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财华洞察|抄底信号?解码大型科技股的回购“迷局”!
原創

日期:2022年3月24日 上午8:07作者:毛婷 編輯:Sukie

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09988.HK, BABA.US)最近宣布加码100亿美元,扩大回购规模至250亿美元,相当于其公告前美股市值的8.98%。

规模之空前激发了市场对于中概股的信心,也引发了其他中资大型科技股的回购潮,例如小米集团-W(01810.HK)在公布业绩之后发布百亿港元回购计划。

除此以外,市场密切期待即将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的腾讯(00700.HK)也会发布回购计划。但截至撰文之时,公布了2021年业绩的腾讯仍未发布相关计划。

其音乐旗舰公司腾讯音乐(TME.US)在几日前公布的全年业绩中就表示,去年三月公布的10亿美元回购计划已完成一半以上,笔者据此估算尚余4.47亿美元的额度,相当于腾讯音乐当前市值86.32亿美元的5.18%。

事实上,今年以来腾讯和小米都是回购交易名单的常客。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收市,腾讯今年的累计回购金额达到21.96亿港元,已是去年全年回购规模的84.51%。

小米今年以来的回购金额也达到2.61亿港元。早在2021年6月,小米股东大会就通过了回购数目不超过其2021年6月1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股份的决议案,也就是回购授权。而刚刚发布的回购计划,则表示会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给予了更具体的目标和安排。

截至2021年6月3日,小米的已发行股份数为250.71亿股,也就是说其回购的股份数量或不超过25.07亿股。若按2022年3月22日(公告前)小米的收市价14.20港元计算,小米的百亿港元或可回购7.04亿股,相当于其当前已发行股份数249.77亿股2.82%。

很多人说,这是市场的抄底信号,笔者认为并不尽然。

回购的原理

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分红,一种是回购。

分红是指将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以现金(派息)、股份(将公司之前回购的股份按一定比例分派给投资者),或是其他实物(例如腾讯将所持的京东股份分派给股东)的方式分派给在册的股东。

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所持有的资金回购自己的股票。

一般的做法是将回购的股份注销,以缩小已发行股份的规模,扩大现有股东的权益。

举例来说,A公司的已发行股份数为100万,当年的收益为1000万元人民币,则每股收益为10元人民币。若该公司回购10万股并注销,则其已发行股份数就变为90万股,由于用以计算每股收益的分母缩小,每股收益变为11.11元人民币。

上市公司也可以不注销,而是将回购的股份分派给持股股东。如上例,如果A公司不注销回购的10万股,而是将10万股以一定的比例分派给股东,则股东手上持有的股份数增加,权益也有所提高。

但也有一种情形:上市公司将回购的股份分派给公司的核心员工或是关联方,这就需要投资者观察该公司的企业管治情况。若企业管治良好,而且分派股份是为了合理嘉奖关联方,以将其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这应是好事。当然,若有关的分派并不合理,无理扩大利益方的权益,则需要多加留神。

大体上讲,回购与派息一样,释放了一种正面信号:上市公司有能力将留存的收益回馈给股东。就短期市况而言,尤其交易流动性不足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通过影响当前的买卖盘供求关系来稳定股价表现,不过实际效果取决于回购规模相对于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规模。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或释放出管治良好的信号——管理层没有乱花钱、乱投资,而是将留存的利润回赠给股东。

回购的资金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三种:1)经营活动所得资金,2)借贷,3)股权融资。

一般而言,经营活动留存的净现金成本最低,因为这只涉及机会成本,举例来说,企业经营活动留存的100万现金,它可以存放在银行收取利息;而如果投入到生产中,它就错过了收取银行利息的机会,这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其次为借贷,因为借贷需支付利息,而利息支出可抵免税款。

举例来说,若银行的短期存款利率为1.5%,贷款利率为5%,若它有剩余资金100万,再投入到生产中去,则放弃了1.5万的利息收入,这就是机会成本。

若它不动用这100万,而是存放在银行中赚取1.5万的利息收入,而向银行借贷100万用于生产,则它要支付利息5万,再加上1.5万利息,净利息支出为3.5万,而这3.5万是可以抵免税款的。

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25%,其当年的息税前利润为10万,若没有借贷利息,其支付的税款为2.5万元,税后利润为7.5万;而如果有借贷利息支出(即加入利息收入后的3.5万),税后利润将降低至4.875万(6.5*0.75),而支付的税款将降低至1.625万,也就是说节省了0.875万的税务支出。

股权融资的成本是三种融资方式中的最高,因为没有税务抵免,而且需要现有股东让渡权益。

再举上述例子,如果该公司使用的100万资金来自发售新股融资,增发了10万股从而将已发行股份数扩大至20万股,其每股盈利将被摊释。

假设这家上市公司的已发行股份数为10万股,若使用自有资本,其每股收益为0.75元(=7.5/10);若使用债务融资,其每股盈利为0.4875元(=4.875/10);若以股权融资,其税后利润或达至8.625万(7.5万税后利润加上不动用的100万存款税后利息收入),每股盈利只有0.4313元(=8.625/20)。

财华洞察|抄底信号?解码大型科技股的回购“迷局”!

这正是企业回购的意义所在——用成本最低的留存资金回购股份并注销,以提升每股回报。当然,也有上市公司会以贷款来回购,取悦股东和投资者,以提升股价,从而获取更有利的融资条件。若其取得的贷款成本较低——例如低于上述的存款成本,则对股东有利。

大型科技企业过去十年的迅速扩张累积了大量现金,这正是它们大手笔回购的底气。

以阿里巴巴为例,2021年末的现金及存款总额达2931.1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短期投资达2018.2亿元。换言之,可动用投资合计达4949.33亿元,占了总资产的28.11%,而一年内应支付的附息债务仅79.06亿元,足以应付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3亿元)的回购规模。

小米和腾讯音乐截至2021年末的现金及短期投资规模分别达到861.73亿元和204.26亿元,占其总资产的29.42%和30.37%,其中小米一年内应支付的附息贷款仅55.27亿元,腾讯音乐更是没有附息债务,它们所持有的资金都足以应付回购。

财华洞察|抄底信号?解码大型科技股的回购“迷局”!

财华洞察|抄底信号?解码大型科技股的回购“迷局”!

回购≠抄底

在阿里巴巴表示提高回购额度后,市场沸腾起来,认为抄底时机已到。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近日触底反弹并非因回购而起,早在两日前,其股价已见回升,或主要因为超卖——有意向的卖盘基本已消化,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明朗化,以及刺激国内经济的政策支持。

近日的回购额度增加只是在这些利好基本面的因素之外,再添加一重短期供求方面的情绪利好而已。

回购是不是意味着抄底时机已到,不尽然。

资本市场的迷人之处正在于不确定性,没有人知道底部在哪里。

回购只是发放了管理层的正面信号而已,至于买不买账,还需要看市场资金的走向,若资金有更好的去处,例如觉得通胀风险高,纷纷买金避险,那么科技股估值再低,短期表现也难利好。反之,若政策大利好,资金忽然对未来有了乐观期待,不论科技股估值多高,也可能继续捧场。

谷歌(GOOG.US)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股价于2021年创新高时,谷歌依然坚持不懈地回购股份,截至12月末的2020年和2021年,谷歌分别回购及注销了215万股和203万股,分别涉资311亿美元和503亿美元,合计814亿美元,相当于其总市值1.85万亿美元的4.39%。

此外,在2021年创新高的苹果公司(AAPL.US)和微软(MSFT.US)也坚持不懈地回购。

苹果于2021年9月获授权回购不超过3150亿美元公司普通股(相当于其当前市值2.76万亿美元的11.43%),到2021年12月25日累计回购了2745亿美元。

微软则在2021年批复了6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较之前一年的400亿美元增加了200亿。

由此可见,即便有如此大额度的回购支持,它们的股份依然在见顶之后回落,回购不一定就是抄底的信号。

那回购意义何在?

正如我们前文所分析的,在估值较低时,大幅回购可提振市场的信心,影响短期的交易流动性,从而起到市值管理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持续合理的回购可优化股东权益,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持之以恒地安排回购计划,这是它们企业管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其无处可去的现金找到更有价值的去处,避免管理层滥用资金,损害股东利益。

财华洞察|抄底信号?解码大型科技股的回购“迷局”!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老练的投资者眼中,上市公司大量现金闲置而进行大手笔派息和回购,也可能意味着对前景的忧虑——投资机会较少或投资回报不佳,而宁愿将资金用于回馈股东。

所以,投资者宜综合考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不要轻易被市场和传言带偏。

毛婷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3月22日
【中概股大盘点】总是“差一刀”?拼多多的业绩“套路”知多少
3月22日
【解读】股价9个月下挫超7成,“癌症早筛先锋”诺辉健康如何逆势翻盘?
3月22日
中原建业:业绩再创新高,代建业务引领行业,股价暴涨48.8%
3月21日
金融新风味|逆势而上!不惧传统银行业务挑战,招商银行如何脱颖而出?
3月21日
财华聚焦|业绩亮眼!李宁(02331.HK)能否再次成为“香饽饽”?
3月21日
趣味港股|港交所首家SPAC上市公司诞生!这是一场及时雨?
3月18日
财华洞察|百亿回购+大派息助反弹! 科技赋能是不是中国平安的“平安符”?
3月17日
中概股那些事儿|中概股上演绝地反攻!《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仍是达摩克里斯之剑?
3月16日
财华聚焦|物流江湖再起风云!京东物流收购德邦意欲何为?
3月15日
科技新活力|大型科技股“巨型颠簸”,如何与时间做朋友?

视频

快讯

17:33
新世界发展(00017.HK)持续正常开展业务 约177.61亿港元银行贷款完成再融资
17:32
福莱特玻璃(06865.HK)料2024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61%到66%
17:14
【盈警】寰宇娱乐文化(01046.HK)料中期亏损6760万至7760万港元
17:08
香港证监会:扩大在香港发行的上市结构性基金的范围
17:03
深圳国际(00152.HK):戴敬明辞任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
17:00
天成控股(02110.HK)中期亏损同比收窄37.88%至1244.3万港元
16:52
灵宝黄金(03330.HK)完成H股全流通
16:34
【盈喜】畅捷通(01588.HK)料年度归母净利润按年增长95%至127%
16:18
商务部:2025年将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6:13
贝达药业:贝福替尼一线、二线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