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新冠疫情已肆虐全球两年有余,至今未有缓解的趋势,“与病毒共存”也成为多国不得已的应对之道。
在这种背景下,新冠疫情为ICL市场(独立医学实验室)凿出了一条大赛道,让不少市场参与者获利颇丰。
这其中就包括行业老三艾迪康,其新冠核酸检测业务两年收益超21亿元,不但挑起了公司业绩增长的大梁,还成功帮助了其他检测业务拿下国内不少医院和健康体检中心的订单,可谓是两全其美。
借着公司快速成长的势头,艾迪康也将融资目标瞄准了资本市场。毕竟在行业前三强中,艾迪康还未享受过资本市场给予的待遇。行业的“冠亚军”金域医学(603882.SH)和迪安诊断(300244.SZ)股价自2020年2月以来强势翻了数倍,名利双收。
在去年3月初,艾迪康就开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遗憾的是,艾迪康首轮上市申请折戟了。时隔一年,艾迪康二闯港交所,近日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
新鲜出炉的成绩单,艾迪康再次向市场证明了新冠疫情冲击下ICL市场赚钱能力之强悍。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艾迪康营收分别达到17.29亿元、27.42亿元及3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90.6万元、2.84亿元及3.16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阶梯式增长态势。
行业老三要上市冲量
艾迪康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全国连锁经营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我们平时去医院和体检中心做的身体检测结果,或许就是出自该公司的实验室。
在当前国内的ICL行业,存在寡头竞争的格局,而艾迪康就是寡头之一。
2021年底,艾迪康在国内有26间实验室,提供的检测项目约为3100个,合作的医疗机构数量约2万家。
从实验室数量看,艾迪康和金域医学及迪安诊断有不小的差距,但检测项目并不赖,达到约3100个项目,其中普检及特检各占一半。其中,在普检项目中,艾迪康普检项目较为全面,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测、血脂和宫颈液基细胞检测等,普检目录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从检测项目和合作医疗机构数量看,艾迪康与上述两家企业不相上下,但因实验室数量不占优,导致其检验样本数量不如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在2020年,艾迪康在国内ICL市场的占有率约为8%,远低于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分别为26.2%及15.1%的市占率。
ICL行业壁垒并不低,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医学实验室从建设到投入运营的难度并不亚于筹建一家大型医院。医学实验室的建成,需要有高标准的检测技术和物流能力以及专业人员,加上投入高、培育期长,艾迪康在试验数量方面要在短时间内赶超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并不现实。
每家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有称王的梦想,艾迪康也不例外。称王的首要目标,便是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更多的医学实验室,以拿到更多的订单量。为打造医学检验行业的中国旗舰,艾迪康于过去几年内在国内数座城市通过设立和收购的方式持续扩充实验室。而此次上市,艾迪康计划将上市筹集的资金在未涉足省会级城市及较次级城市独立或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建立新实验室,以实现未来五年内将实验室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的目标。
新冠疫情竟成业绩的“动力火车”?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艾迪康的发展可以说是“稳中求进”。新冠疫情黑天鹅来袭后,艾迪康迎来了发展的好契机,吃上了市场的大蛋糕。
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艾迪康反应十分迅速,凭借其在ICL领域的内功,在2020年2月就开始向市场提供新冠检测服务。
彼时,国内新冠检测需求十分旺盛,加上具备新冠核酸检测能力的企业不多,艾迪康这块新业务迅速充当起公司增长的动力火车。
起点高,增速快,这是艾迪康新冠检测业务2020年以来的表现。招股书显示,2020年及2021年,公司新冠检测业务收入分别达9.25亿元及12.32亿元,两年时间狂揽21.57亿元的收入,营收比重就飙升至36.5%。
财华社了解到,进入2021年,新冠检测不再作为新的特检项目,而是逐步成为普检,新冠检测领域的带量采购大幅降低了新冠核酸检测报价,艾迪康的新冠核酸检测的平均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调。量多,价低,造成2021年公司新冠检测业务收入未能继续实现质的飞跃,当年该业务收入增速为33.2%。
当前,国外疫情依然严峻,在国内“动态清理”政策大环境下,新冠核酸检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排除会变成常规业务。对于艾迪康来说,或许还有较长的时间继续吃这块市场的红利。
有意思的是,艾迪康新冠检测业务的诞生,竟“无意”为公司其他业务的增长创造了便利。
上图可以看到,艾迪康非新冠检测业务在2020年增长疲弱,但2021年收入增长亮眼。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到:公司疫情期间于COVID-19检测方面的强劲表现证明公司以高质量及经营效率处理大量检测的能力。藉此机会,公司成功地与之前未与公司合作的医院及健康体检中心建立了新的业务关系,将与彼等的合作扩展至COVID-19检测之外,并将彼等转变为公司的常规体检客户,这将进一步带动公司非COVID-19业务的增长。
换言之,艾迪康正是借助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渠道便利,与潜在的医院和体检中心搭上了关系,从而取得了这些客户的非新冠检测订单。不难看出,新冠疫情的出现,将公司原有检测业务也带动了起来。
市场红利还可以吃多久?
对于几家头部企业来说,未来在国内ICL行业实现增长有两大动能,留给这些企业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一、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CL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增速较快,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正是从医疗服务产业链的幕后走向了台前。
在2020年,我国ICL的渗透率仅为约6%,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未来渗透率的提升,主要推动力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加深。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6年-2020年,我国ICL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速达到14%,预计2020年-2025年的复合年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8.4%,增长速度较快。
第二、国内ICL市场集中度高,且进入壁垒也高,有利于头部企业不断扩充市场份额。
国内ICL行业更多还是面向医院收样检测,然后反馈结果给医院,因此,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分工是独立医学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医学实验室占优的这几家头部企业,在未来持续扩充实验室规模的背景下,有机会拿到更多医院和体检中心的订单。
而值得留意的是,普检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趋于成熟,利润空间较小。而更为专业化的特检实验室自身技术壁垒高,竞争少,利润也相对较高,并且增长更快。未来能否吃到更大的蛋糕,需要考验ICL参与者在特检领域有多大的竞争实力。
当前,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都在发力特诊业务,有效驱动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其中,金域医学近3年研发费率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持续推进基因测序、质谱检测、病理诊断三大平台建设,已取得明显的行业内领先优势。
艾迪康的特检项目较为丰富,近年来不断涉足妇产科、不育、新生儿、血液学、实体瘤及传染病等领域,试图开劈出更高的利润增长点。
特检需要专门的技术或设备来进行,因此企业需具备更强的研发能力。艾迪康过去几年的研发开支并不高,2021年仅为1.2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7%,与金域医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艾迪康对特检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将加强特检方面的内部研发能力及外部研发合作,增强实验室能力,例如NGS检测方法、质谱及流式细胞术。
若二次递表后能成功赴港上市融资,对艾迪康的研发能力和业务规模的提升也将是一次重大的驱动作用,帮助公司继续掘金这块蓝海市场。
作者:遥远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