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以前,磷化工行業發展平平淡淡,只是糧食和日化等上遊領域不起眼的一員,一直不被資本市場所青睐。
在這種背景下,雲天化(600096.SH)和興發集團(600141.SH)等磷化工頭部企業股價長期低迷,掀不起風浪。
然而,隨著疫情的常態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暴增以及俄烏局勢的惡化,磷化工行業近兩年來開始迎來歷史最強的高景氣周期,走向了聚光燈下。
高景氣度下往往彌漫著金錢濃濃的味道,磷化工頭部企業因此掙得盆滿缽滿。「左手磷肥,右手碳酸鐵鋰」,磷化工行業此次的故事比任何時候講得都動聽。
磷肥養肥了廠商
在2021年,國内農業產業周期性上行和農產品價格上漲,推動了化肥產品價格一路攀升。
終端銷售表現佳,市場價格維持高位,使磷化工龍頭企業2021年的經營業績峰回路轉,一掃此前的低迷狀態。
根據Wind數據統計,雲華天、興發集團和新安股份(600596.SH)等磷化工企業均披露了2021年成績單。年報顯示,這幾家企業2021年營收均實現了雙位數的增幅,淨利潤增幅更是高達三位數,甚至四位數,受益於產品售價提升的利好原因十分明顯。
其中,雲天化2021年在營收增長21.37%的情況下,淨利潤飙升了12.39倍,達到36.42億元,扣非淨利潤35.11億元,同比增長72.37倍。要知道,在過去10年間,雲天化扣非淨利潤有8年為負,累計虧損額高達百億元,僅2020年實現微增,2021年的業績表現十分逆天。
上述三家企業近日也相繼發佈了2022年一季報,不出所料,它們的一季報同樣再創佳績。其中雲天化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85倍,一季度的盈利就相當於去年半年的利潤。興發集團和新安股份分别增長3.79倍及3.13倍-3.49倍。
二級市場上的資金也紛紛簇擁而來。4月8日,興發集團強勢漲停,雲天化大漲5.14%,新安股份和湖北昌化等股亦紛紛大漲。
漲漲漲!磷肥周期還遠未結束
在2021年,國内的化肥價格一路狂奔向上,其中就包括磷肥。
磷肥當中,又分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過磷酸鈣等,均可用於普通肥料。這些肥料,都是雲天化和興發集團等磷化工企業的重點產品。
磷肥價格開啓一輪長牛行情,是從2020年初國内疫情爆發開始的。以雲天化55%粉狀的磷酸一铵為例,該產品的出廠價自2020年2月以來迅速調頭向上,最高點達到2021年8月的3450元/噸,漲幅超過80%。
2021年8月以來,雲天化55%粉狀的磷酸一铵出廠價儘管有所下調,但依然保持在多年的高位。
此外,可用於制造火柴和煙幕彈的黃磷以及制作草甘膦的三氯化磷等產品價格也隨風起舞。其中,黃磷國内參考價曾在2021年一度飙升至6萬元/噸,創出歷史新高。
那麽,磷肥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哪些?還能漲多久?
歸根到底,此次磷肥價格居高不下有兩大因素,一是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糧食供給緊缺,二是俄烏局勢進一步加劇糧食安全問題。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地基」,磷肥在特殊時期成功站上了C位。
首先說疫情導致的糧食供給問題。疫情之下,全球農業受到影響,各國將糧食安全問題放在了重要位置。但又因疫情原因,磷肥市場供給不足,供需關係持續偏緊,從而推動了磷肥產品價格的上漲。
在這種背景下,國内外糧食價格持續上漲,農作物種植積極性顯著提升,進一步推動了磷肥的需求。據USDA數據,預計2022年全球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將分别達到2.0億、1.3億公頃,同比分别增加5.0%及5.2%,將對化肥產生更大需求。另一方面看,當前國際糧油庫銷比創下十五年以來新低,且國内的磷肥庫存亦處於歷史低位,供需偏緊趨勢或將持續。
俄烏局勢方面,烏克蘭是歐洲糧倉,在戰爭爆發前,烏克蘭出口全球約12%小麥、15%玉米以及50%的葵花籽油。如今,烏克蘭的農業生產節奏被全部打亂,大量農民放棄種植,同時物流成為烏克蘭糧食出口最大的限制,加劇了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同時,烏克蘭上月宣佈暫時禁止出口所有類型的化肥,此前白俄羅斯鉀肥被禁止出口,全球化肥供應將進一步趨於緊張。
同時,俄羅斯亦是全球的化肥和糧食出口大國,俄羅斯在3月份暫停了化肥出口,其在2019年磷肥出口佔全球的11%,比重較高,對本就緊張的全球化肥供需現狀造成進一步衝擊。
在國内,磷肥供應同樣面臨挑戰。我國磷礦石資源本就短缺,開採難度較大,因此在2016年磷礦被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近年來受供給側改革政策以及環保政策影響,國内磷肥新增產能受限,供應量持續降低。同時疊加磷肥進口受疫情和俄烏局勢衝擊,我國磷礦石供需維持緊平衡狀態。
磷化工龍頭雲天化的產能深受環保高壓的影響,此前雲天化計劃在2021年生產磷礦產品1282萬噸,但實際上產能為1239萬噸,較預期下降3.3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磷礦產品銷售量的增長。
綜上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國内礦企減產,國外化肥供應緊缺,另一方面是下遊需求強勁,磷肥庫存較低,這將使得磷礦石將繼續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後期礦企仍有產品漲價的預期。
因此,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理」走天下一樣,有「磷」也可以走遍天下。那些擁有磷礦資源的企業,就是最大的赢家。
目前,雲天化的磷礦資源儲量達8億噸,為全國之最;興發集團坐擁優質磷礦資源,擁有採礦權的磷礦資源儲量為4.46億噸;川恒股份(002895.SZ)聯合控制的磷礦儲量為5.3億噸;雲圖控股(002539.SZ)、湖北宜化的磷礦資源儲量分别為1.81億噸及1.3億噸。未來誰能繼續享受磷化工產業高景氣的紅利,從磷礦資源儲量上可略窺一二。
乘上新能源汽車東風,拉高估值
磷酸鐵,有望成為磷化工龍頭企業繼續狂歡的又一個「金礦」。
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曾是國内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雙雄」,隨著2021年政策補貼紅利的退場,擁有低成本優勢的磷酸鐵鋰有了再次與三元鋰電「扳手腕」的資本,磷酸鐵鋰裝機量迅速回升。
今年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3.7GWh,其中磷酸鐵鋰裝機量7.8GWh,佔比56.9%,同比飙升2.4倍。而在2020年全年,磷酸鐵鋰裝機量佔比僅為38.3%。短短一年多時間,磷酸鐵鋰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強勢回歸。
生產磷酸鐵鋰電池,首先要有「磷」,而磷源可與鋰源以及草酸亞鐵制作成磷酸鐵鋰。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對於磷酸鐵鋰的需求,給磷化工企業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新能源汽車東風吹得正勁,磷化工龍頭企業也試圖從中分得一杯羹,紛紛顯露出殺入下遊磷酸鐵和磷酸鐵鋰市場的野心。對於本身就具有磷化工產線的磷化工企業而言,磷酸鐵鋰產品的附加值遠高於磷肥產品,且磷化工企業把控上遊,有著極大的成本競爭優勢。
去年以來,包括興發集團、雲天化、川金諾(300505.SZ)、湖北宜化、新洋豐(000902.SZ)等在内,共有近10家磷化工上市公司宣佈入局新能源電池領域。其中,雲天化牽手多氟多(002407.SZ),湖北宜化牽手寧德時代(300750.SZ),興發集團牽手華友钴業(603799.SH),開始佈局磷酸鐵及磷酸鐵鋰材料的一體化產業。
川恒股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野心最為龐大,其規劃在2021年-2026年期間分兩期建設100萬噸/年的磷酸鐵生產線,其中10萬端磷酸鐵產能有望在今年年中可實現投產。擁有磷礦資源儲量優勢的雲天化亦不甘落後,其規劃的磷酸鐵產能達50萬噸,其中一期年產10萬噸磷酸鐵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在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雲天化稱:「磷酸鐵等轉型升級項目加快建設,公司參股公司經營業績提升,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進軍磷酸鐵賽道,對磷化工企業來說是產品升級,也是磷礦石巨大的價值提升。在新能源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這些磷化工巨頭有望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為自身開劈出另一條增長曲線。
主動擁抱新能源汽車賽道,強勁的成長性預期也讓磷化工龍頭企業二級市場的估值不斷提升。
4月8日,同花順磷化工指數市盈率達到了32.06倍,較去年8月底的20倍提升了50%。隨著未來磷肥市場維持高景氣度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迸發,未來磷化工指數估值或還會有提升空間。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