示,港股中以海底撈(06862.HK)、呷哺呷哺(00520.HK)、大家樂集團(00341.HK)、大快活集團(00052.HK)等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在業績顯著下滑的同時,股價也出現大幅下跌。近兩年,餐飲、酒店等消費行業已經困難重重,虧損甚至閉店成為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二級市場方面,疫情以來相關公司股價下滑嚴重,其中太陽城集團(01383.HK)、龍皇集團(08493.HK)等股價兩年暴跌90%左右,呷哺呷哺(00520.HK)、海底撈(06862.HK)股價兩年下跌超50%……
餐飲行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行業不僅出現了大量中小企業倒閉的現象,而且即便是實力較強的上市企業,也受到了巨大影響,作為本地快餐行業上市公司代表的大家樂集團(00341.HK)、大快活集團(00052.HK)便是其中的代表。
數據顯示,大家樂集團(00341.HK)、大快活集團(00052.HK)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約2.39億和1.01億,疫情爆發的2020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分別下跌至1.50億和0.57億,淨利潤下跌幅度分別達到37.24%和43.56%;即便2021年上半年業績有所回升,二者淨利潤依然只恢復到疫情前同期(2019上半年)的67.78%和64.36%。
股價表現方面,在業績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情況下,截至2022年1月10日,大家樂集團(00341.HK)、大快活集團(00052.HK)股價較兩年前(2020年1月10日)分別下跌了25.97%和15.26%。
此外,具有類似情況的還有酒店行業。根據觀察,2020年上半年港股上市的酒店及旅遊公司幾乎全部陷入虧損的泥沼,儘管2021年上半年業績有所恢復,但是淨利潤仍然遠不及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同期水平。
例如,美麗華酒店(00071.HK)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為7.70億,2020年上半年大幅下滑至1.57億,降幅近80%;儘管2021年上半年疫情有所緩和,但是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並未出現顯著改變。作為文旅行業的代表,香港中旅(00308.HK)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盈利4.19億的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虧損4.43億,2021年上半年依然處於盈虧邊緣。
2021年新年伊始,香港再次出現新一輪疫情,消費行業又將深受其害。展望未來,業界普遍期盼疫情早日散去,行業能夠盡快度過寒冬。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