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場中字頭上市企業中,絕大多數上市企業,已經成為所在行業的頭部企業,甚至不少已經立於世界強林之中,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例如,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國平安等。
雖說中字頭強企眾多,但每年要擠進「港股100強」綜合實力100強主榜單,可並不容易。
「港股100強」評選活動自2012年舉辦以來,活動規模及影響力逐年擴大,深受專業機構及市場認可。評選活動每年通過準確的數據及一係列科學化的評價標準進行計算,評選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的優秀企業中發展良好及擁有投資價值的上市企業,發佈主榜、子榜榜單並頒發獎項予以表彰,以促進香港資本市場的健康繁榮發展。
每年能入榜「港股100強」綜合實力100強主榜單的企業,基本都是在港股市場中以「優中選優」原則篩選而出,不僅要考究過去一年業績和股價這些最基礎的評判指標,更要對其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前瞻性、專業性的預判,讓入榜企業翌年在二級市場上能有良好表現。
從歷年來進入100強名單的上市公司表現來看,翌年在二級市場上均有良好表現。其中,不乏今日要提的低價中字頭股票——中國中冶(601618.SH)(01618.HK)。
連續兩屆入選百強,整體股價表現不俗
據港股100強官網顯示,中國中冶分别於2019年及2020年連續兩年入選第七屆、第八屆「港股100強」綜合實力100強主榜單,分别榮獲第67名和92名。在港股中字頭上市企業中,能連續兩屆入選「港股100強」綜合實力100強主榜單情況,並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自入選「港股100強」榜單以來,中國中冶並沒有辜負厚望,二級市場股價整體保持良好上漲態勢。
據港股100強官網顯示,第七屆、第八屆「港股100強」活動評選時間點,分别是2019年5月24日及2020年12月21日。
截至2022年2月11日收盤,自入選第七屆「港股100強」主榜單時間點計,中國中冶A股股價累計漲跌幅為+49.8%,H股股價累計漲跌幅約為+40%;同期,上證指數累計漲跌幅為+21%,恒生指數累計漲跌幅為-8.7%。如此看來,中國中冶自入選港股100強榜單以來,整體二級市場表現是優於大市。
入選港股100強背後:打鐵還需自身硬
回顧曾經的榜單,像中國中冶這樣低價股被納入「港股100強」榜單之後,二級市場股價表現跑赢權重指數,或是跑赢所屬板塊的上市企業,大有人在,並不稀奇。
只不過,能入榜並獲獎上市企業,都是實至名歸,不僅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強勁綜合實力及可觀投資者回報率,才是持續獲得資本市場的普遍認可和獲「港股100強」垂青的關鍵。
某些層面上講,入榜企業無論在勞動市場及金融市場均做出巨大的貢獻,以事實鑄就了「港股100強」的影響力。
以中國中冶為例,目前,中國中冶已經成長為全球頂級冶金工程承包商、運營商,國内基建主力軍,「百強本色」不斷凸顯。
過去幾年時間里,中國中冶依託科研、勘察、設計和建設全業鏈優勢,公司在工程承包、房地產開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等4大領域具備強競爭力,形成冶金工程、高端房建、中高端地產、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礦山建設與礦產開發、核心技術裝備與鋼構、環境工程與新能源、特色主題工程等八大業務。
與此同時,中國中冶構建了「四梁八柱」關聯互補、協同效應顯著的綜合性業務格局。「十三五」期間,工程承包主業營收佔比持續提升,房地產開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業務構成多元補充。
圖源:浙商證券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中冶持續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堅持「聚焦核心主業、聚焦核心區域、 聚焦核心項目、聚焦核心客戶」,並在「雙碳」目標催化新工藝、新建設需求驅動之下,奮力開拓國内外工程市場,繼續保持了新簽合同額的高速增長態勢。
繼2020年成功突破萬億新簽合同額之後,2021年更上一層樓,2021年中國中冶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2,047.6億元(單位下同),較上年同期增長18.1%。
訂單量再創歷史新高的背景之下,中國中冶2021年業績表現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中冶營收為3494.88億元,同比增長30.42%,淨利潤為85.3億元,同比增長44.7%,歸屬股東淨利潤為61.28億元,同比增長33.01%。
在業績再創新高的趨勢之下,中國中冶有望憑借過去一年優秀的成績單,以及不斷提升市場地位等競爭優勢,有望入選第九屆「港股100強」,實現在綜合實力100強的「三連莊」。
據港股100強官網顯示,2022年2月25日下午2時,將會率先公佈第九屆「港股100強」主榜單及子榜單。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